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信鸽协会“爱从这里开始延伸”

2007-09-05 14:16:09

    日前,记者悉闻在第六届信鸽国家赛郑州赛区800公里级别竞翔中,昆山信鸽又一次获得优异成绩,这是继国家赛第三届29名、第四届25名、第五届15名,再次获得高位赛绩的殊荣,真是可庆可贺。    当得知全国现有鸽协会员30万人时,记者一下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解有关鸽子和这个群体的情况,试图采访一位鸽友,从中报导一些社会新闻。因此,专门电话联线市体育局,约访了昆山市信鸽协会唐秘书长。    待双方见面后,记者一眼认定唐秘书长便是这次采访的首选对象,当我们一谈起鸽子,就见到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热情的光芒,谈话内容十分广泛、丰富,且很有眼光,从中看得出这位秘书长对鸽子天生的爱好、对鸽协发展的期望,以及为参与打造“魅力昆山”现代城市美丽景观的关注程度。    秘书长今年50多岁,业余最大的爱好便是饲养信鸽,担任市鸽协秘书长一职已有11个年头,肚子里的故事真是很多很多-------。    想当年文化大革命武斗动乱,为了让两个男孩安心在家呆着,母亲同意用两只来亨鸡与邻居换取两羽雏鸽饲养,以拴住儿子们的心,从此以后,秘书长就与鸽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待到知青下乡插队时,鸽们又与他一起落户农村,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鸽子是十分聪明的动物,没多久竟然能够定时来回飞翔于昆山与石牌40里地之间,当这一现象被他发现后,于是立即被利用送信。办法很简单,用橡皮胶布一条,上面写下简单的信,卷绕在鸽子脚上用子弹壳制作的足环上,于是明天晚上的电影票,就由弟弟排队给买好了。可以说,在那时单调枯燥的插队生活中,确实是一种很好的精神调剂,——鸽子就是这么可爱!谈话间他拿出两张珍藏的照片,只见两羽训练有素的鸽子飞在他手上,争啄他衔在嘴上的花生米,好一幅“人鸽和谐图”,从中能够看得出他对鸽子的一贯厚爱。       据介绍,凡养过鸽子的人都有一种接近“嗜好”的爱好,即便因故暂时停养鸽子,今后有条件了,一般又会重拾旧爱。秘书长自然也不例外,89年当工作、家庭都安定下来后,他又开始养鸽,且十分的投入,由于他为人热情、善于思考、乐于奉献,94年被众鸽友推荐担任鸽协秘书长。    这些年来,他以身作则,爱会如家,全心全意为广大鸽友服务,协会各方面工作不无倾注了他的一份心血。从他撰写的《鸽协成立二十年工作总结》中,我们能看到会员从少到多,制度从无到有,活动环境从差到可,鸽协健康成长的发展历程;“商厦鸽香港回归放飞”、“北京好运申奥特别放飞”多次竞翔活动的成功举办,体现了昆山鸽协善于借助社会力量办好赛事的双赢之举;《昆山市信鸽饲养管理办法》、《信鸽饲养户房屋动迁补偿办法》两个文件的出台,是协会与市政管理部门多次协商会谈的最终结果,从而为开展文明养鸽活动、保障会员合法权益取得了政策依据;多次承担市政府交办的经贸洽谈会及受厂商、外企委托代办的庆典彩鸽放飞任务,并参与筹建儿童乐园广场鸽项目,是鸽协自筹经费,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举措;“告城乡鸽友书”在全民体育健身活动周上发送,使社会进一步了解鸽协;“鸽协工作访谈录”、“鸽协在城建动迁中的协调作用”、“彩鸽放飞与管理”、“激情申奥之夜”等文章,先后在《中华信鸽》、《翱翔》、《赛鸽天地》等杂志上刊载发表,让社会逐步了解鸽协,全国更好了解昆山,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和桥梁沟通作用。    这几年来,昆山鸽协的进步发展很快,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市体育局领导曾在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中讲过,“目前在体育局下属十几个体育协会中,信鸽协会和老年体协的工作抓得最细,凡事都有规划、总结和汇报”,一句话就概括了上级领导对鸽协工作的肯定。2000年,秘书长荣幸地被省信鸽协会评为“江苏省鸽协先进工作者”,全省名额仅12个,从中能够感到这一荣誉的份量。当看到目前昆山鸽协社会形象正在不断提升,秘书长总是感到无比骄傲,因为他看重荣誉、热爱鸽会、乐在其中。    当前,昆山城市建设发展日新月异,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市人民共同努力,昆山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十佳魅力城市”等荣誉,日前正在争创“全国生态城市”。      作为一个社会团体如何为昆山文明城市作些贡献,一直是秘书长和广大会员的心愿,“爱我鸽协、爱我昆山”不能成为一句空话。为此,借鉴常熟市民向政府提出“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环保建议,对照鸽协活动的专业特长,秘书长专门起草材料,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关于城市景点增设广场鸽项目的建议》及有关可行性报告,这份报告思路创新、内容详情、绿色环保、可行性强。景观增设发展对象可从城市广场、玉山广场、体育中心、森林公园、各休闲渡假村、著名住宅小区、园林式厂企单位等着手。其管理模式是:“借鉴当年昆山自费筹建开发区的发展模式,不向政府要钱,不建鸽棚占地;依靠社会力量,统筹资金开发;落实单位认养,互利合作双赢”。真不愧是位专家,竟能想出这么一个“金点子”!    记者认为在昆山经济高速增长,持续发展的特定时间和环境里,适时实施这个项目应该是一个契机,符合我市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物质生活需求,这将有利推动昆山“全国生态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早日建成。    我们相信,随着城市发展机遇的到来,昆山城市景观一定能与国际接轨,到那时“蓝天、白云、喷泉、飞鸽”,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景观必将更加充满活力。当然,到时昆山市信鸽协会必将成为争创“全国生态城市”的一支生力军,因为协会里有不少与秘书长一样酷爱信鸽、关心鸽协、热爱昆山的鸽友,他们是创建文明协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股积极力量,爱从这里开始,并将逐步延伸-------。                                                          昆山日报记者金晶供稿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