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鸽家飞水平的分析与研究
2016-12-02 14:45:22
蓝翔
幼鸽一般指一年以内开始飞翔训练和竞翔的赛鸽。由于年龄在一年以内的生长期,我国绝大部分赛鸽的竞翔都选择这种年龄段,并且一般都在五百公里左右进行决赛。根据赛鸽决赛竞翔的结果来看,高速回归的赛鸽在几个小时或者当日归巢,从它们飞翔的速度来判断,它们飞行速度表明赛鸽在途中没有任何停留的迹象,充分显示了优秀赛鸽高速度和持久飞翔的运动能力。但是,有一部分赛鸽虽也能在五百公里竞翔中当日归巢,但它们的飞行速度慢了许多,仔细检查发现赛鸽回归途中有停歇的现象,最典型的证据就是赛鸽中途下地饮水,双脚沾满了泥水留下的痕迹。当然那些第二天以后回归的赛鸽在自然环境中停歇了一个晚上。我们根据赛鸽竞翔的具体表现从理论分析和研究的角度,提出提高幼鸽家飞训练水平的观点,供爱好者共同学习和探讨。
一、家飞训练水平是放飞训练的基础
赛鸽的生命价值就是在不同竞翔距离的比赛中获得高位名次。因此,许多成功的爱好者根据他们对成功赛鸽的观察发现,优秀赛鸽在家飞训练中的水平非常高,清晨遇到较适宜赛鸽飞翔的天气条件时,鸽子集群飞翔在2小时以上。本人观察了本鸽会一些鸽舍家飞训练的表现,绝大部分鸽舍鸽群持续飞翔的时间在20分钟至30分钟以内。有的鸽舍赛鸽群飞时表现有持续时间短、间歇次数多的特点。经过长期观察研究和分析发现,那些在实际竞翔中获得优异成绩的鸽舍,主人均实施了强制驱赶鸽群的家飞训练方法,一旦幼鸽群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持续家飞活动的条件反射(在棚舍外树立一面驱赶红旗)和群飞模式之后,舍外红旗没有取下之前鸽群只能继续飞行。
随着鸽群家飞训练的时间延长和训练次数的增加,有一部分鸽子因体力不支而降落到鸽舍以外的地方歇息,而那些能够承受住这种训练的赛鸽往往在实际竞翔中获得高位名次。有鸽友可能提出另一种看法,肯定是他的鸽子具有优秀的遗传基因。我充分肯定赛鸽优良基因的重要作用,但是忽视了幼鸽家飞训练的重要作用,仍然离成功很远。不信我说给你听吧!也就是这位爱好者的高位名次赛鸽的后代,在他的舍内屡创佳绩,而有些鸽友引进的后代鸽屡试未果。后来将他的家飞训练方式引进之后,同种幼鸽在后来的竞翔中获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由于许多鸽友充分认识到家飞训练的基础作用,纷纷采取了提高幼鸽家飞训练效果的措施,从此改变了冠军名次绝大多数由一两个鸽友包揽的局面。
二、幼鸽家飞训练与“耐力极点”的突破
幼鸽竞翔五百公里级别的比赛,遇到顺风天气条件时,赛鸽持续飞行6小时左右能够回归。如果遇到逆风的天气条件时,一般持续飞行在8小时以上。例如广东江门市竞翔西线的广西钦州市,实际空中距离在470-480公里左右。特别是逆风天气条件,受逆风阻力大的影响,赛鸽如果未能经过突破耐力极限的家飞训练,它们很难在五百公里逆风天气条件下当日归巢。根据我们对2010年和2011年竞翔五百公里前20名赛鸽的调查,87.6%的赛鸽具有较高水平的家飞训练表现。这说明了提高家飞训练水平的重要作用。
