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正文

氧气对鸽子的重要性

2006-10-20 10:55:26 翱翔鸽色

     氧气是动植物呼吸所必需,没有氧气,就没有生物的存在。赛鸽也不例外,需要大量的氧气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提高热能和增强食欲。所以赛鸽对氧气的要求,也许要比其它动物更甚。  人们捉鸽鉴赏时,对鸽嘴有一条共同的要求:嘴角要深,嘴根要粗,这是鉴别优良信鸽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这里有什么奥秘呢?说起来也很简单,赛鸽在飞行时吸入氧气的渠道,主要靠张嘴呼吸,嘴角深和嘴根粗,表明这羽鸽子的嘴宽口腔大,一次吸入的氧气量就比较多,这就占了一大优势。  一位运动员在进行剧烈运动以后,就会不停地喘大气。因为机体在剧烈运动时,代谢急增,一时间所吸入氧气是有限的,在数量上供给不上所消耗的氧气。这种供不应求的现象,就叫“氧债”。运动结束后,必须吸入与氧债相当的额外量的氧气,以资补偿。赛鸽也是一样,在飞行时的体力消耗是休息时间的27倍。如果说,赛鸽在飞行中双翅扑打的频率和赛跑运动员的跨步频率相似的话,那么任何一羽短程赛鸽,就等于一位马拉松运动员,休息时的赛鸽用鼻孔吸入氧气,而飞行中的赛鸽就要像游泳运动员那样,必须熟练地掌握张口换气的方法。所以嘴宽口腔大的赛鸽,一次吸入氧气多,对保证飞行速度和耐力都是极有利的。  赛鸽在放飞前的运输过程中,保证供氧也是很重要的。司放员都懂得,在运鸽途中要千方百计地使车厢内空气流通,还不时地把装在底层的鸽笼翻到上面来,甚至用电风扇向车厢内吹风。这些措施也都是为了保证赛鸽在途中吸入足够的氧气。有人曾经作过一个统计,如果把2000羽赛鸽装在一节车厢内,就等于把三四百羽鸽子装在10个0。66米×0。66米×0。66米的笼子里。那里的空气无法流通,赛鸽就会缺氧。鸽子的大脑对于吸收氧气来说,是最“自私”的。当新鲜氧气吸取进来时,首先要满足大脑的需要,然后再分配给心脏、肝脏等重要器官,以及血液循环系统。如果吸入的氧气不够分配的话,赛鸽就用加速心跳和加速血液循环的办法,自生代偿功能进行无氧酵解,提供热能,以弥补氧气的不足。有时司放员在开笼放飞时,经常发现有些赛鸽呆若木鸡地不会振翅,这就是心脏缺氧之故。有的赛鸽出笼后,瘟鸡似的七颠八倒,这说明大脑严重缺氧。如果已倒在笼中,那是因完全缺氧造成窒息而脱水,也就是休克状态。  搞竞赛的人都知道,气候恶劣和复杂的地形,对赛鸽有极大的影响.这里除了风向,主要也是供氧的问题。因为风向只能影响速度,而供氧则关系到归巢。友人以为恶劣气候会影响赛鸽的视觉,其实,最主要还是影响赛鸽飞行能力。因为恶劣气候首先反映出来的是气压底,空气稀薄,赛鸽在分性中吸氧困难。赛鸽缺氧后,糖原分解,产生乳酸堆积在体内,双翅酸痛。如果赛鸽本身体质欠佳,在长途缺氧中飞行,就发觉四肢无力,甚至会跌落下来。同样,途径山区,决非仅仅是遭受鹰隼所袭,山高山多也好迫使赛鸽长时间高空飞行,赛鸽缺氧远比平原地区严重的多。  鸽舍要求通风、干燥,每天要勤以打扫鸽粪等,这是鸽友们所共知的,这也是为了解决鸽子的供氧问题。 上面三种现象是讲供氧的量,现在这里讲的就是供氧的质。鸽子在新陈代谢的同时,体内也产生氧化作用,也就是通常讲的吸入新鲜空气,吐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如果你的鸽舍面积小,养的鸽子多,又不勤于清扫鸽粪,鸽舍内必然空气污浊。鸽子吸入氧气的同时,也吸入了污浊的气体,便会发生食于减退。然而,鸽子为了生存,仍然要吃食,这时你会发现鸽粪开始变成黏稠壮。这是因为血液不够洁净,肠道消化不良,食物在肠道发酵,迫使食物从肠子的内壁强行通过,甚至导致血液中毒,血液循环受阻,使健康的鸽子发病。须知一羽患过病的鸽子,即使医治好了,将来也决不会出好成绩。所以鸽舍要通风,使空气流通。如果没有这种条件,那么还是少养为妙,这是保证鸽子供氧的重要一环。反之,你就可能把好品系的鸽子葬送掉。  近年在竞翔中有一些普遍现象,市区的赛鸽成绩不如郊区,开棚养的鸽子不关棚养的素质好等,这与供氧的质量也有直接的关系。城市是工业集中的地区,工厂的烟囱天天排放出许多二氧化碳,还有二氧化硫和氨。鸽子在吸入氧气的同时,也吸入了被污染的空气,这对鸽子的身体素质有影响。相对而言,郊区的空气就比较洁净一些,市区的赛鸽成绩有时不如郊区的种种现象,究其本质也是一个供氧的质量问题。同样的道理,关棚养的鸽子,一天24小时关在棚里,供氧的条件自然要比开棚差得多了。但是城市的居住条件较差,又不能开棚养鸽,怎么,怎么办?只有每天清晨就把鸽子放出去,因为早晨的空气比白天的空气要新鲜得多。就供氧而言,早晨飞一小时,远比下午两小时强。  氧是赛鸽决胜至宝,决非夸张之词,但是许多鸽友不了解供氧的作用和原理,他们取得成功或遭到失败,却不知道原理在那里。

评论

相关信息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