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军鸽
2007-01-07 9:39:48
军鸽是严格的“一夫一妻”制,一旦配成对,就不会再分开。但是人工配种有时需要不同遗传特性的组合,不得不棒打鸳鸯,将雌雄军鸽拆散饲养,以便使它们遗忘原配。在分离期间忌讳雌雄军鸽见面,郑洲说以前出现过军鸽为寻找配偶失踪的现象。 军鸽配对成功以后就会筑窝产蛋。一般军鸽一生产蛋在50枚左右,每次产蛋肯定是两枚。军鸽队长期的研究表明,军鸽的第一、第二、第三窝蛋质量是最好的,孵出的幼鸽体质优于后来者。故有“头窝蛋,金不换”之说。所以,一般军鸽都会保留前三窝蛋。郑洲说,在这6枚蛋中,会出现一羽既可以做种鸽又能做执行任务鸽的全能鸽。 军鸽是一个奇特的物种。它的雌雄不像其他禽类比如鸡那样,从身体外观上就可以很清楚的辨认。军鸽单从羽毛色彩、体形上很难分辨出雌雄来。这种隐性特征使得军鸽有时自己也难以区分,从而导致同性两羽雌鸽相配。郑洲有时会发现在鸽巢里有4枚鸽蛋,这样的鸽蛋是育不出小鸽子的。当然雌雄鸽不是没有一点区别,比如体形、鸣声、性格等都可以作为特征,但这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郑洲说:“熟悉的军鸽好说,遇到陌生的我心里也常常没底。” 幼鸽出壳以后并不能吃食物。这时的雌雄鸽都会在胃里分泌一种鸽乳。军鸽队曾经化验过这种鸽乳的营养成分,发现它与羊奶差不多,有人还试图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生产鸽乳,目前还没有取得成功。 幼鸽长到第6至8天,必须给它戴上足环,超过8天则不容易戴上。郑洲给记者展示了军鸽的足环,它是一个铝塑环,中间夹着一圈纸,上面登记着军鸽的出生年月日和编号。郑洲为了增加军鸽的光荣感,还给铝塑环打上了军徽。 幼鸽一旦被戴上足环就意味着正式入伍服役,国家每年的军费开支中就固定有它的生活训练经费。退役后,军队负责军鸽的养老,直至其自然死亡。功勋军鸽死后还将被制成标本,以供后人瞻仰。 军鸽生长到28天,就可以离巢。幼鸽一旦离巢,父母就不再管它,而且今后也不会有母子亲情。军鸽只有夫妻之爱,没有长幼之情,说起来很残酷。独立的小军鸽熟悉了新的鸽舍,就可以进行基本训练了。 基础科目训练包括信号训练、出入舍门训练、亲和训练等。非常重要的就是亲和训练。郑洲说,刚开始的时候,由于训练需要,先要把军鸽饿上两天,不予喂食。两天后给食时,驯养员先将食物撒到离自己很近的地方,引导军鸽过来吃。进而将食物放在自己手上,军鸽观察到没有危险,就会飞到手上来吃。每次少喂一点,一天分几次,这样就利用给食机会增加与军鸽接触时间,逐步与军鸽建立亲密的感情。 亲和训练3个星期就可以完成。当军鸽一见到驯养员就往他的头上、肩上、手上飞,就表示亲和已经成功。军鸽往人身上飞的时候,即使把衣服弄脏了,也不能将它们赶走。不然,有可能惊吓了军鸽,使它们产生畏惧心理,重新恢复亲和,又需一段时间。郑洲说:“军鸽是很有灵性的小动物,它们虽然不会言语,但是知道好歹,懂得感情。” 基础性训练完成以后,则开始进行应用性科目训练。应用性科目就比较复杂,它包括单程通信、往返通信、移动通信等训练。这是郑洲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难度最大的,因为它需要耐心和智慧。 军鸽通信训练依据的是军鸽天生的归巢欲望。归巢欲望是鸽子在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天性,军鸽十分喜爱自己的鸽舍和窝巢,一旦记住自己的鸽舍位置便永远不会忘记。军鸽飞到任何地方,都会感到不安,一旦获得自由,就一定会竭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飞回老巢。 丁队长告诉记者一个关于军鸽的悲壮故事,美军在二战的滇缅作战中使用过一羽叫“美男子”的军鸽,它以速度快、勇敢而著称,曾经从前线带回过46次重要情报,美军授予它十字勋章。在执行第47次任务时,这羽雄性“黑雨点”军鸽被炮火击中胸部,受了致命重伤。尽管鲜血染红了羽毛,它还是挣扎着飞到鸽巢的上方,由于它流血太多,还没能落地就在空中牺牲了。据说,“美男子”从空中直线摔下来的情景极其壮烈感人。军鸽归巢的欲望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