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养广场鸽,留下风景线。昨天上午,民族广场异常热闹。民族广场鸽舍在此处向市民公开办理广场鸽认养资格。不少市民现场办理好认养手续之后,还亲手放飞自己认养的鸽子。民族广场管理工作人员说,活动的第一天,就有33羽广场鸽成功被市民认养。第一天市民踊跃认养 昨天上午10时,认养活动刚一开始,就有许多市民加入到认养广场鸽的活动。大家都说认养广场鸽不为别的,只为了留住人与鸽子和谐相处这道美丽风景。在民族广场工作人员设立的认养办理台前,20个鸟笼里有30多羽或白或灰的鸽子。“咕咕咕”,可爱的鸽子望着周围的市民发出喜悦的叫声,仿佛在答谢爱心人士的资助。看着这些乖巧的鸽子,不少市民纷纷踊跃上前选择自己中意的鸽子。

“ 我认养那两羽瓦灰色的鸽子,正好是一家子,平时带它们回家也好有个伴。”“有没有10月13日出生的鸽子啊?和我同一天生日哦!”一些前来办理认养手续的市民,甚至还想找到特别或是有不同意思的鸽子。李女士就特别希望认养一羽和自己同月同日出生的鸽子。她觉得认养这样的鸽子和自己是一种缘分。 献出爱心留住风景线 潘先生是看到本报报道后,第一个打电话到民族广场管理处要求认养鸽子的市民。得知昨天才正式办理认养手续后,潘先生当天一早就赶到了民族广场。他一眼就看中了一羽毛色是瓦灰白条的雄性鸽子,还给鸽子起名“广缘”。潘先生说,自己很喜欢小动物,家里养着只小狗。“如果周末有空,我会带着小狗来和‘广缘’玩。” 潘先生说,看到鸽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那种感觉很好。 家住思贤路的黄先生和女朋友也一早赶到了民族广场。黄先生帮女朋友选了一羽羽毛为褐色的降鸽,他自己则选了一羽羽毛为雨点色的雄鸽。两人笑着说,之所以选择两羽鸽子,是想作为两人爱情的见证。 昨天,还有不少市民是以孩子的名义来认养广场鸽的。“这羽白色的鸽子是我代表儿子来认养的。”市民吴女士说,广场鸽已经是南宁市的一道风景线了,帮孩子认养一羽鸽子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对小动物的爱心。 认养费首先解决鸽子“温饱” 昨天上午,在认养广场鸽现场,最忙的就属平日与鸽子朝夕相处的鸽舍管理员了。管理员们热心地给市民介绍每一羽鸽子的羽色、年龄等特点,让前来认养鸽子的市民了解更多鸽子的习性。当有市民挑选好认养的鸽子后,管理员小心地帮着查看鸽子脚上戴上脚环的编号,然后认真地在“爱心卡”记录下鸽子的出生年月、性别、眼砂、羽色等资料。 看到这么多市民来认养广场鸽,管理员赵师傅格外高兴。他说,自从《南宁晚报》发布了广场鸽要向市民公开认养的信息后,管理处就接到许多市民打来要求认养的电话。有些市民因上班时间无法在认养第一天到现场,还通过电话预订。 据赵师傅介绍,市民所交纳的每年100元认养费,将首先用于解决鸽子的“温饱”问题,此外还将用于改善鸽舍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