赛鸽家飞训练活动中的情绪性质与异地竞翔的情绪性质完全不同,刚开始出棚飞翔的鸽子属于积极主动的情绪性质。当鸽群持续飞翔到一定程度时,由于体能的消耗和运动性疲劳加剧,许多鸽子表现出要降落停歇的意向。例如,鸽群飞翔的活动范围明显缩小。围绕鸽舍上空作小范围的绕圈飞行,其飞行速度明显下降。从运动生物科学的角度分析认为,赛鸽体内导致疲劳产生的物质——乳酸堆积,继而刺激大脑和肌肉的疲劳。因此,有许多鸽舍的鸽群持续飞行十几分钟之后,落入棚舍屋顶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反复的起飞和降落。这种集群的起降飞行方式不利于赛鸽在家飞训练活动中突破耐力极限的生理特性。根据运动科学的研究,当人或动物的肌肉运动的耐力出现生理极限时,如果能够继续坚持运动一段时间,这对于突破耐力素质的极限有很大的帮助。人可以自我调节,而赛鸽只能依靠人为驱赶飞翔训练了。
根据运动科学的研究,人或动物在进行有氧耐力运动训练的过程中,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和体能物质的消耗,机体内能量的有氧代谢会出现一种“极点”的生理现象,如果人或动物的有氧耐力运动能够继续坚持下去,随着“极点”生理状况的突破,机体的有氧代谢供能就可能出现“第二次呼吸”的生理状况。我们根据运动科学理论的指导和运用,仔细观察和分析鸽群家飞训练的具体表现,当鸽群持续飞翔一段时间,在它们降落鸽舍屋顶时,绝大部分鸽子都是张开嘴喘气,甚至还能见到有的鸽子呈现双翅下垂的疲劳状态。从鸽群的表现不难看出它们的生理机能状况正处于“极点”的阶段。
如果根据运动科学的理论指导,当群鸽急迫需要降落时,采取有效办法迫使鸽群继续飞行,使它们的有氧耐力飞行能够突破生理“极点”的关卡,我们能见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其中绝大部分赛鸽继续在空中飞行,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这部分鸽子飞行的范围不断扩大,飞行速度明显加快,这充分说明了赛鸽群继续飞行的时间和速度已经突破了有氧代谢呼吸供能的生理极点阶段,因此鸽群持续飞行的时间明显延长,飞行的速度更快,飞行动作显得更加轻盈。而另一部分鸽子就很难承受这种家飞训练了,它们不得不选择其它的建筑物降落停歇了。经过实际竞翔结果的比较,那些在家飞训练活动中能够突破有氧代谢生理“极点”的赛鸽,在500公里决赛活动中充分显示了它们的竞翔能力。虽然名次上有差异,但竞翔飞行的速度差异不是很大。而那些未能突破“生理”极点的赛鸽就不同了,没有任何一羽鸽子在逆风天气条件下的500公里决赛中当日归巢,有的鸽子在第二日以后回归,甚至还有几只在十几天以后回归,当然更多的鸽子流落他乡了。
三、突破耐力极点有利于提高整体家飞水平
我们在国内外相关刊物中看见了相关的介绍,就是那些竞翔水平非常高的鸽舍,他们鸽群家飞训练的水平很高,遇到适宜飞行的天气条件,鸽群持续飞行的时间在两个小时以上。我们认为这里主要有以下的几个重要条件:
第一是赛鸽具有优良的遗传基因,关于这一点相信能够获得共识吧!特别是具备高素质耐力速度相结合的基因素质,赛鸽家飞训练的持续时间在两小时以上。本人曾经到一位鸽友的鸽舍观察,下午三时放出家飞训练的鸽群一直到下午五时十分我离开时仍然没有任何降落的表现,或许就是这种家飞训练的表现和非常优秀的遗传基因,使他饲养的赛鸽在当地五百公里及七百公里的竞赛中,经常获得高位名次,甚至有一次五百公里竞翔前十名中,他的赛鸽获得9个名次。
根据他成功的经验,我认为虽然赛鸽具有优良的遗传基因,但仍然需要从提高鸽群家飞训练的水平入手,并且通过对幼鸽出棚家飞活动的观察,及时淘汰那些懒飞的鸽子。一旦鸽群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出棚家飞训练的“条件反射”,它们集群在38℃以上的高温天气条件也能持续飞行两小时以上。
