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正文

育雏指标

2014-01-30 10:17:51 开鑫鸽舍

成功的育雛觀察指標
  種鴿完成了產蛋的任務後,通常還有鴿友會進行所謂的第二窩、第三窩蛋的做法。不過明智的鴿友都懂得孵育還是以頭窩蛋為宜,以各方面的準備及條件來說,都優於第二、三窩蛋,這是不爭的事實。
鴿蛋由外表區分來看,以光滑潔白的為佳,如此形呈現麻殼或蛋形有異,皆不是理想的形狀,先天上也許已經有所不足,孵化後自不能再冀望牠體質無虞。蛋殼過薄或過厚也不理想, 過薄易碎,過厚不利雛鴿啄殼,影響破殼而出的時機,這些都是身為鴿主所應該知道的。 以孵化的進展來說,蛋孵三天即應該見其內部佈著血絲,表示這是一顆正孵化中的有形蛋,反之則可能是無形蛋,所以孵不出一個進程。蛋孵六天即會呈現黑殼的現象,拿到燈光下照看,可清楚發現氣室,如果氣室過小,即表示氧氣並不十分充足,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種鴿通常一窩下二蛋, 當第二枚蛋產下的十七、八天,雛鴿即應該出殼,一旦逾十八天以上仍未出殼,可能與胎鴿的體質不佳有關。而在此之前,胎鴿啄殼時,其聲聽起來應是強而有力,節奏頻繁。從見蛋齒到破殼而出的時間要越快越好,快而迅速表示胎鴿健康、強健。如果啄殼時有氣無力,頻率短暫間歇,出殼時間又一拖再拖,甚至需要人工協助,即顯示胎鴿的體質不佳,先天上已輸了一著,想要再靠後天上來補強,只怕是不容易的事。 是以胎鴿的孵化是否完全、完美,從出殼後的蛋殼內是否殘留血絲、髒污,也是項值得參考的依據。就經驗來看,出殼後的蛋殼內要乾淨,沒有血絲及髒污的殘留,方達標準。 出殼後的雛鴿肚臍眼應該是收縮完全的,如果有突出塊或收縮不佳的問題,要防範可能感染其他寄生蟲病,這也就是為什麼鴿友間在雛鴿出殼後的第一時間,即會檢查這個部位是否收縮良好的原因。 雛鴿是否交由親鴿本嘔,這個問題向來引人重視,有些鴿友考量到親鴿仍於參賽期間,嘔鴿極耗體力,因而採行褓母鴿代嘔的做法,基於賽事的考量, 也不能說是不合理。只不過,嘔鴿餵飼的作為,本身是否具有遺傳基因的情形,鴿主應該先行釐清這一點,才不會讓雛鴿吸收了褓母鴿所傳予的不良基因。依據科學家的實驗,舉出親鴿的鴿乳中確實具有基因遺傳的可能,如果這項理論是成立的,那麼「吃奶像三分」這句話,便也可應用在親鴿本嘔的現象上,於是餵母乳比餵牛奶好,那麼親鴿本嘔自然也比由褓母鴿代嘔來得好了。 出殼後的雛鴿胎毛呈現金黃色,既濃厚且綿密是基本的現象,如果牠的胎毛稀疏,色澤有異,則可能又與體質不佳有關。人類有句話說:「三歲看終身。」那麼雛鴿的許多項反應、表現及形狀上也是可以見其體質、健康上的程度。經驗的傳承,使我們明白可以透過對雛鴿的觀察,而先去蕪存菁,以免把精力浪費在照顧一羽「扶不起的阿斗」身上。 已出殼三天後的雛鴿,身體應該已可坐正,挺直腦袋的撐著,而不是仍軟弱無力趴躺在巢皿中, 連抬個頭也有氣無力,如此才算是雛鴿應有的本色。 雛鴿出殼七天是個關鍵的時刻,此時的雛鴿已到了套環的時機,鴿主宜掌握這個時間點為其套環。如太早易脫落,太晚則有套不進的情形,一旦如此,則唯有借助輔助的方法,才能順利的套進足環。