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赛500公里开笼一个多星期之后,因为天气的缘故,整个地区归巢情况很不理想。 似乎大浪淘沙,800赛鸽在外风餐露宿数天,能顺利归巢者,已经可以确认其吃苦耐劳的品性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经过此次“魔鬼式”赛驯,爱我“国血” 的呼声在我耳边再度响起。 从排名看来,国血鸽的抗逆、复归性已和洋血泾渭分明。国血“小吴淞”在丘陵地萍乡的恶劣赛事中问鼎前矛,无鸽能出其右,证明多年前萍乡鸽友们引进江浙一带鸽种的适用性,鸽系本身的耐劳特性,已无须絮笔。 我还是想起一个朋友,还有朋友此次的500公里幼鸽大赛季军选手鸽。 在前期天气正常的情况下,该选手400公里赛事已经荣登过季军奖台,碰上“鸟飞绝”的劣天,该鸽依旧一往直前,就为家中的一个巢窝,一根栖木,复归意念不变。 小鸽儿虽不是出身名门,可也有些来头。数年前的一场500公里恶劣赛事,此鸽之父以5月龄当日回归,可惜脚爪被一枪击碎,前线带伤荣归,从此只得在朋友鸽舍中享受起“革命伤残”优待。它虽然休赛,可后继有鸽了。朋友舍中的500公里季军鸽,是其最好的遗传基因所赐。 在这里,我想到国内有鸽友一直坚持超远程赛鸽,以优异的复归性一再作为遗传的主要参考因素,后代在中短距离问鼎国家赛桂冠,实为最好的证明。 是急功平原赛马?还是耐心培育风餐露宿的骆驼品性,是以后养鸽生涯中兼顾的思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