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鸽之秘(原创新说)

2005-08-30 22:05:27

  鉴鸽技能,犹如艺术技能一样,说白了还是个悟性问题,不是老子和师傅不传,儿子跟徒弟学艺不精,说来应是品种(人)和人的遗传是否到位(个体差别)而造成悟性高低的问题! 说到悟性,可能会挨砖拍,不过无所谓,偶也带有防砖软件,不怕砖林弹(蛋)雨, 论坛随笔拦目版主hello在《我随第二把》中所举(老考传小考,老贺传男女小贺,捎带着还传了大鼻子哩!哦,那是遗传)之例,用有些鸽友的话来讲,可能叫"特例",其实不然! 举个例子(非鸽事,但有联系): 国画大师齐白石仙去后,也没见他家小齐学到真传,小齐所画写意花鸟,虽然有些许齐老遗风,但却也只剩下单纯的技巧了(已没有齐老作品的品位),顶多也就是个二三流的“画匠”,连画艺中的“能”品都够不上,更别提“逸”品及“神”品了!原品种虽好,可是小齐是遗传不到位, 悟性不高啊! 再回过头来看看鸽界,李汪(李梅龄和汪顺兴)之后,谁人能超越这两位先行者对中国鸽界的影响?不是两位不传鉴鸽“神”技,而是后来者学不到其精髓,盖因个人悟性未达两者高度。常言说得好,时势造英雄,可是在当今引种比之前人手笔有过之而不及的年代中,当今鸽坛比赛成绩卓著者众,可能比之李汪更加赛绩彪炳,却也只能落得个 “初级”使用者的名声。想成名流世,难囖!倘若论育种成果,能望其项背者更不多,究其根源,那是因为鉴鸽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育种的成败!后人艺不精,自然在育种方面就成就不高了,诚然自己赛鸽 “武功”盖世,但给后来者却无甚可以留下的东西。如再论对中国鸽界的影响力,还真无后来之人可比啊! 更没见能涌现出更多的李汪来,连半个都没有,可能林云达算三份之一个吧!(抱歉,可能这样形容有所不妥.只是以事论事,失敬了!)。 悟性,在每个人身上其实从来就存在着高低,能坦然面对,勇于承认,或许还能勤能补拙,但是所获成就,仍然未能和悟高者比,成大业者,无不是一些先天对某一事物或才艺具有很高悟性之人,再加上后天的勤奋而获成功,这一规律,放之世界任何领域皆通! 鉴鸽技巧,并非神学,但个中所包含的内蕴,是学识、经验以及融会贯通的能力高低的体现,甚至于和每个人的脑神经活动的科学范畴有联系(如从个人直觉上升到第六感的精准上)。大千世界,每个人对世界的认识都会有所不同,所以便会产生这主义那主义的阵容,更不用说小小的鸽子啦! 鉴鸽既然称之为技,那当然就能让人通过学习进而掌握其技,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功力的高低,悟性占一半(品种), 后天的勤奋占一半,何解? 悟有高低虽然对技能的掌握好坏是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悟分初悟、顿悟到大沏大悟,做到初悟易(只要你有少少悟性便可),但要做到顿悟和大沏大悟,就需要赛鸽学识及经验的积累,只有做到勤奋好学,厚积薄发, 融会贯通,方可在鉴鸽技艺中有所顿悟,进而上升到大沏大悟之境界也! 鉴鸽,在熟悉品系血统的特征上,加上对家族比赛能力的考究,育种遗传能力的追源,在把握大方向基本有谱的前提下,剩下的就是那几分钟甚至几秒的感悟上了,对鸽子的所有判断,全在于这鸽人合一的境界里求得,这时的鸽人,通过眼和手的感知,调动全身的感观,把所有的学识、经验以及融会贯通的能力都在很短的刹间凝聚成电石火光般的判断! 对与错,全在一念之间啊!在这一念当中,包含着由多少知识沉淀而成的感悟,恐怕也只有自己才能体会个中滋味了。高超的鉴鸽能力,是我辈穷其一生追求的境界,也是賽鸽运动的魅力所在.当你能通过鸽子的品像,在大多数的时候能准确地预知其未来潜力时,那种愉悦之情,是无法用词语形容的! 一针见血、见血封喉——正是这种高超的“一念” (鉴鸽技能)最好的注解!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