鴿乳的餵飼也是在這個時間點結束,親鴿接著開始反嘔穀物,飽食後的雛鴿嗉囊會滿脹到相當於身軀, 這即表示進食無礙,食慾良好。翌日一早嗉囊內的食物即已消化一空,如果還有殘存,即可能是消化系統不佳所致。正常來說,消化快,食慾佳的雛鴿較易打好底,贏在起跑點上。雛鴿出殼七天是個關鍵的時刻,此時的雛鴿已到了套環的時機,鴿主宜掌握這個時間點為其套環。如太早易脫落,太晚則有套不進的情形,一旦如此,則唯有借助輔助的方法,才能順利的套進足環。鴿乳的餵飼也是在這個時間點結束,親鴿接著開始反嘔穀物,飽食後的雛鴿嗉囊會滿脹到相當於身軀, 這即表示進食無礙,食慾良好。翌日一早嗉囊內的食物即已消化一空,如果還有殘存,即可能是消化系統不佳所致。正常來說,消化快,食慾佳的雛鴿較易打好底,贏在起跑點上。 同一時間, 為求幫雛鴿打好底,通常選擇這個時候為雛鴿塞食養營添加劑,常見的是膠囊狀的各類營養劑;也有鴿友憑經驗配製中藥塞食。不論何種,只要是有益於成長茁壯,期間都應至斷奶為止。就長期而言,這當然是一筆不小的花費,所以說,照顧一羽幼雛真是不亞於照顧一位嬰兒,其心血、花費、時間通常是可觀的付出,不然還拿什麼跟人家競翔比賽呢?想贏大獎入賞,在怎麼收獲之前即應怎麼去栽,為雛鴿打好底即是您怎麼栽的關鍵。 所以,營養品的補充之外,還得多花費一筆開支、心血來為牠們施打疫苗、驅蟲,絕對不會只是塞食營養品即了事。 鴿乳中雖含有免疫物質,但大約十天齡的幼鴿仍得開始施打各種疫苗,如鴿痘疫苗、新城疫苗和沙門氏菌疫苗等等,以確保雛、幼鴿期間的發育成長不受感染而影響、停滯,甚至是夭折。常常有鴿友在這方面因未做好防疫的措施,而折損了未及長大的選手鴿,損失的不只是可能的一羽好鴿,更使一整季的賽前準備所付出的心血、金錢付之流水,誠可惜之至。 所以做好雛鴿斷奶前防疫的措施是必要的,也是一筆省不得的開支,這可以使幼雛確實達到免疫的效果。 幼雛的反應絕對是一項參考指標,幼雛十五天大時,就應該有自我保衛的意識,遇侵入的人手伸向牠時,會有啄人、拍翅、閃躲掙扎的反應,這是正常的現象,也應視為聰明、勇敢、獨立自主的表現。如果您認為牠一開始即應乖得毫無反抗,甚至迎向您,那就大錯特錯了。鴿與主親這是應該的,也是鴿主努力的項目之一,但是這急不來,也不是從幼雛就開始,而是應於出巢後開始教乖,讓牠習慣不畏鴿主,親近鴿主。 未出巢的幼雛當然也會有遭啄傷的可能,當雛鴿十八天大時,有時會因好動或找食充饑而躍離巢皿,閒晃的結果,一不小心就有掉落地板的危險。一旦如此,可以想像的幾種可能情況,絕對不乏被成鴿啄傷的情形,所以鴿主不可不留意。 以種鴿嘔雛的習性來說,通常在一個月左右會自然結束,完成這個階段性的餵嘔,也即表示雛鴿已可自食獨立了。然人為操作的強迫斷奶理應更早上一些,目的是在強化雛鴿的獨立自主性,這麼做有利於智力的開發。 幼鴿的第一次換羽也就在出巢後的這個階段至出賽的這個期間,為求換羽正常,不因主羽未長齊而影響競翔,多半會掌控換羽的時間。又或者以促換羽的方式來完成,如採用光照調節之法,敞光加速主羽更換,避光加速體羽的更換,以全新而齊全的主、體羽迎戰,換一個好成績。

评论

相关信息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