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六十周年,著名的迪斯尼公司出品了《战鸽总动员》(又译为《战鸽快飞》),该片大胆地采用鸽子作为主角讲述二战中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 《战鸽总动员》居情讲述了在二战期间,但纳粹的战争铁蹄正一步步伸向西欧岛国不列颠时,英国人民开始了全面的卫国战争,就连英国的一群鸽子也加入了伟大反法西斯侵略战争之中。“韦林特”是一只生活在低木林中的鸽子,由于它的身体异常瘦小,经常遭到别人的嘲笑。但“韦特林”并没有被现实打倒,他坚强地克服了自身身体上的缺陷,毅然参加了盟军对德军的侦察部队,并帮助盟军与海峡另一侧的法国地下抵抗组织取得了联系以及情报共享。 然而,狡猾的德军在发现了盟军的鸽子侦察部队之后,迅速派出了一支凶狠强大的老鹰部队以阻止并消灭这些英勇的战鸽。一场正邪之间的伟大战争在这些鸟类之间爆发了。最终正义的战鸽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并及时地将信息传递到盟军手中,为整个战局向胜利方向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翱翔在英伦上空可爱的鸽子们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战地英雄。 这部寓教于乐的动画作品全球公映以来广受欢迎,甚至还被提名当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当然《战鸽总动员》的创作背景也有着其真实的历史依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纳粹对战区进行了有效的封锁,同盟国决定启用经过特别训练的军用信鸽与法国地下抵抗组织取得联系。这些信鸽不但要穿越英吉利海峡,还必须在枪林弹雨的双方交战领空周旋,但送信的成功率却惊人地高,成为了盟军对法国进行战争援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饱受战火摧残的法国人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当纳粹德国终于意识到小小的鸽子会有着如此关键的作用时,他们遂向这些单薄的信鸽伸出了锋利的“鹰爪”。纳粹们开始用训练有素的猎鹰捕食信鸽。这是一场由人类衍生出来的动物之间的生存战,同样的惊心动魄、你死我活! 战争时期,陆海空三军都曾用过飞鸽传信。在情况险恶的时期,军队可能会把重要的信息系在鸽子的脚上,或者把信件放在小囊,在绑到鸽子的背上。之后,军人把鸽子放走,他们知道鸽子能利用直觉返家,进而找到路返回基地。 在制作《战鸽总动员》时,有两家动物机构提供了许多很有用的支持与参考资料,分别是赛鸽联盟以及人民兽医院。他们重述了鸽子在战争时期的活动,也提供参观鸽舍的机会给动画制作者,让他们仔细观察鸽子,研究其行为并记录之,当作制片参考。有许许多多的信鸽传送了能救人性命的讯息,而更有大批鸽子在传送讯息时捐躯。有些鸽子获颁迪肯勋章的奖项,以表彰信鸽的勇气与贡献。人民兽医院把一份迪肯勋章的复本送给电影制片人员,让工作室的人也倍觉骄傲,这样所有参与动画制作的人都能感受到故事的真实性,也提醒大家:在战争时期,这小鸽子的确完成过勇敢又惊人的旅程。 赛鸽联盟隶属在战争时贡献优越的国家信鸽队,德瑞克帕翠吉是该机构的创办人之一,他说:“在战争时,鸽子确实完成了许多关键任务,希望籍此片来告诉大家这是事实。今天许多人都没上过战场,也不知道许多人能捡回一条命,其实得归功于鸽子。” 的确,影片中的剧情是虚构的,但现实中却是有真实的背景故事的: 伦敦的“帝国战争博物馆”在一项名为“攻击发起日”的特别展览中,表彰了在诺曼底登陆战中立下功勋的英国皇家空军信鸽“古斯塔夫”,肯定了它是历来对英国贡献最卓著的一只鸽子。“古斯塔夫”先前已获得英国动物慈善组织PDSA颁赠“迪肯勋章”,这项殊荣相当于英国国民获颁的相当于最高荣誉的“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这只灰色的纯种英国公鸽在1944年6月6日那天,带着盟军即将成功登陆的讯息,从法国的诺曼底海滩飞往英国朴次茅斯附近的索尼岛,由负责训养它的赫尔西士官接收,再传往盟军总部。 为完成使命,“古斯塔夫”飞行了约240KM,费时五小时又十六分。途中天气恶劣,它必须顶着时速48KM的强风奋力飞行,而且当时乌云遮日,严重影响了它辩认方位的能力。此外,“古斯塔夫”还必须躲避德军的高射炮火,以及专门训练捕杀英国信鸽的猎鹰。这趟旅程的确是非常艰巨危险,但“古斯塔夫”不仅完成任务,而且毫发无伤。 6月6日那天,“古斯塔夫”跟随着路透通讯社随军记者泰勒出征,乘军舰横越英伦海峡。“古斯塔夫”在诺曼底海滩已历历在望时振翅高飞,传回泰勒写的胜利佳音:“我们距离海滩只有约廿哩,先头攻击部队在七点五十分登陆。消息传来表示并无敌方炮火阻拦……我们的军舰列队前进,遭到闪电与强风。” 不过“古斯塔夫”虽然在战时立下彪炳战功,但回到和平时期反而命途多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没有多久,“古斯塔夫”的主人在清理它的鸽舍时,不慎一脚将其踩死。名鸽下场如此,令人唏嘘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