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诊治
2011-10-11 20:59:37
奋飞
信鸽的呼吸道病是信鸽饲养过程中时常碰到的疾病,是饲养信鸽中不容忽视的一类疾病。呼吸道疾病经常发生,各种日龄的信鸽均可感染,发病率高,而且容易引起多种疾病的继发感染,可使信鸽生长发育迟缓,成年信鸽产蛋下降和引起各种日龄的信鸽死亡。得了呼吸道性疾病的信鸽往往有以下表现:呼吸急促,喉头、气管红肿,鼻腔、气管内有过多粘液,或者鼻孔处湿润、流出粘液。鸽子精神萎靡,疲倦,不喜欢飞翔,往往飞行时间缩短,并且飞回来后呼吸频率加快。往往造成信鸽体质减弱,飞翔成绩下降。
信鸽出现呼吸道症状往往是由于咽炎、喉炎、气管炎、肺炎等炎症引发的。
引起信鸽发生呼吸道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传染性疾病因素,也有环境因素引起。鸽友们往往看到的是信鸽发生呼吸道疾病以后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并不了解信鸽产生呼吸道疾病的原因。由于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不同原因引发的呼吸道疾病所表现出的呼吸道症状可能是相似的,但各种原因的治疗措施和方案是截然不同的。无论哪种呼吸道疾病发生,从临床症状和信鸽的表现上都很难确定发生的是哪一种呼吸道疾病,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时候最好进行及时诊断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
为帮助鸽友加深信鸽呼吸道疾病的认识水平,现将各种呼吸道疾病以及具有呼吸道疾病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案简单介绍如下:
一、衣原体病
衣原体病是一种能由禽类传染给人的疾病,是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大小的病原微生物。衣原体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衣原体对各种鸟均有致病性,鹦鹉、鸽子最具有易感性。病鸟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可由污染的尘埃和散在空气中的液滴经呼吸道或眼结膜感染,也可通过螨等吸血昆虫传染。
1、临床症状:
衣原体感染信鸽后,导致眼结膜、粘膜发生炎症,鼻泪管粘膜水肿、扩张诱发堵塞,有时导致粘膜细胞坏死脱落,形成粘稠的炎性分泌物,堵塞泪道。由于衣原体感染,导致泪腺发炎,刺激泪腺大量分泌泪液。最终使泪水溢出眼眶,长期得不到治疗,使眼圈红肿,眼角下形成泪痕。
2、诊断
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做好鉴别诊断,结果综合分析,即可诊断信鸽衣原体病。
3、防治措施
(1) 、病死信鸽进行无害化处理,饲养场外环境每天用10%火碱水进行消毒1次;鸽舍用0、5%过氧乙酸或0、5%威力碘每两天带鸽消毒1次,每周更换一种消毒药;饮水器、料槽用0、01%的高锰酸钾水每天消毒两次。
(2)、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鸽舍的粪便勤清扫,勤换垫料;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提高鸽群的抵抗力。
(3)、用药物进行治疗。全群用衣原净或罗红霉素饮水,每天2次,饮用5天,同时金霉素拌料连用7天。以上两种药物停药后2天,继续用丁胺卡那霉素饮水5天,控制继发感染。
(4)、经采取措施后病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信鸽拉稀停止,呼吸道症状消失,死亡逐渐减少至不死,整个流行过程约15天左右。
4、讨论
(1) 、病因分析:信鸽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环境卫生较差,缺乏饲养管理,又有带毒鸽的存在,致使病原体随粪便、泪液、口腔内的粘液排出体外,污染了食物和空气,信鸽通过摄取被污染的食物和饮水而被感染,气候的变化,造成了本病的暴发。