第二是保持赛鸽群体的健康状态。本人多年研究了高位名次赛鸽的健康水平,先从优秀名次赛鸽的消化系统来看,它们排出的粪便成小颗粒状,掉在地上就能用手拿起来。如果赛鸽感染体内寄生虫或者出现消化系统疾病,粪便就不可能达到这种程度。其次是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赛鸽的竞翔飞行运动充分显现出机体有氧代谢呼吸供能的特点,如果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不佳或出现病症,完全可以从鼻瘤和咽喉部位表现出来。如果赛鸽鼻泡的单侧或者两侧白色粉脂缺失,很可能出现流感等病症。如果赛鸽咽喉有明显的呼吸声,说明痰症直接影响赛鸽正常的呼吸功能。而优秀的高位名次赛鸽在竞翔返巢的过程前后,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良好。
因此,保持赛鸽的健康状况和提高赛鸽的健康水平,既是提高鸽群家飞训练水平的手段,也是提高赛鸽异地竞翔水平的保证。
其三是通过饲料喂量的控制,基本达到体内能量消耗与能量储存的平衡。有关赛鸽饲喂量的控制,本人已经从相关研究性文章中提出可以借鉴的控制量。例如,有的成功鸽友认为应控制每日每只鸽子摄食在30-35克之间,也有的认为应控制每日每只在15克左右。我认为,由于饲量营养成分不同,完全从量上来控制并不十分科学,但是确实好掌握。从赛鸽家飞训练过程中主要被消耗的能量物质来看,赛鸽体内储存的糖元被大量消耗,随着持续飞行时间的延长,赛鸽体内储存的脂肪也被分解转化为糖类供给能量,因此,在控制喂量的同时,以含淀粉高的饲料为主,适量添加含脂肪的饲料,如稻谷、高粱、小麦、玉米、葵花籽等,其中玉米和葵花籽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可以满足机体储备脂肪的需要,含淀粉的饲料也能通过糖异生的途径转化脂肪储存。具体饲料的搭配需要爱好者科学地配比,本文只是提出参考意见。
四、家飞能量过度消耗的问题
赛鸽竞翔过程需要消耗大量储备的能量物质,而能量物质的储备及其动员出来供能的水平又直接影响赛鸽下一次竞翔能力的发挥。例如,赛鸽竞翔300公里获得高位名次,由于剧烈的体能消耗未能得到有效恢复,它们在下一次竞翔更远距离时,很可能名落孙山。我们列举2011年江门市鸽友参加竞翔比赛的具体表现,一个是广东江门市鸽友杨上楷先生的一羽2011-19-307089赛鸽参加2011年广州浩羽公棚比赛,其中300公里预赛获第三名,而决赛500公里于第二日归巢获第1205名。另一羽是广东江门市鸽友黄长权先生的2011-19-061290赛鸽,参加广东湛江赛鸽中心比赛,其中300公里获得冠军,而决赛获得第120名,其竞翔飞行决赛500公里的速度比高位名次赛鸽慢了许多。经过分析研究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与赛鸽体能恢复未能达到竞翔要求的最佳状态有关。
事实上300公里预赛与500公里决赛赛鸽归巢的名次及速度有很大差别,300公里竞翔的高位名次鸽受体能剧烈消耗的影响,疲劳症状未能完全缓解,加之体能储备的恢复期需要更长时间,结果在赛鸽尚没有完全恢复的生理状态继续竞翔更远的距离,肯定会出现名次靠后或体能不支的结果。而那一部分300公里竞翔速度并不是很快,运动性疲劳程度远不及300公里快速归巢的赛鸽,它们体能恢复的时间稍短,再加上某种情绪性质的刺激作用,这部分赛鸽在500公里决赛竞翔中充分激发出飞行运动机能潜力,因而在当地竞翔比赛或者公棚竞翔比赛中,300公里竞翔的后名次鸽往往能冲到500公里竞翔的高位名次,甚至它们的飞行速度比300公里预赛的速度还要快的结果。本文列举这种现象并不是鼓吹鸽友的赛鸽,而是想说明赛鸽集群家飞训练仍然需要消耗大量的储备。
