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平 蔡伟 双引擎动力组合
2007-08-03 11:40:03
马平 蔡伟 双动力引擎组合文/搜鸽鸽舍名称:耔航鸽舍鸽系:詹森、凡龙、胡本、慕利门等棚内羽数:300多羽报道方式:电子踏板2007年春天优秀赛绩:3月11日 石景山区300公里5名、团体亚军3月18日 丰台分会330公里季军、5名、10名、团体冠军4月1日 丰台分会450公里6名、团体亚军4月6日 门头沟400公里9名4月11日 北京市500公里联翔市26名、石景山区季军5月1日 丰台分会350公里冠军、亚军、季军、4名、5名、10名、团体冠军5月4日 门头沟特比环大奖赛季军、8名5月12日 丰台分会300公里5名5月12日 海淀区560公里6名、团体冠军、指定鸽亚军5月12日 北京城外诚春季公棚决赛13、95、223、290名

赛鸽棚

早期赛鸽追风少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市信鸽协会成立初期,那时北京市千公里以上信鸽竞翔赛事举行得是如火如荼。信鸽界老前辈方明、蔡宗周都是当时千公里高级别的冠军得主。而这时只有十四、五岁的马平却是经常钻进这些名家的鸽舍里,能得到了方明、蔡宗周这些名家的指点,在当时是许多鸽友梦寐以求的事情,这种幸运落在马平身上无一不是因为他对鸽子的执着。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来说,还没有资格加入信鸽协会,更不用说是参加竞翔了。但是,这并不能阻挡不了马平对鸽子的痴迷,他经常奔波于名家名舍,为的就是能多看几眼他心中的明星鸽。直到八十年代后期他加入信鸽协会后,早已跃跃欲试的他凭借家里的资助,就到江苏、武汉等地引进千公里级别的奖鸽或父母鸽,以及包括到北京的著名鸽友李中惠那里引进鸽子和学习养鸽知识,这些经历都成了他少年和青年时代一笔重要的财富。挫折后重新起航正当年轻人怀着梦想追逐的时候,马平却由于人生中的一段坎坷经历而不得不放弃了养鸽。2000年初期,事隔六年后,当他重新回到赛鸽场上的时候,中国信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欧洲鸽已经统占了整个市场,千公里级别以上的比赛和老国血鸽子已渐渐成为配角。这对于曾经优秀的赛鸽手马平来说,心中充满了压抑,正像他说的有双腿而跑不快的那种感觉。然而要想重新回到这项运动中来,只有开足马力重新起航。这时,他已经有足够的财力投入,通过大资金的投入让他有了一个很高的起点。起步就领先,这是名家们常用的做法,马平当然知道只有优良的品种才是鸽舍发展的基础,他多渠道地进行了大量引进,其中北京爱亚卡普公棚王志军也给予了他大力的支持,我们从他的基础种鸽中就能窥见一斑。像胡本家族娜提娅B96—6223353,这羽胡本最钟爱的雌性鸽子,是以他的爱女命名的,可见其喜爱程度。本身一直担任着胡本家族“年轻上尉”的第一夫人角色。就是这样一羽胡本眼中的爱鸽,却被马平以重金从欧洲拍卖得来。其中还有“年轻艺术家”外孙以及直孙等名后。爱亚卡普家族的“神奇男孩05外孙”、“冲浪男孩直子”、“邦德007外孙”、“庞然大物直女”、“爱亚卡普詹森”等名血。做个有心人赛鸽就像运动员比赛,马平认为胜利才是比赛的目标。他说:“养鸽人和运动员一样,必须先要练好基本功。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和创新,利用一切积极的因素,从自身上找原因,不停的修正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就会离胜利越来越近”。然而,在群星云集的赛场上,想取得胜利是很艰难的事情。“思路决定出路”是他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但如何能找到思路,那就是靠经验的积累和学习,也就是马平所说的“了解鸽子越多,控制鸽子的能力就越强”,这些就需要你做个“有心人”。双动力引擎驶向远方2006年底,北京鸽界知名前辈蔡宗周的儿子蔡伟来到了耔航鸽舍。蔡伟比马平年长几岁,深受家父熏陶,从小酷爱养鸽,而且也是一名出色的赛鸽手。马平和蔡伟这对从小就以鸽子相识的伙伴,待事业家庭稳定以后,两人又因为鸽子走到了一起。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他们俩是师出名门,赛鸽的内行人,如今合作真是双剑合壁。2007年春天,他们的初次合作就硕果累累(成绩见资料),俨然让我们看到耔航鸽舍这辆装上了双动力引擎的跑车,越跑越快、越跑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