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1000公里冠军王忠宝
2005-09-11 5:24:00
上海市1000公里冠军得主 王忠宝-作者:祝匡武2000年6月5日中午1时许,一羽深斑雄鸽,以一个漂亮的收翊动作,记下了万众瞩目的上海市1000公里大赛激动人心的一刻:17442羽参赛鸽冠军!鸽主更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王忠宝!
冠军鸽让人称奇:传统的头鼻、腰身,现代的有色眼志;
冠军鸽主让人吃惊:原来王忠宝一直是以自己家的一间与别人无二的普通鸽舍参加竞翔,而并非是以龙团鸽社出阵。
这引起记者的极大关注,马上进行热线采访,并拟30个问题,以近乎严苛的态度、不休的提问对这位名家的真才实学当场予以验正……
记:悠能描述一下从第一眼看到它,到确定它是17442羽总冠军时的心情吗?
王:鸽子回来那天,我心情一直很平静:原来估计要在第二天的上午九到十点,可等到11点还来动静。朋友打电话过去,鸽会也没到鸽。气氛开始紧张起来。中午刚过1点钟,我亲眼看到两羽鸽一起冲下来,我的心激动极了!因为1000公里上海竞争太激烈了。我已认出其中一羽是主力97--155716砂眼雨点雄。我和朋友一人负责打一部电话,可朋友说其中一羽落下后很快又飞去了。我打完声讯台(13:04,56’),又叫朋友致电鸽会,询问有无到鸽。当我从话筒旁听到“没有到鸽”时,我再也忍不住了,抢过话筒说:“我是王忠宝,我的鸽子到了!”之后,我已记不清对方说些什么,只依稀记得话筒那边先是短暂一刻沉寂,继而声音有异,突然夹杂着“第一只!第一只!……祝贺你!”的声音。那天,我到了两羽。比赛前我的目标值是进入前30名,这下算是超前完成了。那几天等鸽子,双腿晒脱了一层皮!要问我得了这个冠军有什么真切感受,太累了!
记:您认为胜在哪里?起决定作用的是人,还是鸽子?
王:如果说这次取得千公里大赛优胜算是一次成功,我以为胜在鸽主日新月异的养鸽观念上。起决定作用的当然是人。因为鸽子取胜的表现、取胜的能力全赖主人去创造。比如这羽冠军鸽“716”,1998年它参加五关赛获综合14名;1999年继续参加320-825公里的“死亡之旅”的八关赛,一路夺关闯隘,可惜在最后一关失格(有效期刚过它回来了),非常可惜。当时,我就暗暗下定决心,它有大将气质,虽非经坷历坎,只要再给它一次机会,它一定能报答我的真情!我要在2000年让它出任1000公里鸽队第一主力。当时台湾朋友杨茂成先生也曾看过"716"和棚里另一羽战将"815",结论和我如出一辙:"716”将来上千公里一定有好的表现1
记:您以往5年在500公里左右赛事上夺冠连连,此次突然问鼎鸽界公认有难度的千公里。这对您和龙园有什么意义?
王;任何人养鸽都有一个过程,目标也是由模糊渐而清晰起来。当初引进外籍鸽,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养鸽过去是讲归巢,现在是讲速度。所以我一上马,所以努力都围绕速度这个目标。只要当天归巢,才能最大限度体现公正,才能估评一羽赛鸽真实的素质。
当我的鸽队整体水平于500公里速度上稳定后,我开始全力追求千公里。其实,早在四五年前我就开始尝试了。1997年,1.5万多羽中我获全市千公里15名1998年2万多羽中我获全市千公里26名;1999年比较差,不过还是按期回来了。去年我赴欧洲花了不少钱购买长距离鸽系。在飞机上,我对朋友讲:“争取在三年内尝尝千公里冠军的滋味。”想不到那次引回的鸽子还未用上,余音在耳不到一年,就圆了这个冠军梦。
如果讲有什么意义,那就是目标的提前实现吧!
记:悠能介绍一下这次大赛前准备工作吗?比如入笼点将、高峰调节、赛前用药、雌雄调节、临时短训等。
王:我比赛鸽棚小,条件受困,没有做到公母分舍调节,但有趣的是,冠军鸽“716"的配偶母鸽在飞国家赛时(郑州)突然失踪,使我顿生不祥之盛:万万想不到,“716”因为叮蛋心切,第二天又和棚里另一母鸽自行配上,并且好得像多年夫妻;上千公里出门时,又逢“716"叮蛋期,所以它的新欢母鸽是在集鸽第二天产下首枚蛋。
临集鸽前12天.我每天傍晚直到天黑透,还在赶操鸽群起飞;过去隔三岔五还拉鸽到五六公里外,于天黑前放几次,这次时间紧没有这样做。
至于赛前用药,许多人觉得很神秘,其实很简单,完全是常规性手法:集鸽一周前打毛滴虫,根据赛鸽的体质添加营养品.上笼前点了“红药水”。集鸽前三天,在水中加维他命。致于这些药物的品牌,我就不便多说了;
入笼点将。这次我共派出12羽,其中4羽小鸽,最小的才仅8个月龄,均刚飞过国家赛;6羽放过数次千公里,其中一只飞过3次;“716"则从未飞过千公里。但我如上所说对它另眼相看。我觉得快的鸽子不需要有多次飞过的经历,它需要的只是你对它的信心和耐心。只要时机把握得好,它们常会在处女航赛事上有突出表现。这次赛前我频频拨打气象预报电话,得知天气不十分理想,比赛那天更糟,这正好适应了“716”这种具有丰富多关经验的老马出阵,事实果然如此!
