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正文>评论
评论
李中原
11-29 19:24:06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要待七年期,如果主人真有这么高深的道义,那冠军不早就是你的了吗?还是自然的好啊,决定一羽鸽子的好坏惟有放鸽笼最具有说话的权威,我说的也不一定对,请友人斧正
红顶屋鸽舍
10-21 22:49:24
如何选择幼鸽,这个答案可以在许多的杂志、网络、鸽友谈话中找到。无非是从血统、体型、肌肉、眼沙、羽毛、翅膀、骨架等方面来作考量,其标准早有论断。但我认为,选择幼鸽应该根据鸽主的经验,结合鉴鸽标准,动态地来对待,而不是静止地用一成不变的标准来衡量。毕竟它们是一种具有灵性的动物,不是通过国际标准生产出来的产品。我们只能预估而不能确定。每一家的鸽子只有鸽主才最清楚,它出成什么样的羽色、眼沙、翅膀、骨架才能飞;出成什么样的不行。这些,只有它的主人才了解。如果用一种人为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信鸽,那将是十分恐怖的。其结果是所有信鸽的特征整齐划一,像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一样,将导致培育出一群好看不中用的笨蛋!因为每羽冠军鸽的外形特征都会有区别,各有自己的特色。你认为的一羽冠军鸽也许在别人的眼中是一羽垃圾鸽,你认为的一羽垃圾鸽也许会在不经意中替你飞出冠军来。再者,幼鸽是在不断发育中,它的骨架、羽条、眼沙也是不断地在变化完善中。这就要求鸽主以一种发展的、动态地眼光来看待它。有的血统的鸽子在幼鸽时外型和手感很差,可是过了几个月将毛换齐后,从外型和手感上就变得很好了。另外,有些通过近亲繁殖出来的幼鸽,因为遗传基因方面的原因,外型与手感相当地差,甚至有的鸽爪像鸭掌一样的畸形,还有的头上长出鸟冠。可是作为种鸽来使用,却不会有任何的影响。当然,我并不是说在选择幼鸽时专留不符合标准的,也不赞同只选符合标准的,而是要有理性地来对待它们。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将那些先天不足、发育不正常、体质不健壮的幼鸽淘汰掉,再根据鸽主的经验,结合鉴鸽的标准来动态地加以选择。
王德顷
10-18 23:48:24
淘汰幼鸽对经验老到的养鸽者来说,应该不是难事,首先要考虑淘汰的目的.一些坚持近亲品系化作育的高手,从幼鸽的表像显露上完全可以做到有目的淘汰.赛鸽在遗传中遗传基因的组合既有变化,也有相对的显形.一对种鸽经常可以遇到出到某一种表象(眼色,羽色,性别等)的幼鸽,或成功率很高,或失败的几率很大,对自己鸽子比较了解的情况下,就可以做到选择性淘汰.这是一种主动性淘汰的过程.前提是必须积累丰富的种鸽实践经验,有很多鸽友尚无法做到这一点.不了解自己的种鸽,简单的依靠某种所谓劣定势淘汰幼鸽确实有一定的盲目性,很容易错杀一羽将来的优秀赛鸽,很多事例证明,有残缺的并不一定是残劣的,毕竟一羽赛鸽的优秀在于头脑,而从人的理解角度去诠释赛鸽,尚有很多未知之数.可话又说回来,不善于淘汰,又很难走向成功,在对自己种鸽尚不了解的情况下,可把握一个原则,只要种鸽在饲养过程中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对从小发育不好,有明显的发育缺陷,和体弱多病的幼鸽,必须淘汰,这样的幼鸽即使幸存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作为.
贾先生
10-18 20:12:41
十分赞同楼主的观点。中国有句古话叫人不可以貌相。对于信鸽特别是种鸽来说,血统才是关键,其他方面是第二,当然,如果血统好其他各方面的条件都好那就更好,但实际上,这样的鸽子是少之又少,极少听说哪只鸽子从小就快,大了更快,老了还不慢这样的鸽子。事实上,绝大多数大名鸽往住都是其貌不扬,而且很多名鸽特别是黄金种鸽都是从淘汰的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所以我还是觉得:如果选杂交赛鸽,那么标准可以严格一点,特别强调身体素质一点(事实上,那个所谓的什么九十条实质上主要还是从身体素质上做的选择),对种鸽来说,还是从长大以后再看比较好。
<<返回文章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