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正文

优秀信鸽的选择

2011-04-18 14:32:00 忠华鸽舍

优秀信鸽的选择   选择是培育良种信鸽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信鸽竞翔素质的必要措施。首先按照优生学的原理,采用人工方法,淘汰不良的个体,留下合乎要求的竞翔鸽和种鸽,至于能否达到人们预期的选择结果,则要经过多次竞翔测定,才能作出最后的鉴定。   根据笔者多年的饲养经验与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目前常用的选择方法大致可分为外貌、竞翔测定和家系选择三种。   1、外貌选择。外貌选择就是根据信鸽的外部表现进行的选择。主要看头型、鼻型、眼砂、羽色、体型、翼羽、龙骨、耻骨等是否符合品种要求和竞翔的需要。外貌选择一定要从严。一般将外貌特征象其上代的信鸽作为入选鸽。   2、竞翔测定选择。就是以竞翔鸽的成绩作为选择的重要依据。测定项目有距离的远近,速度的快慢,以及竞翔性能是否稳定等。这种选择方法,对品种、血统等均无特殊要求,但对眼砂、体型和体质等则有一定的要求,并认为能从远程飞回来的就是好信鸽。就可以作为种鸽。通过实践证明,这种选择方法对竞翔鸽确有可取之处。但作为种鸽,则因血统比较混杂,后代竞翔成绩很难稳定。   3、家系选择,它是培育种鸽或优秀赛鸽的一种主要方法,如同上述两种选择结合起来一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1)以上代系谱为基础的选择。即查清父母上代的血统关系,以及它们的竞翔成绩,作为选择血统的主要依据。   (2)是以近亲和旁系的竞翔成绩为基础的选择。   (3)是以信鸽子代的竞翔成绩为基础的选择。即在测定入选鸽本身竞翔性能的同时.也对其子代作同样的测定,二代的测定,可进一步证明该入选鸽性能和留种的价值,以便确定是否留种或另换适当的配偶。   在此,必须明确指出,信鸽的选择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对一个优良的品系,则要经过一代代严格选择,否则就不能将该品系特性保持下去。信鸽的育种要求不同于其它家禽的育种要求,除必要的外貌和家系选择外,主要还是通过竞翔测定来选择,选择具体步骤,大致分粗选、初选、复选和精选四个过程。   粗选:在幼鸽出壳后一个月左右进行。淘汰发育不良,生活力不强,或理身体有某一缺陷者,对这类劣质幼鸽要毫不吝惜,否则弊多利少,得不偿失。   初选:在幼鸽开始竞翔前进行。一般是淘汰不符合品种要求或不适合竞翔者。为发现幼鸽眼砂底板嫩绿,或是色泽不清者,则一般不宜入选,因为此类眼砂大多属于晚熟品种。   复选:是在当年幼鸽竞翔后进行的。一般是根据幼鸽的速度、体质、眼砂和精神状态等具体情况,选择其优者.以准备参加下一年度的春季竞翔测定。为此,我们必须利用赛鸽越冬迎春的休整期。加强信鸽的饲养管理,使每羽复选鸽身体素质始终保持健康和顶峰状态。而且要很好地节制复选鸽的配对,否则将难以达到上述身体素质,这对来年竞翔,将会有所影响。   精选:是在次年春季竞翔(800一1200km)结束后进行。竞翔成绩优良的作为入选鸽,为了慎重起见,我们对入选鸽还要进一步的全面测定,大致要求为下:   (1)测定稳定性:一般是通过参加下一年春季竞翔来测定人路程800一1200km,为归巢正常,表明成绩比较稳定。   (2)测定超远程的潜在能力:对于连续二次飞过1000km的入选鸽,如归巢情况正常,身体素质健壮,竞技状态良好,则可以让它参加超远程竞翔的尝试。因此时的入选鸽,无论鸽龄还是竞翔经历、续翔耐力,都有资格参加超远程竞翔。竞翔。排除了人为因素和不利的恶劣天气因素外,如果它飞不回来,说明该入选鸽只能飞1000km,缺乏飞远程的能力。   (3)测定遗传性能:一般都是通过对其子代的竞翔测定后获得。同时,也可以其上代亲鸽和同胞姐妹或同胞姐妹的竞翔成绩作为参考依据。   (4)测定配对率:一般是通过多配几羽不同血统的优秀配偶来进行测定。主要是观测其后代是否能从干公里飞回,如果能飞回来的多,配对率则高,反之则低。   通过以上过程精选出来的信鸽,质量一般都较可靠,既是久经考验的优秀赛鸽,又是不可多得的种鸽,可作为基础种鸽,予以重点培育.

评论

相关信息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