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正文

谁说飞鸽只能传书 苏州2000鸽友喜欢赛信鸽

2016-01-19 9:30:02 包头丰盈鸽舍

古时,飞鸽是传递家书的重要工具,而在现代,赛鸽已发展成为一项体育项目,并为很多人所喜爱。利用信鸽的飞行来计时竞赛,这样的比赛方式有些特殊,而在苏州,这样“会玩”的人却也不在少数。 鸽子从富贵人家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信鸽运动源于民间,国外也曾用于军事。上个世纪30年代,精通育种的医学博士李梅龄从日本和德国分别引进军鸽和赛鸽进行配种,他所培育的鸽子在一次大赛中拔得头筹,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赛鸽赢了西方人,信鸽比赛在国内开始流行。起初,玩的多是一些富家子弟,之后便开始风靡整个社会。上海是信鸽运动兴起的集中地,在解放初期,苏州的信鸽爱好者经常搭上海的信鸽协会的顺风车外出比赛,因此苏州的信鸽运动从那时候就开始兴起,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苏州信鸽协会就已经成立。 信鸽运动的参与者众多,中国信鸽协会已经有37万会员,江苏、上海、四川、北京等地都发展得不错。据苏州市信鸽协会秘书长莫金虎介绍,苏州信鸽运动的开展不论是在江苏省还是在全国都是比较领先的,已经连续11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目前,苏州市区已经有700多个会员,整个苏州地区有2000多个会员,“苏州开展信鸽运动比较早,而且我们活动开展得很好,因此江苏省很多地方都会过来学习,比赛也是参照我们的模式。”在2015年举行的4场全国比赛中,苏州信鸽协会的会员摘得两冠,位居前十的也有6人。 这项运动吸引了很多爱好者,有发烧友投重金养鸽子,鸽棚的豪华程度甚至超过了人的住所。去年,一位疯狂的信鸽爱好者甚至出资160万买下一羽鸽子。鸽友们对鸽子的喜欢很执着,“自然会想办法养好。另外比赛的竞技性和不可预测性也是这项运动受人欢迎的地方。” 比赛项目精确严格 在信鸽比赛中,人们依靠鸽子认巢的本能,对鸽子训练后,把鸽子带到远处放飞,让其自行飞回原处,根据飞行的时间和距离计算出速度评定名次。比赛根据距离分为500公里以下的短距离赛,500到800公里的中距离赛,900到1000公里左右的长距离赛以及1500公里以上的超长距离赛。比赛的项目分为一关、三关、五关、精英赛和特比环。 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精确性,鸽子的脚上会被提前套上两个电子环,环上面有每一只鸽子特定的编号和二维码,相当于鸽子的身份证,环一旦拿下来或者损坏,鸽子也就失去了比赛的身份。而在特比环比赛中,鸽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套上了环,在下半年或者第二年开始比赛。在苏州信鸽协会,电子环的价格有两个档次:120元一个和220元一个。 除此以外,为了防止弄虚作假的情况,小鸽子出生以后相关资料就会被记录在电脑,比赛前会提前在电脑上进行扫描。鸽子飞回时,脚一旦踏上扫描板,设备就能测出结果,而且测出的距离能精确到米,从而计算出速度。据莫金虎介绍,一只鸽子一分钟一般能够飞1200米到1300米左右,如果早上7点从河南开始飞,下午两点就可回到苏州。 莫金虎向记者展示了电子环和扫描板,“因为这些硬件成本较高,所以用的人比较少,而苏州十多年前就开始用了,在全国还是比较领先的。这样零误差的方式更能够保证比赛的公正。” 不全是鸽子之间的竞争 虽然信鸽运动是赛鸽间的竞技,但成绩背后却存在很多人为的因素。和赛马一样,鸽子的血统和品种在信鸽比赛中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鸽友会在选种培育方面大量投入,利用各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赛鸽品种。在平时的训练或者比赛中,鸽友们会利用一些方法技巧促使鸽子快速飞回,比如训放就是其中一种,也就是经常让鸽子出门飞一飞,从而形成它快速的性能,这种训练方式在短程比赛中非常有效。莫金虎表示苏州的鸽子就经常训放来提高水平,“在苏州我们一年要办二十几场比赛,赛鸽的质量也就相对较高,在外面比赛经常赢,公棚赛的成绩也一直比较好。” 除了训放或者化学用药的方式,经验丰富的莫金虎还介绍了一些有趣的方法,利用鸽子的生理特点,促使它们快速地飞回。比如让一对公鸽子和母鸽子分开。在比赛之前让它们见一下面,在一起10分钟或者20分钟,然后让它们分开,它们因为思念心切会快速地飞回来。还有一种常用的技巧就是利用母鸽子喜欢孵蛋的特点,算好小鸽子出生的时间,提前几天将母鸽子放飞,母亲因为想见到小鸟的出生,哺育小鸟,也会“快鸽加鞭”赶回。 在赛鸽的得奖证书上面,鸽子图片旁边还有鸽子眼睛的特写图片,“鸽子的眼睛是最漂亮的,同时也是鉴定鸽子好坏的主要标准,好的赛鸽的眼睛光泽鲜艳,并且干燥。”此外,据介绍,赛鸽的骨架会影响到鸽子的飞行距离,羽毛翅膀也会影响其飞行速度,而优秀的鸽子最长可以保持好成绩5至7年。此外,比赛还会受到天气的影响,恶劣的天气加大了比赛的难度。莫金虎回忆起2015年12月初在北京大兴的1000公里的比赛,因为雾霾很大,所以回巢率很低,“一般最晚第二天就能回来,但那次到第三天才回来第一只,就是我们苏州的鸽子,全国第一。” 为鸽友们提供一个快乐比赛的平台 信鸽运动的流行让这项竞技比赛的奖金不断提高,有的地方的奖金甚至达到了一个天文数字,因此参加信鸽比赛的人也越来越多。一些会员专门在苏州买房子,请教练饲养,这项运动的教练被称为“育翔师”。而信鸽运动的开展地点主要分为协会和公棚,苏州也有一家公棚位于太仓。莫金虎表示,苏州信鸽协会的会员年龄从20多岁跨越到80多岁,而且新入会的很多人都是外地到苏州小有名气的“土豪”。“他们中有很多是北方人,买鸽子非常豪爽。而且很多人就算中途因为一些原因停止了养鸽子,之后待有条件之后,还是 会继续这项爱好。” 苏州信鸽协会的宗旨就是为众多的信鸽爱好者提供一个公平快乐的比赛平台。虽然曾经历过低谷,最少的时候只剩下四百会员,但近年来通过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和规范化的训练,这个信鸽运动的平台重新走上了正轨。现在,协会的运作采取费用透明公开的方式,将盈利点主要放在电子环的订购和比赛运费上。莫金虎认为,协会是非营利性的,费用能够维持日常运作就足够了,“大家有一个痴迷的爱好,能在这个平台上快乐地参加活动,就达到了全民健身的目标。”

评论

相关信息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