(2)、鸽群发生的以严重的结膜炎、呼吸困难、腹泻、消瘦、肌肉萎缩、痉挛为特征的疾病,通过各种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诊断该病是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鸽衣原体病。目前认为,鹦鹉热衣原体包括6个禽血清型和2个哺乳动物血清型。6个禽血清型分别为A、B、C、D、E、F型,每个血清型株均表现出一定的感染宿主的特异性。
(3)、衣原体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人感染后主要表现流感、发高烧、流鼻液、流泪、肺炎、心内膜炎等疾病的临床症状。鸽衣原体病对鸽群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人的危害更不能忽视。 要加强衣原体对人感染的防护工作。
(4)、迄今,对鸽衣原体病的防治主要采用抗菌素等化药,长期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喂鸽群很容易产生毒性作用,不利于鸽群的生长。 导致机体功能下降,所造成危害是必然的。 可以导致成绩下降,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信鸽保健程序,通过疾病的发生规律,季节的变化提前给药预防此病的发生。
二、支原体病(传染性败血霉形体病、霉浆菌)
败血性支原体感染流行于全世界禽类中。支原体是一种原核生物,在具有能力自体繁殖和合成自身大分子微生物中,体积最小,构造也最简单。整个细胞由3种细胞器组成,即脱氧核糖核酸、核糖体和细胞质膜。支原体的抗原性很弱,赛鸽几乎不产生抗体,故能重复感染。
1、临床症状
可以导致赛鸽鼻腔、鼻窦、气管及支气管有浆液或黏液渗出。黏膜充血、水肿,患病信鸽一侧或双侧眶下窦发炎、肿胀、严重时眼睛张不开。常有鼻涕堵塞鼻孔,有膜炎,眼上有清性分泌物,但有时眼睛炎症也很严重。由于支原体引起炎性病变导致泪道堵塞,时鼻孔被粘液混合物堵满,病鸽频频摇头甩掉,有时用翅膀拂擦鼻液致使翅上涂着鼻液变污。
2、诊断
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做好鉴别诊断,结果综合分析,即可诊断信鸽支原体病。
3、 防治措施
(1)、治疗:对感染支原体病的信鸽可以使用抗菌素进行治疗。如:土霉素、四环素、泰乐菌素、泰妙菌素、替米考星等药物对支原 体有很好的疗效。
(2)、预防:降低饲养密度,增加通风换气,做好饲料营养平衡。注意鸽舍环境卫生,及时清扫粪便。在秋冬等换季气候变化较大的时期,要提前给药预防感染发生。在放飞回来后,注意隔离可以给些敏感药物,清除病原,杜绝病原的引入。
三、毛滴虫病
毛滴虫是一种原生寄生虫,它们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肉眼看不见,呈梨形,长为10-30μm,头部有4根与虫体等长的鞭毛,在显微镜下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毛滴虫。毛滴虫对不同的环境适应力很强,能在25℃-42℃条件下生长繁殖,3℃-5℃的低温可生存21天,在46℃时仍能生存20-60分钟,脱离信鸽机体后在半干燥的条件下也可生存数小时。毛滴虫可以寄生于缺氧的环境中,最适宜于毛滴虫生长的pH值是5、5-6,如pH为5以下或7、5以上则毛滴虫的生长会受到抑制。
1、毛滴虫感染后临床症状
病鸽精神不振,呆立不愿活动,消化机能紊乱,腹泻和消瘦,食欲减退,饮水增加,口腔分泌物增多且黏稠,下颌外面有时可见凸出,可摸到黄豆大小的硬物。幼鸽会很快消瘦,羽毛蓬松无光泽,排黄白色粪便。打开口腔可见黏膜潮红 粘稠分泌物,个别鸽子口腔有黄色片状分泌物。患病鸽呼吸受阻,有轻微的“咕噜咕噜”声。
2、剖检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集中在上消化道,毛滴虫主要侵害口腔、咽、食道、嗉囊的粘膜表层,有时在鼻窦中的粘膜表层也受侵害。消化道的各段黏膜的表面出现大小不一的界限明显的干酪样病灶,病灶周围有充血带,并且大多数连成一片。黏膜上有一层可以剥离下来的黄色的干酪样物质。在食道和嗉囊中大量堆积。
3、实验室检测:
