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流浪鸽 懂感恩
2007-11-13 17:30:14
翔必赢鸽业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百花潭公园西门外,一只红嘴白羽的鸽子神气地站在报摊上,只要看到有人上前买报,原本安静的它就会咕咕叫着,飞到卖报人兰大爷的肩膀上。仿佛在说“老伙计,有人来买报啦!”这只颇有灵性的鸽子,并不是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士”,而是大爷6个月前捡到的一只被遗弃的“流浪鸽”…… 鸽子在他手心里活了过来 66岁的兰国华原在崇州务农,几年前和老伴来到成都,在百花潭公园西门外摆了个小摊,一边卖报纸一边守自行车。5月中旬的一个午后,他在报摊附近的草丛里发现了一只瑟瑟发抖的幼鸽,看着还不会飞行的小鸽子伏在草地上,歪着脑袋,半睁着眼,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这是条生命啊,我把它带回去尽量喂活吧。”兰大爷小心翼翼地把它揣在怀里带回了家。 在兰大爷家里,小鸽子住进了鸽笼,身下是厚厚的棉花和干草,面前放着新鲜的牛奶和干玉米,可它就是不张嘴,还固执地把头扭向一边。“它一定是感冒了,所以才没有食欲。”兰大爷又买来感冒药水给小家伙强灌下去。再想到孱弱的小鸽子吞不下整颗的干玉米,细心的兰大爷把每颗玉米粒平均切成三份,然后把鸽子托在手掌上,慢慢掰开嘴,一点点地喂食,接着捏住它的嘴巴,直到食物完全被吞下。一连三天,顿顿如此,幸运的小鸽子在兰国华的手心里渡过了难关。 感恩 鸽子卖起了报 20天以后,小鸽子的个头长大了一倍,羽毛也变得美丽丰满。为了让它听懂自己的召唤,兰大爷故意在每次喂食之前都“鸽——鸽、鸽——鸽”地唤它,并配合喂食的手势,就这样没过多久,只要一听到主人的呼唤,鸽子就会准确地飞到他肩上停下来,有时候还会亲昵地跟主人打个“啵儿”。 平时在家,鸽子总是如影随形地跟着兰大爷。他扫地,它就跟在扫帚后面;他休息,它就停在他头上左顾右盼。有时候它也飞出窗户,在空中转个圈,又回来继续守在主人身旁。 看着鸽子把自己粘得这么紧,兰大爷觉得,可以放心地带它出门了。“反正我卖报守车挺寂寞的,有它陪着我也好。”于是他每天都把鸽子带到报摊上。“我也不管它,就让它自己随意飞。它知道我在哪儿,飞一阵就回来了。” 转眼几个星期过去了,聪明的鸽子似乎看懂了主人的工作。每天清晨,送报车的声音由远而近,它就兴奋地对坐在一旁的兰大爷咕咕叫唤,提醒他该去取报纸了。然后扑腾着翅膀跟在主人后面,走向报纸发行员。接下来的一整天,它就在报摊上走来走去,看似悠闲,却已将熙来攘往的路人和车流收入眼底。只要有人靠近报摊、翻阅报纸,它就会飞到主人肩膀上大声嚷嚷。有时候,兰大爷背对着报摊看守自行车,只要发现鸽子“咕咕”地飞到自己肩膀上,就知道报摊来生意了…… “鸽子是宝贝 再多钱也不卖” 一个报摊,一只鸽子,一位老人,成了百花潭公园门口一道独特的风景。附近的居民和公园的工作人员都对兰大爷的“卖报鸽”赞不绝口,还有人出价100元要买这只明星鸟,不过兰大爷坚定地回绝:“这只鸽子是我的宝贝,再多的钱都不卖!” 9月初,打谷子的时节到了,兰大爷回了崇州老家,可自己一手带大的鸽子,却在家闹起了情绪。老伴把玉米捧在手里喂它,它不但不吃还要狠狠地啄几口。无奈之下,她只得把食物放在笼子里,等人走开了,它才去吃几口。“这鸽子平时只听他的话,也只认他。”老伴说,兰大爷离家后,也不敢再把鸽子带到报摊上放养了。 忙完老家的农活儿,已是10月。为了增加收入,兰大爷返回成都后让老伴经营报摊、看守公园门口的自行车,自己则在几百米外的文化公园里谋了份道路清洁工的工作。一个月不见,再加上不能朝夕相伴,鸽子渐渐对主人产生了生疏感,不再“咕咕咕”地帮忙卖报了,听见召唤也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模样。“现在,鸽子正在换毛,脾气大着呢!”兰大爷打算等鸽子换完毛,再跟它好好重建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