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正文>评论
评论
红顶屋鸽舍
11-03 21:04:25
刺五加在信鸽竞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药刺五加具有类似人参的广泛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1、强心作用。增强赛鸽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黑舌,有活力耐力。2、强肺作用。增加吸氧量,使细胞活化,缩短体力恢复的时间,加强续航力。3、滋补强壮。对衰弱鸽有滋补,对健康鸽有强壮作用,是协助治疗使鸽子很快达到健康基准,也可使健康鸽子快速提升体能高峰,有利于比赛。4、抗疲劳作用。刺五加含抗氧化成份,使吸氧量增加,耗氧量减少,清除血液杂质,使疲劳迅速消除。5、抗压力作用。具有适应原的特征,可以使鸽子很快适应各种紧迫环境,产生生物体及特异性的抵抗力。6、增强抗体。能调节蛋白质、糖、脂肪代谢、促进肝细胞再生,提高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和机体的免疫功能。7、精神作用。具有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可兴奋又能抑制,使鸽子神经处于平衡状态;还可扩张血管、改善大脑血流、使意识清楚、注意力集中,使鸽子保持高度活力和敏捷反应。刺五加根皮含刺五加甙(刺五加甙A、刺五加甙B、刺五加甙C、刺五加甙D、刺五加甙E、刺五加甙F、刺五加甙G和刺五加甙B1)。B为紫丁香甙,系刺五加的主要强壮成分(有促性腺、抗辐射、抗疲劳等作用)。尚有多种糖、β-谷笛醇、异嗪皮定甙、木栓桐。信鸽竞翔中体力、智力和心理都要经受巨大的考验,而刺五加能使信鸽的反射能力及辨别能力得到提高,适应性得到加强。把刺五加应用于幼鸽作育中可提高幼鸽质量,促进智力发展特别是与大蒜配同使用可有效杀灭毛滴虫。具体办法,刺五加20克加水熬十五分钟可供十对信鸽喝一天每周用两次最好有一次加蒜使用,连用三周每季度一次。
xingewng8
07-13 01:46:48
对于信鸽用于治疗和恢复效果很好:
[药材特征]
根茎呈结节状不规则圆柱形,直径1.4~4.2cm。根呈圆柱形,多扭曲,长3.5~12cm, 直径0.3~1.5cm;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有细纵沟及皱纹,皮较薄,有的剥落,剥落处呈灰黄色。质硬,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涩。
[主要化学成分]
含刺五加甙A(Eleutheroside A,即β-谷甾醇葡萄糖甙),刺五加甙B(即紫丁香甙Syringin),刺五加甙B1(即6,8—二甲氧基香豆素—7—葡萄糖甙),刺五加甙(即乙基半乳糖甙),刺五加甙D和E(为二种不同构型的紫丁香树脂酚的葡萄糖甙)等。此外,尚含多糖及1-芝麻脂素(1-Sesamin)。
[功能主治]
益气键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
m16
07-06 02:22:29
我听人说过自己没有是过 很多鸽要中有 有这个成分还是自己是一是吧谢谢了.
章良
07-05 20:15:55
刺五加是很多鸽友都熟悉的一种中药,其主要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鸽市上买的夺霸据专业人士分析,其成分中也含有刺五加。刺五加用在育雏上,确实对幼鸽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并没有作者文章中说的这么神奇。刺五加是一种复原药物,当鸽子身体出现虚弱,或者病后复原,适当的用些刺五加能够加速鸽子的身体恢复。所以不管是在竞赛还是在育雏上,饲料才是调节鸽子最好的手段,特别是在育雏过程当中,本人曾经做过实验:两窝幼鸽在生长过程当中不给任何补品,另外两窝每只每天喂一粒刺五加,在保证幼鸽健康、饲料的多样化以及饲料充足的供应情况下,四窝幼鸽出窝的时候,在身体发育、肌肉等等各方面并没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本人认为幼鸽生长得好坏,不能依赖于刺五加,这需要我们保证鸽子本身的健康以及多从饲料下手,刺五加在鸽子病后复原可以适当的应用,在平时的保健中,本人认为还是尽量少用,所谓“是药三分毒”,保证鸽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乱用药品,哪怕是补品,也并不是多多益善。
xingewng8
07-03 23:17:11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高 l~6m。茎密生细长倒刺。掌状复叶互生,小叶5,稀4或3,边缘具尖锐重锯齿或锯齿。伞形花序顶生,单一或2~4个聚生,花多而密;花萼具5齿;药瓣5,卵形;雄蕊5,子房5室。浆果状核果近球形或卵形,后具5棱,有宿存花柱。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于山地林下及林缘。主产东北。采制 春、秋季采挖,去泥土,晒晒干。
性状 根茎结节状不规则圆柱形,直径 1.4~4.2cm;表面灰褐色,有皱纹;上端有不定芽发育的细技。根圆柱形,多分枝,常扭曲,长3.5~12cm,直径0.3~1.5cm;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皮薄,剥落处显灰黄色。质硬,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涩。
化学成分 含刺五加甙(eleutherosideA,B,c,D,E,F,G)和多糖等。
性味 性温,味辛、微苦。
ximigeshe6
07-02 22:17:00


我早就听我逝去的师傅说过,这是个好东西!怀念我的师傅---原湖南株洲鸽会会长邓宏志先生。
<<返回文章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