记:您能专门谈谈冠军鸽吗?
王:这还需从头谈起。1995年初,我从引进的耐久能鸽子中选出10羽拿回家,既想检验一下耐久能种鸽的品质,又想打基础。这10羽鸽中有鲍斯汀2羽,贺尔曼2羽,狄尔巴、西翁、华普利、卡特利斯等各一羽。很快,我用它们出了一批小鸽,目标范围较大:500-1000公里。结果第一年我的“小龙女”就飞出了上海市500公里冠军,这使我把目标定在500公里上。1996年,“小龙女”胞妹育出的一羽直子“龙园号”,再获上海市500公里冠军!这下我的心更定了,决定长期将目标锁定在500公里左右级别上。当时,我1000公里基本上已放弃了,虽然也象征性放几只玩玩。同时我也开始把耐久能巳渐老态的种鸽陆续送回鸽场里,取代它们的是年轻上过战场的明星种鸽。冠军"716"的爷爷就是那批10羽耐久能原鸽中其一的狄尔巴!父亲自然是棚里自繁的那一批基础“小鸽”。“716”的母亲也是10羽中的一羽。纯种贺尔曼。“716”的羽色、头脸酷似其母,天生温顺,一副雌像。
记:作为一名成功的鸽商.您与众不同:先商后赛、亦商亦赛、商赛互补、相得益彰。对此您有些什么看法?
王:这需要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起步经历,我虽从小就喜欢鸽子,正式投入这项运动1989年才开始。记得第一批鸽是从两个内亲那里引进的超远程鸽,后夹认识了现在的好友高嘉麟和他父亲高芒泉。我看到他父子用谢国民带夹的;进口鸽获得极大成功,又受到东方赛鸽舍美国连年取得好成绩影响,深深感到要成功就要引进外国鸽再办企业,争取一举两得。这样不但自己能拥有好的进口鸽,还能通过办鸽场帮
助更多的人方便得到进口鸽。1993年7月,龙园鹄社正式挂牌开业,它和北京的爱亚卡普一先一后成为全国最早的两家专业信鸽公司,当初办鸽场目的就是为了引进,而引进又是为了更好地比赛,而不只是赚钱。假如纯粹为了赚钱,又何苦挑这一行来做呢?更不用说鸽子的钱不好赚!直到现在办了龙园鸽社,我的初衷仍没有改变,所以比赛没有什么志在必得的压力。事情就这么怪,你越没压力,成绩好像跟牢你似的,越是频频出现。
记:你在引进时,除了品糸来源、现役成绩、知名度外,您会考虑哪些特别因素吗?比如羽色、眼志?
王:我会考虑,但不拘泥于主观认定,而是尽量报着一种客观随缘的心态,从引种国家的硬性条件、系统形成背景方面多考虑,这样做出的决定,才会较明智。比如,我不太喜欢红色鸽,花杂色的也不喜欢。但两个正常羽色出来的花鸽,有的却特别好。有的品系有固定的羽色,或一羽名鸽已在外形上定形了,引进时当然就要按照标准模式去引,不能依自己的偏好定夺。种鸽的眼睛都跟着系谱走,每个品种都有一个大概的特征,只要熟记在心,品种对,眼睛就不会走样。至于赛鸽的眼睛要复杂多样些,但也有规律可循。我发觉60%的好赛鸽,其眼砂结构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阿尔赛、底砂、面砂都有明显层次,特别是阿尔赛既有立志、又有卧志,二者配合得好,在3点半到6点之间弯月阴影逐渐细下来,直至突然收进瞳孔而消失,造成眼角区阿尔赛环节强烈突出,好像有“角”一样。这种类型的眼志跑路特别厉害!总之,公鸽为种最好选有色眼志;母鸽为种最好选黑色眼志,有踞齿毛边的,这一点太重要了!往往你做到这一点,就能让两只二流鸽育出一流后代!
记:您用什么方法延续自己的鸽系以保持优胜?您喜欢系统繁殖,近亲还是杂交?抑或一切随心情机缘而定? 王:我的理念是,当确定棚里一只明星鸽后,在配对上一切围绕着明星鸽分两条路走:快速和远稳。在下一代中注意选留外形跟明星鸽一样的优秀个体接班,同时经过严格的放飞比赛测试。经过几代后,不但放飞成绩一代比一代好,外形特征也与明星鸽如出一辙,丝毫无二。比如我棚中的“小龙女”,就是这种应该传代大方的明星鸽,通过上述方法育种,我尝到了甜头。
记:您舍不会在每年配对前都要做“纸上作业”?用几个星期来考虑雌雄配方呢?而在挑选配对鸽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又是什么呢?
