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原始积累阶段

2007-01-10 8:23:50

这里说的不是经济学范畴的原始积累,在商言商,在鸽当然言鸽啦。  本人几经挣扎,总算有了今天的每年也能摸上几个杯的阶段,自诩为跨入小康,回首最初养鸽时期,也经历过痛苦的原始积累阶段。那时,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不留下拜师、引种的足迹。上海、江苏的李种、吴淞、培尔琴,说见庙烧香、见佛磕头,毫不为过。10几年下来,成绩略有一二,技术吗,却是不三不四,始终没有摆脱跟在别人屁股后边转圈圈。近日见有网友将养鸽人分类,也以此类推,不妨将养鸽分为不同的阶段,划分如下:  一是原始积累阶段,即初级阶段;二是发展阶段,即有待提高阶段;三是成熟阶段,即进入大腕名家级。后二者是我羡慕,极力追求的,但不是本篇落笔之处。  何谓原始积累阶段?原始---初养者,积累----取得初步的成绩(即每次参赛有鸽入围,不管棚大棚小,总有几对可做出有成绩赛鸽的种鸽)。无论是大腕名家,或是欲发展提高者,还是初养者,都无一例外的要经历原始积累的阶段。分析一下我们身边的养鸽人也许更加清楚。一中年养鸽人,20年来,从洋鸽进入国门的一天起,引进工作从未休止,直养到,老鸽致死新鸽又进,外环、台环、外省环,应有尽有,说血统滔滔不绝,可最不怕谈及的就是成绩。另有一友,也偶有些不俗成绩,可朋友前来祝贺,想欣赏一下父母鸽却拿不出,不是父在母先亡,就是孤儿独苗,好成绩也如同崩豆。还有位老友,与本人起步于同一时代,而至今仍抱着吴淞李鸟不放,成绩可想而知;说到此,不说看官也看出端倪。  养鸽不论划分多少阶段,但原始积累阶段人人都要经历。作为竞赛项目的赛鸽,在赛鸽之外,比的是,看谁率先跨过原始积累阶段,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计算,更重要的是找准在圈里的定位。只有完成了此阶段方谈得上发展提高,方能最终尝到养鸽的甜头。咱完成了吗?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