詹森育种原理(4)
2007-04-20 19:40:55
百鸽
<<詹森育种原理>>(4)
育种科技法 懂得育种原理的养鸽家,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遗传,育出理想的典型,真正享受到作育的乐趣。詹森兄弟与卡尔.慕利门,即为其中的佼佼者,乃本专栏主要探讨的对象。如何去突破遗传与育种的关键,谁能掌握谁就领先!就算是新手,亦可在短时间达到成功! 动物科技讲求的就是遗传与育种,选种及淘汰 大部分鸽友,对遗传科技毫无概念,自然较难接受新的育种观念。说什么孟德尔遗传定律不适用在赛鸽上、眼志无用论、本土鸽比不上洋鸽,一大堆谬论。笔者率先引进国外先驱者的经验与智慧,将为读者一一解析,相信对育种知识的提升及市场的导正,将产生正面的引导作用,鸽友亦不必为了追赶流行而无所适从! 在这个崇尚高科技的时代,你不进步就会被他人超越,动物科技讲求的就是遗传与育种,选种及淘汰。奠定遗传学基础的先贤,孟德尔先生早在1865年就发表了“碗豆杂交实验”论文,如今遗传学发展甚速,且已并入其它生物科技之中,若把鸽子的羽色套入公式,标准作出模式吾人可得到的结论如下: 1、支配外观的遗传因子叫显性,而表现型上被抑制的遗传因子叫隐性。依孟德尔遗传定律,显性(雨点)与隐性(灰)之特征比例为3:1,但不能以一只赛鸽羽毛的表现型,而推论其遗传型,因为遗传因子是看不到的,况且有些遗传性质,并没有显性与隐性的分别。因子都表现出部分性质,即融合在一起了,乃是一种不完全显性或称为中性。显性、中性、隐性的比例,依孟氏定律通常为1:2:1。 一些先进的育种者认为,显性与隐性是一种比较,而不是绝对的。显性遇上中性,中性即处於隐性地位;中性若遇上隐性,中性反变为显性角色。一般情况下,色素浓者为显性,色素淡者为隐性,若将白眼鸽交配红眼鸽,作出白眼鸽占1/4,数量少者为隐性,红眼或红黄眼鸽,出现超过1/2的是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