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失误的原因及对策
2006-08-31 8:50:30
随着信鸽业的快速发展,疫病也是老病不断,新病又发生,防治费用居高不下,给大家带来巨大损失,制约着信鸽业的健康发展。如何正确使用药品、疫苗,达到防治疾病的最佳效果,已成为广大养殖者关注的焦点。笔者分析总结用药失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用药失误的原因 1.盲目滥用药物。信鸽发病后,未经有经验的兽医诊断,仅凭感觉和广告,随意选购和使用药物。由于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机理和应用范围,一种药物决不是万能的,因而常因"药不对因"而不见效,甚至引起药物中毒或是耽误病情而造成严重损失。尤其是近年来大量未经国家批准的多种生物制品以种种手段非法入市,如疫苗、精制抗体等应用于临床,导致病原扩散、传播和疫病流行,部分化学药品和中草药制剂被随意扩大疗效和应用范围,使疾病的有效控制难度大大增加。 2.忽视疫病预防工作。许多人防病意识淡薄,不搞好环境卫生消毒和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常常是信鸽发病后才用药或不按实际情况合理用药,结果严重影响了药物防治效果的正常发挥。甚至有的用户认为只要用了药就万事大吉,不关注疫苗的保护期及保护效力,忽视消毒,从而暴发各种疫病,造成惨重损失。 3.药物剂量不当。临床用药剂量不当,最常见的是用药剂量过大或使用剂量不足。部分养信鸽户认为剂量越大,效果越好,因而无限制地任意加大用药剂量,或是相同成分和含量的不同商品名称的药物重复使用,结果造成用药成本增加,并出现药物蓄积、残留甚至中毒。用户贪图便宜,购买含量不足或含量为零的假劣药则会造成用药剂量不足。 4.用药疗程不当。使用任何一种药物都需要一定的疗程,但很多用户在用药时见好就收或用药1--2次没有明显好转就换药。由于疗程短,治疗往往不彻底,造成疾病复发或加重。 5.给药方法不当。信鸽的解剖和生理特点以及药品本身特性决定了信鸽的用药方法不同于家禽。如信鸽发病多为群发,一般宜采用群体给药。而青霉素的水溶液稳定性较差,故不宜饮水给药,庆大霉素或兽用卡那霉素等药属肠道不易吸收药物,若采用混饮或混饲投药治疗信鸽慢性呼吸道病就会无效。 6.用药违背信鸽生理特点,导致生殖系统损伤。信鸽在产蛋期,为了防治综合感染服用抗病毒类药如金刚烷铵或磺胺类等药物,结果使正在发育的卵细胞被杀死或抑制。 7.不合理评价药效。药物、环境、信鸽本身是影响药物作用效果的主要因素。评价药物的效果,需权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任何药物都有一个产生效应时间,只有在产生效应时间后,根据死亡信鸽与精神沉郁信鸽的增减数、信鸽的采食与饮水情况等,对药物的疗效作出正确评价。许多用户总是认为使用了药物应该取得防治效果,忽略影响药物效果发挥的其他许多重要因素。 (二)防止信鸽用药失误的对策 1.管理部门应加强市场的清理整顿工作,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对国家明文规定禁止生产、经营、使用的产品,要坚决查处取缔,净化药物市场。 2.养殖者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专业学习,提高科学养殖水平,制定出一个科学的养鸽保健程序,包括消毒、防疫、用药程序,确立预防为主,超前用药,早发现、早用药观念。 3.要对症下药,切不可盲目滥用。各类抗生素的抗菌谱不同,要根据引起信鸽疫病的致病微生物的种类来选择药物。如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病,可选用青霉素或四环素类;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病可选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对耐青霉素细菌,可选红霉素;对绿脓杆菌引起的病,可选多粘菌素或庆大霉素等。 在病因未弄清前,不要乱用抗菌药物,其他药物(如中草药类)可以治好的病最好不要用抗生素;一种抗菌药物能治好的病就不要同时用多种抗菌药物;窄谱抗生素能解决的就不要用广谱抗生素。因广谱抗生素能使大多数敏感菌被抑制,耐药菌则可乘机繁殖而造成二重感染。 4.严格掌握剂量、疗程、用药方法及配伍禁忌。一般来说,开始剂量宜稍大,使药物在血液中尽快达到有效浓度,给病原菌以致命性打击,以后可根据病情而适当减少药量,以维持血液中有效浓度。对急性传染病和严重感染症剂量应增大,疗程长短视病情而定,一般传染病或感染症应连续用药3--5天,直到症状消失后再用1--2天,以求彻底治愈,切忌停药过早而导致疫病复发。对慢性病或某些特殊疾病(如禽结核病等)则应根据病情需要而延长疗程,必要时可采取联合用药,这是从不同环节控制用药失误的有效办法之一。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和预防性给药应严加控制,并应尽量避免长期用药。在药物配合使用方面,应注意配伍禁忌。 5.定期消毒。对污染场所、用具要定期彻底消毒,也是保证药物疗效正常发挥,杜绝传染病发生的重要环节。 6.有效药物分期分批交替使用。在流行某些传染病的场所,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将有效的消毒药、抗菌药物分期分批地交替使用,这对扑灭疾病,确保药物疗效,也是一项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