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冬季并非休息时
2006-11-29 21:10:20
飞翔(南方)鸽舍
何时育种?这个问题对于赛鸽者未说至关重要。我刊同期发表了两篇同题文章。两文观点迥然耒同:一曰冬季好;一曰:春季佳。究竟孰优孰劣?鸽友不应生搬硬套,而应因地制宜,方能获得最佳效果。何时育种?这或许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我刊同期发表两篇同题文章,除了以此引起赛鸽者的关注外,也希望能引起争鸣,为此,我们期待能有“高见”以飨读者。养鸽人好自讨苦吃。养鸽人总是喜欢跟自己过不去,一年三百六十天都在梦想自己的爱鸽获奖拿冠军;梦想自己在老婆孩子家人面前扬眉吐气,梦想自己成为鸽坛霸主……然而从春赛开始,一次次的竞翔,一回回的披挂上阵,一场场的大赛下来,到了赛事鸣鼓收军时,多半已是和冠军无缘。输了金钱,输了精力,更输了时间。于是,养鸽人又开始彻底难眠,强忍痛楚,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鸽子到底怎么喂?尤其是冬天。其实,冬天并非休闲时。1、配对 冬天有利于选种配对。 无论怎样高档的种鸽,即便是不惜重金千里迢迢引进的优良血统,都要育种后“路上见”。只有“路上见”,才是检验种鸽优与劣的最可靠的保证。一切自吹自擂,自以为能看穿某某血统、某某优秀赛鸽的“火眼金睛”,也只有待“路上见”后,才能得到科学的证明。这应当是所有养鸽人都能接受的真理,否则一切都是假的。为什么每年都有许多貌不惊人,形不出众,甚至是已被主人定为案上之物的鸽子大爆冷门勇夺冠军,而令那些养鸽大师、相鸽大师不知所以,瞪目结舌!而每年从春季后,大浪淘沙似的反复比赛,优秀的为主人夺彩,劣质的自然被淘汰,或成为鹰鹞口中之美餐,或落草为寇,或抛尸荒野,这也许有点无情。开训时成百上千的鸽子上路,到了最后幸存者屈指可数。就某个养鸽人来说,一开始上阵的有几十羽爱鸽,到头来有的只剩三五羽,有的几乎是全军覆没。如此无情,如此悲凉」口此可怜! 但也就是这些屈指可数的几羽鸽子,就像万里长征到达目的地,尽管队伍少了,但保留下来的,都是精兵良将,都是真正的种鸽。如果比赛结束后,用这些鸽子选择配对,即使是以几十羽换一两羽,其价值也是前者无法比拟的。在秋末冬初换好羽毛,退去春天竞 翔的疲惫征衣,养精蓄锐,此时让它们育一二对雏鸽,待来年参加春赛,是再好不过的。 这种配对,底数清楚,成功率高,把握性大,尤其是种鸽较少,刚起步的新手,确实不能不说是万全齐美之策。冬天育雏好处太多。数九寒冬,气候较冷。这时老鸽子没有比赛任务,加上气候的原因,鸽子的家飞也少,不如热天那么活跃,有利于它们专心致志生儿育女。既克服了鸽子养得过胖过肥,又能延长种鸽的育龄。特别是那些长年没有开家,年龄偏老的种鸽。冬天因为冷,老鸽育雏会更加负责。同时,雏鸽体弱僵巴者自然就淘汰了,能够存活的后代,一定不是等闲之辈。有的同行认为育雏一定要等到春天,实际上并不如人的想象美好。那时种鸽要准备比赛了,往往有许多不便,比如有的“临阵分娩”,有的本可夺冠的鸽子,由于育雏或体弱,或掉大条,或其它方面条件不适,逼迫上路,飞不回来,养鸽人还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因为就大多数养鸽人来讲,还做不到种鸽和赛鸽分养分赛,而习惯的是种赛鸽一体化,一鸽多用,一条龙服务。一对鸽子既是种鸽,又是放鸽,这几乎是工薪阶层鸽迷的普遍现状。 冬天配对利于次年春赛。就大多数地区来讲,随着赛鸽运动的日趋激烈,由松散自由向专业和职业化发展,竞翔水平的不断提高,信鸽质量也不同程度的改变着档次。一般五六月龄的鸽子就要参赛300、400公里,平原地区还有放到1000公里的,也就是说当年出的鸽子当年就要出赛。如果是在冬天选好时机,让其成功地育下雏鸽,那么次年春赛,新鸽正好有6个来月,大翅换到六七根条,正是放翔的好时节。 “父子同台”一展雄风。既不影响父母鸽参赛,又保证了子代鸽可以上路一试高低,岂不两全其美。再说,早让后辈放路,更可以早日检证其配对成功与否。不行的早点淘汰,“拔掉草儿,稻子好生长”,何乐而不为。 冬天配对育雏有利于生鸽开家。鸽子也是性情中动物。许多鸽友利用配对时恋偶,育雏生蛋时恋巢心理,关雄放雌,开雌留雄等巧办法,大胆开笼那些高薪引进的宝贝“死条”鸽子,均达到目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因为冬季天冷雾大,温度极低,鸽子不如春天那么善飞,夫妻成双,儿女成对,一家大小团团圆圆,谁也离不开谁,何况是喂着自己的亲生骨肉呢。就贵州这种山区来讲,差不多已成了定律,冬天天气冷老鹰鹞子更多,鸽子一看到天空有“敌人”。根本就不敢出棚。刚一抬头就见老鹰,头很快就缩了回来。有的刚站在踏板上,立即吓得迅速朝棚里藏躲都来不及,这样反反复复几次,不论从眼里或是心里都构成了眼前这个“家”的概念了。因此,开家成功的把握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