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鸽子两种命运

2006-04-10 17:28:31

  2006年04月10日  星期一     去年,应外地两位鸽友的要求,做了几羽幼鸽给他们,准备参加今年春季的比赛。这两位鸽友同处一个城市,共同参加一个鸽会的比赛,套的是同样一个赛事的足环。今天,其中一个陈姓鸽友打电话给我,告诉我一羽鸽子训放2、3站就病死了,另外一羽也病得不轻,正隔离着呢。而另外一位曾姓鸽友的鸽子除了家飞时丢失一羽外,其余的每站训放都正常归巢,鸽子也没有什么毛病!今年春季我自己这一路鸽子也飞得十分正常,没有出什么大的意外。首先声明我送出去的鸽子跟我自己手头的鸽子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同一路的种鸽出的。我认为既然要送就送手中的王牌,否则是拿鸽子砸自己的脸。因此,送出去的,也就是家里最好的!是经过赛事验证,适合本地比赛的鸽子!     这是一路我去年获得春赛亚军的鸽子,其血统属于耐力型,比较适合南方平原-山区的赛事。我原来对于输出鸽子少之又少,慎之又慎。就是担心别人哪怕一点点的疏忽,败坏了这一路鸽子的名声。为什么同样的鸽子在不同的人手中,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呢?     我认为, 养鸽子到了现在的份上,其实除了种鸽的不同以外,比的就是大家的养功了。为什么有的人用二流的鸽子可以赛出一流的水平,而有的人即使拥有一流的鸽子,却连二流的赛绩都没有呢?问题就出在养功上。男人养鸽子,就必须用慈母般的细心来照顾自己的鸽子,张飞似的豪放和程咬金似的三斧头在这个行业通通用不上。尤其是训放阶段的鸽子,该阶段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很多人将好鸽、病鸽一起入笼,想用训放淘汰鸽子,造成入笼鸽子之间染病的可能性相当大。因此,养鸽人在训放阶段的观察和防范显得十分重要。首先,要保证自己的鸽子不生病。球虫、毛滴虫、呼吸道疾病的防治要做足,起码在鸽会训放前就要做一遍这些工作。其次,鸽舍卫生要保证,鸽群的数量要控制,每天对鸽舍的清扫不能拉下,盲目扩大鸽群数量将带来管理力度的减弱,饲养密度加大也容易造成鸽子相互之间传染疾病。再次,对训放归巢鸽的状态(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要及时掌握,发现不好的苗头要及时予以处理。还有,平时对赛鸽的保健用药一定要舍得花时间去做,万万不能认为鸽子训放归巢就万事大吉了。     赛前的任何松懈,都有可能造成比赛结果的迥然不同。不是有人说过,造就冠军的因素有180个吗?我想,哪怕我们无法获得冠军,但是冠军鸽主所做的一切我们都要做到。这样才对得起赛鸽,对得起我们热爱的赛鸽运动。我跟以上两位鸽友都是用同一路鸽子参加今年春季的比赛,春季赛事的结果就是证明大家养功的考卷,我有信心跟他们比一比,看谁的得分高!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