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正文

如何參加幼鴿比賽

2006-11-17 13:41:08 力量与勇气

天有不測風雲,如果天氣情況突然變得非常惡劣,幼鴿就有可能全軍覆沒。考慮到自己的鴿群還處於改良階段,我不會把當年繁育的頭窩幼鴿全部投入跳站放飛,總要留下幾羽最為偏愛、不可復得的幼鴿。在放飛時我並不指望鴿子百分之百地歸巢,甚至樂於看到有一半鴿子不歸的結果,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選出真正的好鴿。假如有半數以上的幼鴿順利歸巢,那就失去了驗證的意義,還得改天、換個方向再次放飛。只要有足夠勇氣和自信,故意選擇惡劣天氣放飛也是一種有意義的嘗試。我們必須意識到,長年參加日本的遠距離比賽,就難免會與惡劣天氣遭遇。要選擇視野開闊的地點放飛,以便觀察鴿子出籠後離去的情況。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地點,則必須加大放出的時間間隔,以免出現幾隻鴿子結伴飛行的情況。缺乏獨自飛翔經驗以及某些血統的幼鴿容易產生依賴群體的傾向,對這樣的幼鴿應當在驗證前增加單羽放飛的次數。鴿友們無不憧憬獲得當日伯馬冠軍的那種暢快淋漓的感覺,實際上能夠在比賽中領先亞軍鴿半小時左右就非常難得了。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也必須加強幼鴿的單羽放飛的訓練。具體操作時每次放飛的鴿子不能太多,也就是說一個鴿舍不要飼養過多幼鴿,應當盡可能通過跳站放飛減少幼鴿的羽數。還應注意使鴿子的歸巢條件大致相同,不要讓某些鴿子飛得格外艱苦。為此,應當在黎明前到達放飛地點,太陽一出來就開始放飛,以免造成最後放出的鴿子在酷暑中飛行的情況,對鴿子歸巢時的狀態也要仔細觀察。有的鴿子到達降落台時已是精疲力竭,嘴張得很大、雙翼下垂,似乎再挪動一步都很艱難。而有的鴿子則能夠若無其事地快速入舍,顯得體力消耗不大。我們應當仔細觀察這些差異,對鴿子的性能作出判斷並留下記錄。採取這種方法對幼鴿放飛進行驗證以來,在我的鴿舍裡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以下是幾個距離的實例:58-7807號灰斑花、雄是我鴿舍裡重要的種鴿之一,在1959年的農林大臣杯700公里比賽中從秋田縣的追分飛返京都,獲得京都地區亞軍,並於第二年在同一賽事中領先亞軍鴿二十分鐘奪得冠軍。查閱當初的訓放記錄可知,在1958年夏天進行跳站放飛時,其率先從岐阜縣的小板飛歸鴿舍。這只鴿子被送入種鴿棚後,繁育的後代中湧現出許多優秀的遠距離賽鴿及種鴿,其子冠軍並河150號曾獲得1962年北海道瀨柵國家賽900公里綜合4名、1963年青森縣飛龍國家賽800公裡綜合亞軍、1964年同一賽事的綜合7名等優異成績。60-40196號灰斑、雌在1962年獲得鹿兒島縣奄美大島名瀨國家賽950公里綜合6名。第二年參加同一賽事時,由於天氣惡劣歸巢鴿寥寥無幾,牠雖然遲歸未獲名次,卻表現出堅韌頑強的競翔性能。在我的訓放記錄中,牠曾在1960年夏季兩次從德島開籠的跳站放飛中快速歸巢。60-40306號灰斑花、雌是1962年名瀨國家賽的綜合8名,也曾在1960年夏季從德島開籠的兩次跳站放飛中快速歸巢。此鴿的同窩因被我另眼看待而沒有參加放飛驗證,後來在1962年訓放時未歸,既令人惋惜也頗具諷刺意味。鴿子飛失不歸有許多原因,未必是鴿子本身不好,但至少說明飼養者應當調整自己的思路。通過分析反省,我意識到自己當初選鴿時過於注重鴿子的外在因素,忽略了賽鴿尤其是遠距離賽鴿必須具備的重要條件,即以健康體質為基礎的耐久力。老話說「愛子需遠遊」,對自己心愛的幼鴿也應當如此。