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正文

训赛操作上的三点体会

2008-12-11 18:05:45 丁氏鸽业

  近几年本地区的赛事,在高额奖金的推动下,比赛竞争更加激烈,在种、养、训、赛的各个环节上都很注重,首先是在育成鸽的赛前训飞与比赛中,我有意识地对这三个方面操作进行了分析与对比。 一、        信鸽的扇形训放与线形训放之比较 以往在训放鸽的线路上,根据本地区历年来的南线的赛事安排,只要时间、精力充许我和本地的鸽友一般都会在训放鸽子的计划上,往南约40~60公里处选择两个训飞点,向西南方向普惠和包头湖方向训放,往南去29团、库尔楚正好形成了一个扇面形的训放图线。鸽友们在实践中也认为较为合理。多年来大家在如此训鸽上没有出现什么不妥的情况,竞翔中的成败得失也与此似乎毫无关系,近些年来从网上和书上的相关资料上看到,英国的科学家用实验仪器跟踪信鸽归巢的实际情况,得知信鸽回归的线路并非以前想象的大至径直飞回的那样,而是大体对准方向,依托途中的参照物回归的,尽管沿各类标志物飞行的线路比鸽子搜寻直线回归的路线要多飞更多的路程。这个情况使我对把握鸽子放飞线路上产生了反思,无独有偶,后来我在一篇报导中查到,作者用监测仪对多羽信鸽做同一训飞点,十余次放飞,发现前四、五次放飞后,鸽子飞回的线路是自身不确定的探寻状态,之后逐渐固定了飞行路线。经过几次放飞鸽子基本上形成凭记忆飞回的归巢定势。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对以往分两线扇形训放,较之于固定一线路训到底有多大实际效果产生怀疑。2007-2008年我基本上放弃了偏西南方向的训放,根据鸽会制定的比赛线路,采取一条线多点重复的训放方式,从而节约了许多精力和时间,通过强化训放线与比赛结果相对比,对比赛鸽归巢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用“原胴鸽”与有生育经历鸽参赛之比较 时下赛鸽活动中以当年幼鸽参赛为时尚,但当年参赛幼鸽在投入比赛中会遇上这样的问题,即在参赛时大都已经长成青年鸽,面临都会求偶、配对、生育的问题,面对这一状况,诸鸽友在赛前调节处置上就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方式方法,较多的鸽友提倡用“原胴鸽”参加比赛,以保证信鸽参赛时有个强健的体魄。所谓“原胴鸽”就是鸽子长成后按鸽子性别进行分棚饲养,不让鸽子在赛前配对,以保持运动鸽的“童子军”本色,不具备分棚条件的也退而只让鸽子孵假蛋,绝不让当年幼鸽在参赛前生儿育女;参赛鸽在赛前配对、生育可能失元气,对身体有害,但本人素来以崇尚顺其自然手法饲养赛鸽,在适当注意把握好鸽子配对年龄与控制生育节奏的前提下,只要适当控制好配育时期与节奏,并在饲养上调养好,不仅对赛鸽无害,而且正好成为诱导信鸽恋巢与归巢的有利因素。几年来本人对幼鸽参赛做过多次记录与对比,雄鸽与雌鸽的对比,“原胴鸽”与生育的对比,晚生鸽与早春鸽的对比,基本得出的结论是,秋赛雌鸽参赛略胜雄鸽,“原胴鸽”比配对生育鸽的进奖率高,晚生鸽比早春鸽在比赛时更易发挥等。 三、        赛前热身与适时参赛的比较 近几年我市鸽会在确定放飞赛路线上,通过多年的摸索,基本上确定了沿塔河向南方向延伸发展的思路,通过几年的比赛,从赛鸽的归巢率和比赛的飞行分速上看,都以达到先前制定的目标,为今后放飞700-1000公里赛距打下基础。 今年春赛鸽会根据比赛期间,参赛鸽的情况有意组织一场多羽鸽的比赛,从组织训放到比赛广大会员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参赛,使春赛放的鸽子质量和羽数都创近几年新高。尤其是420公里阿拉尔比赛,在强劲的沙尘暴的天气中赛鸽以顽强的归巢意志冲回库尔勒。当日以88羽报进创下我市420公里比赛的一项新记录。今年秋赛开始以来,我一直坚持在保证赛鸽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打比赛,由于秋赛重点是今年的特比环,如何调整好鸽子的体质是参赛取胜的关键。秋季8月12日突然得了腺病毒病,经过紧急得当的治疗,使赛鸽在很短的时间调整过来,及时跟上训放。今年秋赛我根据鸽会制定的比赛时间,自己制定适合自己赛鸽调整的训放计划,争取在比赛站前有重点的安排几站训放。路训的最远制定在150公里范围内,近站多训,比赛站、跳放的原则,在300公里比赛中我选送12羽参赛,取得了比赛的3名、5名、14名的好成绩。共归巢9羽。值得一提的是这场300公里决赛是库尔勒鸽会历年来在300公里比赛站选送的参赛鸽最多的一场赛事,共集鸽2920羽。如果说通过比赛适当的调整赛鸽的休息的度,从自身的经验看,训赛时间间隔上以一周至10天为宜,一般比赛在4小时内归巢的到下站参赛要休息6天左右,如果飞行时超过6小时,到下次比赛至少要休整10天,这其间还须要给鸽子做周密的调养才能保证比赛有充分好的体能去争取下场比赛的优胜。停顿过久鸽子兴奋期过去了,休息太少使赛鸽储能不足,会失去得奖的机会。鸽事就是这样让人费解,同时也吸引我们以后去努力破解。

评论

相关信息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