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流行“腺病毒”
2006-04-11 21:28:33
2006.04.12 星期二
目前腺病毒已经不像陈仲铭先生说认为的那样,它于每年的秋季8-9月份开始散发流行,继而随着各地气温的下降进入初冬,而至10-11月止息。今年春季,据我了解附近已经有好几个鸽会的鸽子在训放过程染上难缠的腺病毒。腺病毒和亚型腺病毒(即没有标准腺病毒感染的症状,但是鸽子以呕吐、甩食症状为主,继而出现腹泻、失水、发生并发症而导致死亡)流行似乎成为2006年春季比赛的一道“风景线”。
腺病毒最早是从腺样组织分离出来,因此被命名为腺病毒。其对淋巴腺有亲和力,可以在淋巴腺中潜伏很久。腺病毒大小约90-100nm,无外套膜二十面体的双股DNA病毒,主要感染脊椎动。在电子显微镜观察下,腺病毒为无外套膜二十面体的病毒,其蛋白质外鞘呈现有棱有角的型态,平均直经约在90nm左右。它分为禽类腺病毒属 (Aviadenovirus)、鸟类腺病毒属(Atadenovirus)、美洲白鲟腺病毒属(Mastadenovirus)、唾液酸酶腺病毒属(Siadenovirus)。人类感染腺病毒一般会造成呼吸系统的不适,依感染不同血清型的腺病毒,可能会引起消化道不舒服、结膜炎、膀胱炎、起疹子等。
根据研究,鸽子感染腺病毒的最主要症状就是胸腺、脾脏、(幼雏期)法氏囊萎缩,小肠粘膜肿胀充血,肾肿大、尿酸盐沉积,腺胃水肿,腺胃资助膜血管充血,胃辟增厚,胃粘膜乳头水肿呈乳头样突起。挤压时有白色或黄白色脓样分泌物溢出,如稍微用力挤压可有少量带血性分泌物挤出;有时也可发生粘膜充血和出血灶。或因粘膜组织坏死而形成凹陷、溃烂灶,并融合周边出血。腺胃与肌胃处变薄产生瓶变,肌胃变小,胰腺萎缩、颜色变淡、质地变硬;严重时可有十二指肠出血。通常鸽子在训放或者比赛归来出现硬嗉囔(其实赛鸽感染腺病毒不止表现在嗉囔硬化,两脚发冷、鸽毛耸立、不爱飞、不进食等等也是主要症状)、排粘绿便、血便、脱水,多病原体混合感染继而死亡,就是我们常见的感染腺病毒症状。据我观察,感染腺病毒的赛鸽,按照平常鸽友的治疗水平治愈后基本上也丧失比赛的能力。我就有2羽腺病毒染病鸽,腺病毒治愈之后为了检验鸽体状态而参加50公里训放,结果一去不复返!
由于信鸽在集鸽运输期间,生理状况出现应急而导致抵抗力下降,加上集鸽笼中混有腺病毒带菌者,由于笼里鸽子的打斗和近距离呼吸,进而出现交叉感染。此外,由于信鸽接触野外不洁饮水也容易感染腺病毒。对于信鸽腺病毒的预防其实很简单,即尽量不要让病鸽入笼,但是谁也无法保证入笼的都是健康的鸽子。因此,对于训放比赛归巢鸽嗉囔、粪便的观察显得十分重要!一旦发现腺病毒感染的鸽子,一是必须及时进行隔离,防止带菌者在鸽舍内传播腺病毒病菌。甚至连带菌者的隔离巢附近也不能让健康鸽子靠近,因为腺病毒感染鸽由于嗉囔积食,容易甩食,甩出的食物带有腺病毒病菌,健康的鸽子误食之后必将染病。二是,针对腺病毒科学用药。据研究,临床常用抗病毒药物有:病毒唑(利巴韦林);金刚烷胺(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病毒灵(吗啉胍)(为广谱抗病毒药,对流感、痘病毒、疱诊病毒有效);疱疹净(碘苷)(用于疱疹病毒);酞丁胺(用于疱疹病毒和衣原体感染有效);无环鸟苷(阿昔洛韦、用于疱疹病毒感染);此外尚有干扰素、免疫血清等。三是对信鸽嗉囔积食进行处理(挤出积食),同时控制鸽子的进食(以清除饲料为主,提倡少吃)。此时,染病鸽对于饮水需求下降,同时拉稀也容易造成脱水,应人为灌服适当的生理盐水。四是配合毛滴虫防治。据专家介绍,鸽子口腔粘膜等本身存在有毛滴虫溃疡创面,此时鸽子的正常粘膜保护屏障已经遭到破坏,已为腺病毒侵入敞开了门户继而导致直接发病。最后,对于进行治疗3、5天仍然没有好转的赛鸽要及时撤出比赛队伍,讲究体育比赛公德,避免感染其它健康赛鸽。该杀者应果断淘汰!
流行的并不是最好的,流行的也不是时髦的。但愿你的爱鸽远离腺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