同样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某爱好者重金引进了具有优良素质的赛鸽,经过精心配对和饲养,繁育了一批幼鸽参加本鸽会竞翔,他也采用了强制家飞训练的措施和手段,甚至有鸽友觉得他的强制家飞训练有点残酷。当赛鸽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开始异地放飞训练和竞翔比赛,开始由近到远的放飞训练似乎成绩还可以,而到了300公里预赛竞翔的结果出乎他的意料,二十几羽赛鸽当日只回归一羽。其它十几羽赛鸽于第二日回归,更有几羽赛鸽在一周之后才回归。
我们帮助他分析原因,认为赛鸽经过家飞训练已经突破了耐力与速度的生理极点,但是剧烈的体能消耗及其疲劳症状未能缓解,体能物质的储备未能达到竞翔比赛的要求,因此,应该在提高赛鸽家飞训练水平的后期管理中,加强对赛鸽消除运动疲劳和促进体能恢复的手段。同时适当降低家飞训练的次数,延长休息和体能恢复的时间,改为每日家飞训练两次,减少下午的飞行训练。随着认识的提高和措施改善,棚舍内的鸽群出现不断振翅欲飞的现象,鸽群出棚家飞持续的时间长、活动范围大、飞行速度快。
或许是对体能恢复的认识,他培育或饲养的赛鸽在后来的300公里及500公里的竞赛中获得了十分优异的赛绩和高位名次。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提高赛鸽家飞训练水平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做好赛鸽体能恢复的饲料营养搭配,还有就是体能恢复的精神状态的评估等等。
五、异地放飞训练不能取代家飞训练
我们提出这个观点主要是根据赛鸽异地竞翔的情绪性质与家飞训练过程中的情绪性质的不同。赛鸽异地放飞训练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放飞后的鸽子必须依靠自身的定向导航系统或者依靠地貌、地标及建筑物等,寻找返家的途径。根据科学家的相关的科学研究,赛鸽最初近距离的异地放飞训练主要是依靠地理特征或者地标及其建筑物的特征,寻找返巢的途径。因此,赛鸽近距离放飞训练仍然需要一定的飞行时间才能回归。
这种由近到远的放飞训练次数的增加,一旦确定了比较固定的方向和相对固定的时间段,赛鸽凭借自身的导航系统的功能,依靠地磁导航或者依靠太阳方位的导航,才能形成有效的定向导航的条件反射。这就是赛鸽由决赛地放出之后,连绕圈都不用,直接朝着返家的方向飞去的表现。如果赛鸽缺乏突破耐力与速度飞行极点的家飞训练,在异地放飞训练过程中遇到寻找归巢方向困难时,由于体力不支而必须途中停歇时,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那就是赛鸽竞翔回归中途停歇的条件反射的建立。本人于2011年开始了相关的实验性研究,对确立实验的六羽信鸽完全采取自由出棚活动,从幼鸽出棚到五百公里决赛没有采取强制的家飞训练。
同时,选定了两户与六羽鸽子血缘关系十分相近的鸽子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发现其中一户同血缘关系的雄鸽获五百公里竞翔第三名,另一户同血缘关系的雄鸽获五百公里竞翔第十九名。由于秋冬季五百公里竞翔遇逆风天气条件的影响,当天归巢的赛鸽只有三十多羽。而本人实验对比的赛鸽没有一羽当天归巢,第二天上午归巢一羽,下午归巢两羽,第九天归巢一羽,一个半月之后另一羽回归。从本人实验的6羽赛鸽异地放飞训练过程来看,300公里预赛虽然都能当日回归,但速度慢了许多,仔细检查发现有两羽鸽子脚上沾满了泥巴,是鸽子中途落地饮水的证据。赛鸽竞翔五百公里最先归巢的那一部分不可能出现中途停歇,否则就不可能获得前名次。我们能经常见到高速回归的赛鸽进棚的第一生理需要是饮水,如果赛鸽在异地放飞训练过程中出现下地寻找水源饮水,一旦形成了这种习惯,就别指望获得高位名次了。
