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正文>评论

我为鸽会说句话

评论

章良  11-07 19:04:25

读完作者的文章,感受颇深。在当今各地赛鸽蓬勃发展的情况下,看到文章中描述的当地的信鸽运动状况后,心里反差很大。 交通不便、信息落后,这是造成赛鸽运动发展不起来的重要原因。另外,赛鸽运动是一种体育运动,单靠民间组织,特别是在落后的地区,很难发展起来。所以我认为应该跟当地的体育局挂起钩,只有在政府机关的领导下,才能为赛鸽运动开辟一条可行的、快捷的道路。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主”,有了领导班子,有了带头人,才能把当地的信鸽爱好者聚集起来,才能谈上发展之路。 在赛鸽的圈子里,所有的鸽友都是一家人。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伸出自己的双手,为大山里的鸽友献出自己的爱心。有鸽子的可以赠送种鸽,有书籍的可以邮寄一些书籍。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相信会给大山里那些鸽友带来新的血液。 随着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我相信各地的小鸽会都会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祝大山里的信鸽早日飞出大山,飞向全国。

ximigeshe6  11-07 10:08:03

这样的话,小鸽会该怎么发展呢?思考中~~~~~~

王德顷  11-05 23:56:56

小县城鸽会发展缓慢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其一是会员少,鸽子的参赛羽数少,鸽会因经济问题无法组织很多的比赛;其二,由于地方比赛奖金小,会员的精品意识不高,激发不了会员引种热情,造成参赛鸽质量普遍不高,比赛时丢失率高,对会员养鸽积极性造成创伤;其三,由于小鸽会一般都地处偏僻,缺乏监管力度,个别鸽会领导徇私舞弊,降低会员养鸽热情;其四,小鸽会会员信息闭塞,对现代赛鸽先进的种养训经验了解较少,少数人有夜郎自大的感觉.我市附属三县,其中的县鸽会领导是我的朋友,他们的鸽会会员初起也就几十人,但在他们的努力下,鸽会工作搞的有声有色,会员连年增加.因此,小鸽会要想发展和搞好,必须要有一个好的领导,最好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便于开展协会工作和提高协会知名度.另外,小鸽会要有请进来,走出去的思想.多请一些素质高,口碑好,鸽技高手的赛鸽高手来传经送宝,或给予一定赞助,这是一个双赢的事,既使鸽会得到了实惠,赞助者也扩大的知名度,只有鸽会领导放下面子,勤于邀请,一般都不成问题.小鸽会由于经费少,不利于独自开展比赛活动,可采取和周边小鸽会搞连翔的方式,或挂靠临近大鸽鸽会组织训放和比赛,既节约了成本,也扩大的了鸽会的影响.小鸽会还可以用比赛冠名的方式为一些企业社团进行宣传,既有收益,利于今后开展活动,同时也能赢得社会声誉,对发展也有帮助.小鸽会领头人还要善于搞好会员之间的交流,对引进一些积极的赛鸽理念,借用一些时机,定期举办一些聚会,便于会员会员之间鸽经传递,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朱德斌  11-05 19:57:17

对于中小县级鸽会的发展,我是深有体会,因为我的鸽舍也在一个小县城,会员不过二三十人,由于处在高赛偏远山区,经济较为落后,人们的收入不高,虽有几个有钱人,但是受养鸽观念的落后,赛鸽水平也非常有限。我在鸽会是鸽协主席,常常为了鸽会的发展,费尽心机,在鸽会不拿一分钱,许多工作都很辛苦,不但不拿钱,还往里面贴钱,鸽会稍微有点问题,受批评的就是我,给鸽会办事,得不到谅解,真是想不通啊!想把位子让出来,又怕鸽会搞垮了没得玩,无奈只有告诉自己,坚持一下,忍让一下,大家最终会了解我们良苦用心。说实话要想把小鸽会搞好,真的是不容易啊!去年一伙不懂鸽子的人,为了鸽会每只鸽子多收五角钱,而另立山头,搞得一个小小的县城,有两个鸽会,原来县鸽协的会员,脚踏两只船,鸽会的开支增加了,收入减少了,我为了鸽会也得罪了一些人,俗话说办鸽会难,办好小鸽会更难,但愿全国的小鸽会越来越好。

<<返回文章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