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棚赛,几多欢喜几多忧—04年度北京公棚赛浅析

2005-10-01 1:52:10

    ——2004年度北京公棚赛浅析    近年来,各地公棚赛的出现,大大推动了我国赛鸽运动的蓬勃发展。在南非、泰国、巴塞罗那的国际赛中,中国鸽友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使得这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鸽界赛事,对国际赛鸽事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工棚赛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生机勃勃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艰难和曲折。关键是怎样正确对待,使之不断完善,成为中国赛鸽事业腾飞的摇篮。    公棚赛的预热和崛起    以往,由于管理操作模式的落后保守,信鸽协会在组织比赛时一直沿用“低收费、低回报”的形式,难以激发鸽友们参赛的积极性。制约了工棚赛的发展。自1993年举办第一届公棚赛以来,逐渐改革了奖励机制,对鸽友打比赛的奖金回报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大大刺激了鸽友们“买好鸽打比赛”的参赛热情。而且通过比赛,使鸽友们对赛鸽的知识和经验有了新的提升,对引进鸽系、改进品种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公棚赛的出现,像给中国赛鸽界注入了一支兴奋剂。使鸽友们不惜巨资购买名优种鸽,送往公棚参赛。    公棚赛的怪状和暗流    另外,除了鸽界人士外,在公棚的经营方面,也不乏一些纯商业运作的业外人士来分公棚赛这杯羹。据中国信鸽协会公布,在以往的一些比赛中,京东某公棚(经营者以前是做什么的我们暂且不提)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在一次特大奖赛中,决赛当天放飞的几百只鸽子,只飞回了几十只,而且还都是病病歪歪的。另有两家颇有名望的公棚,在比赛当天“被迫”使用了一些不当手段,和鸽友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这些公棚除让自己发了一笔之外,却让鸽友们蒙受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致使公棚赛在鸽友们的心目中打上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号。    公棚赛的现在和未来    截止2004年,北京已相继出现了二十几家大大小小的公棚。这对拥有2万多鸽友的北京市场来说,公棚赛不仅成了鸽友们之间的竞争天地,而且也在公棚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形势。    在备战2004年公棚赛的十四家公棚中,有四五家早期成立的公棚已举办过五届比赛,有十家左右的公棚是从去年介入的。今年,众公棚为北京市参赛鸽友的奖金回报合计约2300万。如果按一羽收购价800元为标准,则共需收进4万羽,公棚方能保本,平均每家公棚要收进2000多羽方可运作比赛。受前期禽流感的影响,在六月中旬左右能否收进2000羽鸽子,也许是各公棚面临的一个难关。    2004年的公棚赛即将上演了,较之前几年,是比赛最多的年度。我们不希望再次看到众鸽友不惜巨资、满寄希望的鸽子在比赛途中一去不返。希望众公棚在举办巨奖比赛的同时,重树公棚赛在鸽友们心目中的形象,有规模、又有品牌的秉承“公平、公正、公开”这一公棚永恒的主题。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