毛滴虫检测(镜检):取口腔或嗉囊的粘膜病灶或干酪样物质直接涂片,加少量生理盐水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可见毛滴虫迅速游动的、呈梨状,虫体的前端有四根游离的鞭毛。外周有波动膜。虫体透明、清亮,运动时可以看到镜下水波动的痕迹(如图6)虫体的鞭毛和内脏结构普通光学显微镜不易观察,需用相差显微镜或特殊染色。
4、防治措施
(1)、将病鸽隔离分群饲养,对于口腔形成假膜的重症乳鸽,将干酪物轻轻刮掉,在该处用紫药水、碘酒或0、5%硝酸银涂抹。
(2)、全群给予抗毛滴虫药物,可用甲硝唑、也可用氯吡啶治疗。同时可以适量补充维生素、葡萄糖。用药时应考虑药物残留、停药期限。
(3)、搞好鸽笼、水槽、料槽、地面等环境清洁卫生消毒工作。鸽毛滴虫对高温及消毒药的抵抗力很弱,可以用煮沸的方法消毒器具或用化学消毒药处理,3%双氧水5分钟,0、1%福尔马林1分钟,大蒜液50秒,每天消毒1-2次。
(4)、加强饲养管理,由于毛滴虫病主要通过采食污染的饲料、水引起,通过加强对饲料、水的管理,可以有效的切断传播途径。水、饲料的添加要少量多次。脏水、废料不要随便丢弃,必须经高温或添加化学消毒处理深埋。
四、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病是一类由大肠杆菌感染引发的细菌性疾病。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常与许多不利的外界条件密切相关。如:饲养管理不合理、通风不良、氨气浓度过高、密度大、温度过低、湿度过大及机体由于其它疾病、应激等因素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等都可能引起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1、大肠杆菌引发的呼吸道病的临床症状
大多数无临床表现突然死亡,个别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退,然后死亡,内部病变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和纤维素性气囊炎。感染大肠杆菌病后由于败血症的发生,引起气囊内繁殖,使呼吸系统收到伤害,引发信鸽出现呼吸系统呼吸障碍。
2、防治措施
(1)、预防:加强通风:在保证温度的同时合理通风,可以减少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同时也是防治大肠杆菌病的一个有力措施。加强消毒:必须重视消毒和消毒效果, 定期对鸽舍、器具进行环境消毒
(2)、治疗:虽然目前临床上已有许多抗菌药物对大肠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如庆大霉素、氟哌酸、头孢拉定、氟苯尼考和头孢噻呋等效果显著。但因为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的加强,许多药物都没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有条件的可以开展药敏试验从而选择对致病的大肠杆菌高敏有效的药物,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药物。
3、药物敏感试验:
(1)、将待检菌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37℃培养16-18小时,然后挑取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的纯培养菌落,悬于3ml生理盐水中。
(2)、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菌液,在管壁上挤压去掉多余菌液。用棉拭子涂布培养基表面,反复几次,每次将平板旋转60度,最后沿周边绕两圈,保证涂均匀。
(3)、待平板上的水分被琼脂完全吸收后再贴纸片。用无菌镊子取药敏纸片贴在平板表面,纸片一贴就不可再拿起。每个平板贴5张纸片,每张纸片间距不少于24mm,纸片中心距平皿边缘不少于15mm。在菌接种后15分钟内贴完纸片。4将平板反转,
孵育18-24小时后取出,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 圈直径,从平板背面测量最接近的整数毫米数并记录。
