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复放”不归的主观原因
2007-11-30 17:40:03
天圣联合鸽舍
“赛鸽”,其每一羽的内在品质(即竞翔品质),都是由上代亲鸽的遗传特质所决定的,后天中的环境和管理对赛鸽素质的影响,只是通过竞翔实践的对比,使个体之间存在于品质上的差异得到验证。进尔就出现了有些赛鸽连年征战都屡站屡胜,创造出累计竞翔里程逾万公里的记录,或更有甚者。而有些赛鸽在起初的赛事中,曾有过一时的发挥或归巢的表现,但在后来的比赛或训放中昙花一现,扮演了流星即逝的角色,让期盼中的鸽主因此陷入了困惑和迷惘。 为什么这些赛鸽“复放”不归?本文将搁置对天气、地理、敌害等客观因素的讨论,着重查找其主观方面的原因。我认为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种鸽的血统混杂或配对不成功,出现竞翔品质上的退化,表现为归巢的不稳定。 2.在赛前或比赛中,染上疾病或隐性疾病发作,在竞翔途中力不从心。 3.因怀卵出赛,卵巢负重而垂,体力不支,在加上长途运输中的颠簸和笼中的挤踏,在开笼时已基本丧失了持续飞行的能力或干脆无力起飞的雌性赛鸽。 4.体内外寄生虫泛滥,营养被蚕食或羽翼被蛀浊,受尽皮肉之苦,得不到充分休息,周身羽毛,特别是羽条已呈现蜂窝状,飞行中大量消耗体能却因寄生虫补充不足,无力回归。 5.前次竞翔因尾随同行鸽群,形影不离中被动归巢,再次竞翔没能跟上而不能回归。 6.正处在换毛期。盯蛋期。育雏后期,由于受身体条件的限制或在脑垂体的作用下,竞翔状态低迷。 7.鸽龄过小出赛,赛事中体力透支,体内器官。骨骼。肌肉等受到严重损害,已不具备或已基本丧失了运动机能的鸽子。 8.当换至第九根将军条或已长至一半左右时,第十根边条又处在摇摇欲坠或已经脱落后,飞行中破风无力的鸽子。 9.没有配对或已经失去配偶,求偶急切的赛鸽,追逐异性他去。 10.本身只具备短程定向能力的,被主人盲目的送上了远程或超远程的距离上而无法归巢。 综上所述,要切实解决好赛鸽“复放”不归的问题,就要坚决的抛弃那些已不利于竞翔基因遗传的。缺乏稳定性的鸽种,又在同一条件下竞翔,且放的归巢少或时起时伏的种鸽,表现出竞翔基因纯合度低的杂交鸽种。对于鸽种好但配对失败的,要在认真总结和拆对后,进行合理和有效的基因重组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