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网上最富特色的鸽舍之一轩辕鸽舍

2008-08-01 22:15:52

        酷爱信鸽成为我一种偏爱,尤其是对培育种鸽如醉如痴。假友人之手购得武汉翻毛雨点黄眼雌鸽一羽,上海汪顺兴先生两羽桃花灰鸽,一雌一雄,均是白底红桃,又从上海购得一对日本雨点黄眼两羽,这几羽鸽子是当时舍内唯一的基础鸽。经潜心的育种培育,终于育出两路具有特质的基础种鸽,一为雨点黄眼大鼻子毛脚,另为桃花小方头灰鸽,它们所育出的基础种群,曾在6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为本舍创造了不朽的辉煌。   六十年代末期首次放飞:       广水(400公里)    获第六名       信阳(460公里)    获第八名   七十年代中叶首次放飞:        郑州(760公里)   获亚军  第三名        北京(1360公里)  获四名  第18名        北京(1360公里)  获联翔亚军    第四名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首次联翔]   八十年代竞翔:        北京(1360公里)  获第四名 [81年市鸽会成立前夕]        邯郸 [长、株、潭三市首次联翔1000公里]获亚军        承德(1600公里)   获亚军        85年全国第一届信鸽千公里第二赛区湖南省第八名        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亚运杯全国信鸽千公里大赛:        湖南89-046639  亚运环0079539 雨点黄眼雌获湖南省冠军        获长沙市千公里竞翔冠军        湖南89-046620  亚运杯0079520 雨点黄眼雌        获长沙市第38名         从60年代中叶,到80年代末期,在这漫长的20余年养鸽生涯中,所接触到的几乎都是国血信鸽,它们具备适应环境的特质,善作长距离竞翔,遗憾的是速度不尽人意,体型,骨架缺陷居多,这也是闭关几十年来中国信鸽种群不能得到改良和发展的必然结果。然天下鸽坛信鸽之角逐瞬间变化万千,如一味墨守成规,不思改良,其演变结果是退化之道。深思之:如要改良自己的信鸽种群就必须引进世界养鸽强豪成功的品种或品系。为此从89年本人就开始引入了詹森系(红狐狸),詹森灰,狄尔巴,阿列维斯,凡布利安娜等品系鸽。继之从94年始通过八十年代的忘年朋友,现美籍华人余柏桦先生,先后从美国汤姆.拉杜克先生,美籍华人汤姆.薛仲雅先生及美国AU鸽会第一副主席鲍勃.罗杰斯先生处成功引入了林波尔,詹森,西翁,甘纳斯,哈比可.白雪等品系种鸽,因而充实了本舍的种鸽群。直至96年,庞大的外籍鸽种群取代了原国血鸽基础种群,现舍内拥有从美国,荷兰,比利时,日本等国家引进的外籍种鸽共70余羽。     经过几年时间用引进美国的哈比可-白雪系,日本的村松白系,及荷兰,比利时的白色品系。这一强大白色种群,又培育出本舍的白色群体“轩辕白系”。轩辕白系具有亲鸽的共同特征又有异于亲鸽的特征,它们具有适应环境的竞翔特质,现已形成了一支白色基础种群。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