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界素有“头窝蛋,金不换”之说,亦有“头窝银、二窝金”之论,但不管头窝金还是二窝金,总之多数鸽友是珍视每年春季繁育的前三窝种蛋的。那是由于雌雄种鸽经过整整一冬的养精蓄锐,体质处于巅峰状态,加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信鸽也和其它动物一样进入发情交配的天赐良机。
刚出壳的小鸽子
就北京地区而言,多数鸽棚在春节前后让种鸽配对产蛋,由种鸽自孵或由保姆鸽代孵。作育两三轮过后,无论是种鸽和保姆鸽,由于耗费了大量的体能和体内储备的精华物质,它们的状态都大不如前了。再让它们作育第三轮甚至第四轮幼鸽就有一些免为其难了,再作出的幼鸽质量明显下降。我这里所说的质量是生长发育的质量,主要是指幼鸽的骨骼、肌肉、羽毛的质量,而不包括竞翔性能。因为那是看不到的“软指标”。
1环境问题造成幼鸽死亡
高质量的雏鸽,拿在手上,给人的感觉是沉甸甸、肉乎乎、骨骼粗壮、食欲旺盛、嗉囔中的鸽乳或乳糜充盈。稍大后,嗉囔中的颗粒饲料与水的比例合适,黄昏时摸一摸嗉囔,沉甸甸的,硬中有软(硬为饲料,软为水),整个嗉囔的体积占雏鸽体积1/3强,甚至接近1/2。第二天早晨再摸雏鸽嗉囔,昨天满满的嗉囔空空如也,良好和旺盛的消化能力,是高质量幼鸽的必备条件。在每年春季第一轮、第二轮作出的幼鸽当中,绝大部分在生长发育水平上无可挑剔。
幼鸽水印
让我们再看看第三轮、第四轮以后作育的晚生鸽,你会发现高质量雏鸽的比例明显下降,劣质雏鸽的比例明显上升。我今年春季(严格说应是夏季)作出的晚生鸽,遭到淘汰的比例大约在50%左右,尽管在一窝双雏的基础上淘汰了一只相对较弱的,形成了“两哺一”的格局,但这“一”到后来也有不合格的,惨遭淘汰。这些被淘汰的劣质雏鸽的表现大致相同,食欲不强生长缓慢。出壳后应有一周左右时间吃的是鸽乳,然后喂三、四天的乳糜,再转为喂颗粒饲料。可能是由于种鸽连续抱孵使体能和体内储备精华消耗殆尽,种鸽或保姆鸽从给雏鸽喂乳浆过早地转化为喂颗粒饲料,雏鸽难以消化吸收,致成长缓慢,最终成为“僵鸽”,这种情况是后天原因造成的。此外,北京七月以后进入酷暑,你常常能发现雏鸽嗉囔中水很多,而饲料很少,这也是影响雏鸽生长发育的原因。还有一种情况是先天造成。比如有的种鸽虽不承担抱孵任务只负责产蛋,由保姆鸽代孵。但种鸽产蛋一窝接一窝过于频繁,北京鸽友形容这种情况的土话叫“氽丸子”。“氽丸子”的后果是种蛋质量下降,致雏鸽生命力或健康状况不佳。总之,种鸽或保姆鸽在春季正常作育之后再作出的晚生鸽,质量与“早生鸽”有较大的差距。因此,笔者建议鸽友,挂特比环交公棚尽量不用晚生鸽,如果必须要作育晚生鸽,那最好使用“两喂一”,并且辅以严格的淘汰,宁缺勿滥的原则是必要的,养鸽可不是多多益善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