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昂贵“学费”的一课
2006-06-27 21:00:04
宁兴鸽舍
我在2001年1月正式起棚时,鸽子就马上给我上了一堂付出昂贵“学费”的饲养管理课。 起棚时,我的新棚建在五楼的住房内,面积有14平方左右,分为相通的两间。缺点是通风条件差,朝西出口,夏暖冬冷。我的老同学鸽友见我新棚内宽大鸽子少,就提出把他新出的20多羽幼鸽放到我这里来训养,我想反正我鸽子少就同意了。当时我有十几羽面临出棚的幼鸽及8羽成鸽,两人的鸽子加在一起有40多羽,说多也不多,于是鸽子就从两个地方汇集在新棚里等待开家。可没想到,关养不到一星期,地上开始出现了水便,一查看是我的几只小鸽子拉的。眼见情况不妙,我赶快叫老同学把他的鸽子拿回去,幸好他的鸽子后来没有发病,可能是他的鸽子比我的鸽子大了十天左右的关系吧。 从小鸽子发病,到后来成鸽传染,鸽子表现为拉水便、厌食、消瘦、竖毛缩颈、早期还有呕吐,最后一周左右死亡。这次发病共死了8只幼鸽、还造成两只雌性成鸽不孕症,迫使提前开家丢失了3只成鸽、4只幼鸽。幸而种鸽因另外关养而逃过一劫。这种结果对我刚起棚养鸽的人来说打击是严重的。但我又说是幸运的,因为当时在病死的幼鸽中只有三只、丢失的有两只是质量比较好些的(从后来它们的平辈表现来说),要是现在再这么发病那损失可就惨了。 后来通过分析当时鸽棚存在的不利因素及饲养情况,从中找出这次发病的原因,及时改进。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虽然这次“学费”是昂贵的,教训是深刻的,但效果也是好的,为今后的预防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事后经分析,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我的一批幼鸽在来新棚前已经在室内集中关养了一星期,又没有做过毛滴虫预防,当时免疫力肯定不足。老同学的幼鸽相对要大些,又是直接从老鸽棚中取出,他的鸽子没有发病,说明他的鸽子有免疫力,并很可能是健康带菌者。 2.无论鸽子本身免疫力如何,把来自异地的、批量的鸽子长时间关养在一个通风不良的室内,这种做法是养鸽之大忌。切记! 3.在通风不良的室内,又没有铺设地网,鸽子直接接触地上粪便,就容易引起疾病发生。第一只鸽子发病时,我又没有及时发现,鸽子的呕吐物在地上很可能被其它鸽子食入而引起再传染。后来隔离的是有症状的病鸽,而处于潜伏期的鸽子外表看不出而没有隔离,这就是持续有发病鸽出现的原因。 4.时值冬季,气温低,使鸽子免疫力下降,我的这些鸽子没有接触过类似病菌,因而体内没有抗体产生,一接触外来病菌就很快发病。 从医学上的流行病学角度来分析上面4点,鸽友们看了可能会更清晰一些。造成疾病的传染必须具有: A、 传染源——病鸽,或没有发病的带菌鸽(往往是外来鸽)的粪便、呕吐物。 B、 传染途径——没有铺设地网的;通风不良的;没有经常消毒的鸽棚;有不洁的食槽、饮水器。 C、 易感鸽群——刚断乳的;没有进行常见病(毛滴虫、呼吸道)预防的;饲养密度过高的;长时间关死棚(空气又不好)的鸽群。 以上三个环节,我们只要阻断其中一个环节,疾病就不会流行(只有个别发病)。而我当时同时具备了A、B、C三个条件,所以就发生大批发病。 现在我尽量做到不让上述A、B、C同时在我鸽棚中出现,因此也不会有病鸽相互传染了。 朋友,你对自己的鸽棚对号入座地检查一下,如有A、B、C同时存在的话,那就离发病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