五、新城疫(鸽瘟、巴拉米哥病毒病)
鸽新城疫病又称为“鸽瘟”,“鸽Ι型副粘病毒病”,“鸽巴拉米哥病”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s ,NDV)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信鸽感染新城疫后可以侵害呼吸系统,导致出现呼吸道症状。鸽瘟的报道文章、资料较多,下面侧重呼吸道症状进行简单论述:
1、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羽毛蓬松逆立,垂头缩颈,两翅下垂,无力飞行,排乳白色或黑绿色稀便,有轻度呼吸困难,张嘴呼吸,腹式呼吸。呼吸系统:有时气管黏膜充血,出血,内有黄稠的粘液。肺脏充血,气囊末增厚、浑浊,内有粘液或干酪样渗出物。
2、防治措施
(1)、预防:可以采用弱毒苗滴鼻、点眼、滴口免疫,结合灭活油苗注射免疫预防。并且要制定免疫抗体跟踪监测方案,及时了解鸽群新城疫免疫抗体的水平是否在免疫保护之上,如果免疫失败要找出原因,及时补种疫苗。
(2)、治疗:对于毒力较弱,致病力较轻的病例。或者鸽子较名贵可以进行严格隔离治疗。可以注射抗新城疫病毒高免抗体血清,注射干扰素,同时进行解毒、补糖,调节体液平衡的治疗方法。对病情较轻的可以进行紧急免疫接种。也可以用中药进行治疗。
(3)、注意环境消毒:对因病死亡的鸽子,粪便,分泌物应该深埋,接触过的水槽,巢穴的用品要经 过消毒药浸泡,鸽子窝可以进行熏蒸消毒。并且可以采用光照,空舍等方法消除病原菌。
六、霉菌性肺炎
曲霉菌病属于真菌感染性疾病,可以引起多种禽类、哺乳类动物和人类发病。主要侵害肺脏、气囊等呼吸器官。一般幼禽多发,如不及时治疗,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1、临床症状
食欲不振,少吃或不吃。羽毛蓬松,羽毛无光,不爱走动呆立,翅膀下垂,飞行跟不上群,并且不爱飞翔。嗜睡、精神萎靡、反应迟钝。把病鸽挑出来放在安静的地方,可以听见明显的呼噜声。并且可以看到明显的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症状。有的伸颈张嘴呼吸,特别是做高速运动飞翔归来后呼吸急促。病鸽的粪便普遍呈黄色、白色石灰样稀便。爪子干枯,缺少正常的红色光泽。
2、病理变化
病变的部位主要在呼吸系统(肺脏和气囊);肺脏表面有弥散性的黄色大片霉菌斑,并且严重的形成片状;。肺脏切面可见内部有黄色质度较硬的霉菌结节。颈气囊、胸气囊、腹气囊的囊膜增厚,气囊膜内表面上可见黄色或浅黄色的圆形、扁平的圆盘状霉菌增生物(霉菌菌落)图4。有的多个黄白色的结节病灶连接成片。肾脏外膜,肾脏实质外,也可见多个圆盘状霉菌增生物(霉菌菌落)。
3、防治措施
彻底清除处理受污染的饲料、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彻底清除掉环境中的病原菌。受污染的饲料含有霉菌孢子,并且霉菌所产生的毒素通过加热、紫外线照射等物理方法不能去除毒害作用。所以污染饲料必须停止饲喂。地面、场地、饲槽等环境用消毒药喷洒,每天1次,直到疫情得到控制为止。加强饲养管理,调整饲养环境的改善。注意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加强鸽舍的通风换气可以有效降低空气中曲霉菌的数目,可以有效地减少感染发病。对全群投服真菌药物予以治疗,杀灭病原菌。
七、其它传染性因素
如常见的呼吸道型鸽痘,引起喉部炎症;沙门氏菌病引起肺炎;结核杆菌性肺炎,肺炎双球菌肺炎等感染性因素,损伤呼吸系统,都可以导致呼吸道病出现发生。在此不再介绍,望能引起鸽友注意。
八、非传染性因素
1、环境中有刺激性物质,刺激损伤呼吸系统黏膜。如:氨气味、硫化氢、氯气、消毒液( 84消毒液,过氧乙酸、碘蒸汽)等伤害黏膜,导致出现炎症,出现呼吸道疾病。
2、过敏性物质:花粉、饲料中的霉菌孢子等吸入后引发过敏性炎症。
3、饲养管理因素:过度疲劳、干渴导致呼吸系统黏膜充血、发生龟裂,出现呼吸道症状。气候忽冷忽热,冷热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出现呼吸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