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正文>评论

分析我的冠军鸽

评论

方伟  04-20 23:48:59

种养训练很重要,看了您的文章总感觉你们会员的赛鸽整体素质太差,另一方面管理和训练的问题也突出,解决问题应该从全方位的整体赛鸽素质、管理入手,一方面加大引进早熟的赛鸽优秀品种(台湾省参加百日关赛和其他几关比赛的品种就很好),二是加强鸽棚硬件设施的投入,一个好的鸽棚(不是豪华鸽棚的意思),是能比较好的实施调节管理的,健康管理好、状态好调整是能有好结果的;三、要不断的通过书刊、网络等方式向台湾省的鸽友学习各种的管理训练方法,向世界一流水平的比赛管理经验靠拢,四是鸽会的组织比赛工作也要发展,把养鸽会员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不久的将来,个人会员也好,鸽会也好,都会展现出新的面貌。

王鑫  04-19 22:32:59

四川的鸽友啊 成绩不错 恭喜 恭喜

贾先生  04-19 08:58:07

分析得很有道理!特别是重视本地老品系这点我十分赞同。本地老的优良品系确实是经过长时间提炼出来的精品。我们周围的很多鸽友都有这个感觉:刚引进的优秀鸽子的子代非常之难出成绩。总的来说,就是还不适应本地的环境,特别是很多优秀鸽子都来自赛鸽成绩好的平原地区,引进到山区后,要想出成绩只能和本地优秀鸽子杂交,一般都要2-3代后才能出成绩,这也是山区鸽友感觉十分痛苦的地方.

自然居红叶  04-19 08:28:21

看似平淡的赛后总结却可以看出鸽主付出的点点心血,都说四川是我国的赛鸽大省,果然厉害,鸽环的发行数量都达到了七位数!!

千羽千寻  04-18 22:58:20

作者的分析很有道理,成功一定有成功的道理,失败一定有失败的原因。只是有一点我个人认为不是很合理,就像你说的那样重视当地的老品系,可是文章的中你也说到了你们当地的一位鸽友,引进种鸽,现在鸽子飞的也很不错,这就完全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呀。在世界上有很多的适合长距离,恶劣地区比赛的鸽种,你为什么不尝试一下那些鸽子呢?它们也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比赛,淘汰,最后才留下精英鸽形成的血统,比如像杨阿腾,势山等等到鸽系,都是有名的吃苦耐劳鸽,另外台鸽放艰苦的比赛也是很不错的。当然我们养鸽子也都是为了飞出一个好成绩,只是引进高品质的鸽子比起我们自己在原地探索要容易成功一些罢了,不是有一句话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的更远,难道不是吗?

捷国  04-18 19:14:18

不错啊,

小明  04-18 12:48:58

要多在养上多下功夫

<<返回文章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