六、提高家飞训练水平的作用
通过提高赛鸽家飞的训练水平,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表现出来。
第一,通过延长鸽群家飞训练的时间,使赛鸽的大脑活动及其肌肉的有氧耐力运动,能够突破生理极点。一旦有氧耐力的生理极点被突破,赛鸽持续飞翔的时间明显延长,飞行的速度加快,飞行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有利于赛鸽在更远的飞行范围内寻找回巢的途径,有利于赛鸽在异地放飞训练或竞翔比赛过程中激发出运动机能潜力。而那些未能突破有氧耐力生理极点的赛鸽,很难在更远距离的竞翔返巢活动中激发出与实际竞翔距离需要相适应的机能潜力。
第二,延长赛鸽家飞持续的时间是与实际竞翔需要的接轨。目前我国多数信鸽竞翔比赛及其赛鸽公棚的竞翔都选择了500公里左右的距离。由于赛线的特殊地理条件和最多季节性风向的不同,遇到顺风的天气条件时,高位名次赛鸽回归的飞行速度能够达到1200米左右的分速,而遇见逆风天气条件时,赛鸽回归的飞行速度很可能在1000米左右的分速。从赛鸽持续飞行的时间上来看,分速达到1200米的五百公里竞翔大约需要7小时左右,分速在1000米的五百公里竞翔需要8小时以上,由于难度不同,实际竞翔的体能消耗有很大差异,只有努力提高赛鸽家飞训练的水平,才能为异地放飞训练和竞翔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保证鸽群的健康状态是提高家飞训练水平的基础。赛鸽作为竞翔比赛的运动员,必须以良好的健康状态作保证。因此,使鸽舍保持卫生、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条件是维护呼吸系统健康的重要条件。保证饲料、饮水、保健砂的新鲜等,是维护消化系统健康的重要手段。由于赛鸽容易受体内外寄生虫的感染,定期驱虫和做好预防寄生虫的感染工作十分重要。总之,赛鸽的保健必须常抓不懈。
第四,采取强制家飞训练必须实施幼鸽与成年鸽分开进行。许多鸽舍弄懂了家飞训练的重要作用之后,纷纷实施了分棚饲养和管理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当年幼鸽家飞训练的效果。
第五,通过家飞训练,勇于淘汰那些不能承受突破耐力生理极点的鸽子。事实证明,家飞训练不佳的鸽子很难在实际竞翔中有上佳表现。最痛苦的抉择是鸽友把飞过两三次五百公里的迟归鸽烫而食之,因为最终发现这些鸽子中的绝大部分的家飞训练效果不佳。
第六,提高家飞训练水平和实际竞翔比赛的检验,能够使赛鸽获得最佳的基因信息。这种基因信息还可能通过遗传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本地一位唐姓鸽友,多年来采取提高家飞训练的措施,选择最优秀表现的赛鸽作为父母繁育后代,在十几年的五百公里竞翔中,获得冠军无数,每次300公里至500公里竞翔中,前十名以内多羽获奖,这或许就是赛鸽的基因信息通过遗传传递给下一代的结果吧!
本文提出的观点,谨供爱好者共同学习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