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月开始,逐渐进入信鸽的赛季。每年,扬州都会有几万书羽精挑细选的信鸽放飞蓝天,参加耐力与速度的竞逐。辛苦操劳的信鸽主人呆在家里,等待着信鸽的胜利返回。近日,记者采访了一老一少两位信鸽主人,听他们侃侃信鸽故事。 ■记者 张庆萍 文/图
信鸽讲究“种、养、驯”
“‘文革’后,信鸽不仅仅是‘观赏鸽’,也就是现在流行的说法——宠物,而慢慢地开始比赛了。如今,参加比赛的信鸽占了99%。”从十七八岁起养信鸽至今,已近古稀的老人杨定远向记者介绍。
50多年养鸽史,让杨师傅成为圈内公认的高级别“鸽人”。他目前有两拨鸽群,均有上百羽。一拨在家里,另一拨在他目前仍在工作的地方——一个远离市区的厂区空地。
记者是在厂区的鸽笼边采访杨师傅的。三座独立的鸽笼相邻而筑,鸽子“咕咕”地叫唤着。“我把它们叫出来,让你看看哦。”杨师傅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口哨,对着中间最大的一个鸽笼吹着。
果然,不一会儿,原本躲在窝里的鸽子一只只鱼贯而出,记者赶紧拿出相机拍照。与长得肥肥的白色广场鸽不同,信鸽多是精瘦型的,灰白色的羽翼,油彩色的脖颈。“这些鸽子稍大一点,已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杨师傅介绍说。
所谓训练,按照养鸽人的行话就是驯养,这是养鸽三部曲中的第三重要部分。杨师傅挨着个给记者介绍了一番。“第一是‘种’,养好鸽子首先要找到好种子,其血统和基因的好坏直接决定能否出成绩。养鸽人开始一般都会购买名家的鸽子。养熟稔了,就自己繁育,遴选出好的‘苗子’。”
第二是“养”。把鸽子养好,养得出色,养出冠军,可是一个异常辛苦和细致的活计。杨师傅告诉记者,除了按规定注射防疫苗,就是精心喂养。鸽子每餐主食有小麦、玉米、高粱、豌豆、麻籽、油菜籽近20个品种。此外,还有一种蕴含多种矿物质的营养砂。
第三则是前面提到的“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开始是短距离,1公里,2公里,5公里,10公里……直到骑着摩托车、坐公共汽车提着鸽笼去放飞。”杨师傅说,“驯得好,二流的鸽子能飞出一流的成绩!”
养好信鸽关键在有心
与杨师傅浸泡“鸽圈”50多年不同,今年四十出头的束清说自己是半路出家的“鸽人”。其实这是他谦虚的说法,虽然才入行7年,但在此前,他已经和“鸽圈”里的人混得很熟。
7年来,让束师傅放弃了自己干了20多年的大厨手艺,开了一家信鸽用品商店,专心致志伺弄鸽子。“与猫、狗不同,养鸽子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有心。”
说起“有心”可不是一句话的事,在束师傅的眼里,这些鸽子都是小精灵,都是自己的孩子。女儿曾经嗔怪父亲说:“你只有一个女儿,可是儿子却有五六十个。”
确实如此,每天工作再忙,束师傅都要赶回家定时给他心爱的鸽子喂食。“喂食的时间一定要固定,前后不能相差1小时,否则鸽子养不好。”有一回,束师傅到湖北办事。坐了20多个小时火车,到达目的地仅用两个小时办好事情,然后坐火车火速返扬,为的就是他的鸽子。
其实,不仅束师傅,只要决心养鸽子的“鸽人”都是这样。在束师傅的店里,10分钟前,记者看到几个“鸽友”坐在一起讨论“养鸽经”,10分钟后都码着时间回家了。“到点了,这是头等大事!”
也因为如此痴迷,“鸽友”的家人常有意见。“看到鸽子,就变成呆子了。”束师傅说,“这还不算什么,最难受的是有的鸽友养鸽子还遭邻居反对。”
辛劳多多,阻力重重,都抵挡不了养鸽人对信鸽的喜爱之情。当把一代小鸽子养大培育出来,把它们送入公棚(信鸽比赛前的集中地),然后坐在家里等待它们从数百公里,上千公里,几千公里的异地返家。“那种心情是任何兴趣爱好所达不到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因为时代变迁、住宅结构发生改变,养鸽人的圈子在变小,年龄层次也偏老年,但只要有一以贯之坚持下来的,都是优秀的养鸽人。
功夫不负“养鸽人”,不管是杨定远,还是束清,以及更多辛勤的“扬州鸽人”,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扬州信鸽”在一次次市、省、全国的信鸽大赛中获得了好名次及奖杯(前三名才有资格奖杯),让“扬州信鸽”在这个非奥运的体育运动项目比赛中始终有坚实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