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正文>评论

致甘忠榮先生的一封公开信

评论

骆伟  10-06 15:39:31

你们这些人,写些文章何必弄得那么不好读?文章整的通俗点行不?

黄焕  10-04 21:38:59

二君子之争越激烈,鸽友就越受益匪浅.日后必多发心思育鸽.

都市孤狼  10-02 23:54:49

再好的文章也有不同观点,这很正常,甘先生的文章本人还没拜读,但是就强调700-1000翔距的观点本人非常赞同,不要以为老外不喜欢中长距离的赛鸽,那是因为他们很多国家没有条件举办这种赛程的国土资源,我们的地域辽阔,有这样条件不用,放弃自己的优势去和老外用几十年培育的短程鸽比,让他们牵着我们的辫子走,怎么赢的了呐?本人的意思不是不要短程鸽,是主张两条腿走路,但要重点发扬我们的远程优势,逐渐把公棚賽提到300,500,700-900公里的赛程才更精彩刺激。-----^_^痴人说梦吧了,还有就是;之乎者也多了,不像论鸽,倒像秀文,口直心快,见谅!见谅!

甘忠荣  10-02 00:53:46

先生大作拜读过。获益不少。哲人不敢当。更正10.1.20:37:34所写一段文字,应为:“重点举办700---1000公里赛事的呐喊者”。笔者老矣,可预期:立足五百以千公里定位育种,培育出快速中长程品系,必将占领未来大赛的制高点、独领风骚!

林长岳  10-01 20:54:42

甘先生誤矣!洋奴涌入后系就成災。然此之前的确如文所说,不輕言系,此不罪君,乃吾筆下未詳其意。君为中、長程吶喊,乃哲人,鄙人为您喝采。

甘忠荣  10-01 20:37:34

作者之“国人从不轻言己系”差矣。君不见,鸽刊、网站上XXX系、XXX系在到处打广告吗?这叫“从不轻言己系”?正是这些媒体在误导!本文作者全是好意。但中国鸽界育种能力低下、且又热衷于中短程比赛、夺奖。赛鸽强国以育出千公里级赛鸽为荣,一羽巴赛冠军价值人民币150万以上,非欧洲中短程鸽王相比。而我国却杨短、中而避长,与国际接什么轨!正因为此,笔者多次撰文为谢炳先生赞助、倡导的正大杯千公里幼鸽赛叫好。认为;这是引领我国向千公里育种的努力和行动。在武汉的鸽友有此机会是三生有幸。笔者正是培育我国品系和倡导重点举办700--100公里赛事的呐喊者。 甘

甘忠荣  10-01 18:45:24

佩服:有人粗制烂造、将毫无新意、甚至网友指出错误(包括本文作者为其指出)后不知悔改、还坚持错误的勇气!这也是中国鸽坛处于初级阶段的一道景观!

甘忠荣  10-01 18:03:23

本文编辑大人:争论是正常而且客观存在,真理是越辩越明。这与培育品系是两码事。无争论才不正常。而笔者就培育我国信鸽品系撰文还少吗?怎么就所谓“国血”用语是否妥当发表个人看法就不该吗?按此意见《中华信鸽》发表“‘国血’提法不确切”就是错误的了?!本编辑先生不是存在偏见就是评语有失准确性。祝匡武先生曾这样说过:“看法、观点、认识、经验如果总是为大多数鸽友赞同,便失去发表意义。(《真话难说》刊于2007年3期《五洲竞翔》95页)本人从不人云亦云、跟风起哄。而有的作者写些人云亦云毫无新意之“文”确有勇气拿来发表。还被大人加批表扬。 真佩服如此编辑。(不是指本文) 甘忠荣

东风鸽  10-01 10:05:22

公开信,坦荡之心,虚谷之怀,肺腑之言,万能之上。感慨之余:是是非非,非非是是;不是恩恩怨怨,恩恩怨怨不是;论鸽难,鸽难论,难论鸽;养鸽难,鸽难养,难养鸽;作者以此公开信的形式道出了其中的微妙。集中精力,育鸽论鸽,必将大的收获。

<<返回文章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