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的就是好的吗

2006-07-31 23:32:44

      海网中的鸽友作者各行各业、个个层次的都有,因此对于鸽友的文章包括撰稿人的文章,我们不能用专业记者或者作家的标准来要求,否则每天海网没有几篇稿子可以发上去,同样这一标准下海网将是一片“荒草地”,既不利于鸽友的交流学习,也不利于激发广大鸽友的写作热情,更不利于海网的发展壮大。  有人认为,薄熙来“把行政的处事方式和办时作风和新闻观紧紧连接,使得许多平时作报告词不达意、浪费时间的官员感觉到5分钟的魅力所在”。俗话说,“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凡是有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一个政府官员要用五分钟阐述自己的观点、部署相关的工作,如果没有将五分钟讲话的内容开n次会议进行研究和敲定,没有花费一定的行政成本,就算给他十分钟、二十分钟也是徒劳的!更没有机会让他在台上施展自己的个人魅力和工作魄力,反而会弄巧成拙,在世人面前出丑和丢人!  固然,现代人对“快餐的精品文化”最容易接受,因为它不费时,能一目了然。 但是,我们写鸽事文章不能脱离我们的受体,不能脱离中国的鸽事活动主流,不能“见快餐”就认为是主流精品。我想,快餐式“精品”文化好似目前流行的“超女”音乐选秀 ,没有什么文化底蕴和积累,只要你“敢唱就会红”,只要你符合商业社会的功利标准,就有人把你捧红。 或许有人认为我是用“世俗的偏见”和“用老眼光”去看赛鸽运动“快餐文化”的新问题。我想,海网里面什么东西值得鸽友去回味、什么东西值得我们去珍惜、什么东西是大部分鸽友作者的努力方向?恰恰是那些“世俗的偏见 ”和“老眼光”,有时就是我们值得为之付出劳动和不懈努力的方向,有的鸽界前辈甚至孜孜不倦地为之追求奋斗一生!就拿目前国内时兴风靡一时的幼鸽百日赛、短距离赛来说,算是不折不扣的“快餐式”赛事了,举办这些赛事的确做到了与国际接轨,但赛鸽运动符合我们国情的恰恰是中长距离赛事 ,我觉得赛鸽的魅力正在于此 ,这才是我国赛鸽运动的根本之所在。脱离了本国实际的“快餐式时髦赛事”总有一天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失去它的生命力。我国赛鸽运动最为激烈的上海其“快餐式”的百日赛已经走下比赛平台,因为这种赛事是对幼鸽个体精神、肉体的极度扼杀,是极其不人道的行为!这是“快餐式时髦赛事”没有生命力的最好例证!  我想,海霸王网站不能用办晚报的理念、经验和模式来经营,同时网络也不同与纸质媒体,海霸王应该成为鸽界的主流媒体 ,应该站在赛鸽运动的浪尖潮头,引领一个时代的潮流,而非像一个不韵世事年轻人去盲目追求那些时髦的“理念”和“快餐式精品”。诚如海网所言,“信鸽文化作为人类文化财富的一部分蕴含着人类勤劳、智慧和进取精神”,因此,需要海网的管理层和广大海网鸽友站在创造和发扬“世界赛鸽运动瑰宝、人类文化宝贵财富”的高度,通过不懈的努力,摒弃“快餐式”赛鸽文化的“污染”,做出赛鸽运动的精品!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