王:我每年都会做。往年的老配对,新的一年只会考虑用1/4。之所以腾出更多空间和余地,完全是配对本身充满了奥妙莫测使然。尽管很多成功的配对当初始于一锤定音,但这种幸运很少,大部分还是踌躇再三,有的直到临配合笼时又感不满意,再调换配偶。至于考虑选配的主要因素,或说唯一因素,除了比赛,还是比赛。
记:雄最喜欢哪个品种?
王:我最喜欢詹森和狄尔巴。前者是全球公认的中短距离全能鸽,育种“百搭鸽”;后者是历史悠久的长程耐力鸽,也是育种“百搭鸽”。刚巧,这两种鸽的眼睛都很有特色既漂亮,又容易配,亲和力又好。
记:按照时下的说法,再优秀的外来引进鸽,都要花一年半载时间适应新环境,等完全适应下来,才能育出质量“不打折扣”的后代。对此,您怎么看?
王:我认为不能绝对,要具体看是什么类型的鸽系。如引进的完全是属于延种型的,具有浓烈种鸽眼、貌的,企图靠繁殖一代就要在新环境飞出刮刮叫的成绩,是绝对不可能的。这种类型,再适应几年也育不出实战型后代。但引种人很熟悉将要引进的鸽种特性,选择的种鸽个体眼睛透气好,本身又有赛绩,到新环境很快就能出成绩。所以,讨论这个问题,应该因鸽施配,引不同的鸽,得不同的果,不能一概而论。
记:您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距离的赛事?
王:不管多远,以一只赛鸽生理极限、倾尽所能,当天归巢的赛事最过瘾,也最具挑战性。具体来说,我估计今后在上海,700公里左右当天归巢赛会成为新一轮热点。
记:一羽好鸽.在基本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您最看重的还有什么;
三:脑子聪不聪明;一羽智商高的鸽子,无论在舍外,还是笼内.是看得到的。这就是那种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神态。比如我舍内的“迪迪号”侄。此鸽是在盖比在京展览时发现的,当时一共14羽鸽,它在里面一点不起眼,年龄又最小,还一副雌相,可我一眼就看中了它。因为它在14羽中站相最机警,对笼外人们的行动反应最敏感,好像时刻都在提防着什么。过了不大一会儿,14羽中被人买走11羽,还剩下3羽,这羽“迪迪号”侄仍在笼中未被人赏识。我开始问价,得知才7000元,我价也不还,马上买下。携回上海,立刻作育,今年春上海560公里全市4万多羽比赛勇夺第5名,即是它的女儿!
记:您对比赛鸽的翅膀有哪些要求?
王:讲翅条不能孤立讲,一定要与肌肉条件一起来讲。条羽窄的,肌肉要求一定要好。不然它就不能提供高速扇动的动力。覆羽要密,要有弧度,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浮力。条羽要窄,覆羽要密,一个管前进,一个管浮力;一个关系到速度,一个关系到耐力,看似一对矛盾,这就要看实际长在什么样的肌肉骨架上了。肌肉条件好,必然要求骨架也要好,这样,加上窄条和密实的覆羽,就会化解矛盾,既有
速度,又有耐力。我亲自把赏过德国吉普1998年巴塞罗纳国际赛冠军鸽的父母鸽,那种令人震撼的印象是难以忘怀的,尤其是父鸽灰雄,当我拉开翅膀,四根主翅几平平齐,像几把小刀一样破风伸开,覆羽是呈一个球面。我从没有看过如此美妙的翅膀,再配合既有前胸。又有后身的筒状身材,真是天下无双!
记:如果是职业养鸽者,除了比赛,您还会建议他做些什么?如是业余鸽手,蘑全建议他养多少鸽为妥?
王:作为职业鸽手,应该有自己的东西,自己的风格。老是引进别人的,不注童自己培育,永无出路。既然是职业,比赛出成绩就会产生效益。我们中国的高手应该有雄心将来将自己培育的好鸽子输出到世界各国,同时也能就近满足本国的需要,节省外汇。
业余鸽手因为—般不需要考虑自己培养品系,所以依财力和时间而定,以不超过100羽为好。
记:你相信外表能看出一只鸽的育种能力吗?眼睛能看出一只鸽的比赛潜质吗?、
王:我相信。好鸽,优良的育种鸽,—眼望去你就会有感觉。我的“迪迪号”侄子就是这样。
眼睛也能看出比赛能力,还能分辨出适合不同类型的天气、不同赛程的眼睛。这些都来自长期比赛实践经验总结。
记:您和朋友经常会单纯切磋鸽技吗?
王:会,每一次之后,身心都会很畅快。我想,这也是养鸽乐趣之一吧。
记:您给新入行的、鸽友最大的忠告是什么?
王:要交好的朋友!交什么样的朋友,意味着你将来养什么样的鸽子。只因为养鸽需要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