越是看重的鴿子,越要加強基礎訓練並敢於將其投入跳站放飛。我的鴿舍在開始進行跳站放飛驗證時損失了不少幼鴿,但堅持了兩、三年以後反而很少丟鴿了。因為放飛結果也使種鴿的能力得到驗證,使我能夠有的放矢地嚴格篩選種鴿,幾年下來便很少作出一放即失的幼鴿了。目前日本鴿界已經進入超遠距離比賽的時代,所有養鴿人都希望自己的鴿群具有良好的定向能力。但願我介紹的方法能夠對大家,尤其是對那些堅持少而精主義的鴿舍有所幫助。怎樣參加幼鴿比賽許多以遠距離賽事為最終目標的鴿友,對參加幼鴿比賽的興趣不大。這主要是由於他們擔心讓寄托著厚望的幼鴿參加激烈的訓練和比賽,會影響幼鴿的身體發育。從另一個角度看,很多在遠距離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的鴿子,在幼鴿時期並不曾被鴿主勉強投入比賽。所以,鴿友們大多不願把本鴿舍未來的主力鴿過早地投入幼鴿賽。其實,日本與歐洲在氣候上的一大差異就是氣候炎熱。因此,歐洲的幼鴿賽是在八月到九月上旬舉行,而日本則是以十月份為中心,某些地區甚至會因賽線原因而在十一月舉行。從這個意義上說,日本的幼鴿能夠多生長幾個月,參賽時不必像歐洲那樣慎重,而且此時的幼鴿也的確能飛相當遠的距離。在幼鴿階段經歷怎樣的訓練比賽才能成長為將來的遠距冠軍,對這個問題不便一概而論,還需要收集日本鴿界的更多數據。所以,在現階段採取歐洲那樣的謹慎態度也是無可厚非的。下面,我想先談談參加幼鴿比賽時應當如何制定計劃並付諸實施。參加幼鴿比賽有三個目的,第一是贏得比賽,第二是對幼鴿進行訓練,第三是驗證幼鴿本身的性能及其雙親的遺傳能力。第一個目的是毫無意義的,我們參加任何比賽部是要奪得錦標。幼鴿比賽與其他比賽同樣,要獲勝就必須擁有絕對出色的鴿子。假如你鴿舍的幼鴿在能力上與對手存在差距,不如從一開始就不抱希望。這種差距會隨著距離的加大和天氣的惡劣程度愈發明顯,在比賽中一旦遇到陰雨,那些不耐壞天的系統不僅奪魁無望,甚至連平安歸巢都相當困難。所以,要在幼鴿比賽中獲勝必須擁有血統過硬的鴿子。除了鴿子以外還有管理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是參加幼鴿比賽時是雄鴿有利還是雌鴿有利,鴿友們對此看法不一,不過流行的觀點是雌鴿參賽更為有利。這是由於雌鴿比較早熟,而且易於實施各種參賽技巧。幼鴿賽自有幼鴿賽的難度,我們當然要極力利用每一點有利條件。其次是幾月份出生的幼鴿容易飛出好成績,在這個問題上日本與歐洲的情況也有所不同。為了使幼鴿在月齡上佔有優勢,歐洲的養鴿人是在一、二月份的嚴寒季節作出幼鴿,而日本以往的統計數據表明三月份孵化的幼鴿成績最好。其實幼鴿在幾月份孵化關係並不大,影響比賽結果的關鍵在於換羽的過程,尤其是主翼羽的脫換狀態。最不利於幼鴿飛行的是新生的主翼羽為八根半(即第八根已完全形成,第九根剛長出一半)、雛鴿時的第十根主翼羽即將脫落時。當然,對換羽的速度可以人為進行調整,而且換羽的早晚也因系統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異。在通常的管理情況下,大家都知道幾月份作出的鴿子將在何時成為八根半的狀態,所以只須讓將要參賽的幼鴿盡快度過八根半時期即可。從這個意義上說,三月份出生的幼鴿是比較有利的。有一個不可思議的現象是:一、二月孵化的幼鴿往往比三月出殼的幼鴿換羽更遲。關於換羽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即讓成為八根半狀態之前的幼鴿去參加比賽。不過要把五、六月份孵化的幼鴿投入比賽,存在鴿齡過小的不利因素。

评论

相关信息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