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团理论在回血育种时的应用

2006-11-27 21:12:37

    在全球的养鸽界中,存在一个普通的育种理念——近亲作育种鸽。其中近血作育的方法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在近血的后代中,不是只只都可以作种用。只有极少数,才可能达到遗传的良性基因稳定,只占总数得十分之一以下(有时要看你的运气了)。这些近血鸽又都不能上天去验证(近血鸽中,能飞好的不一定能种用,因为它遗传了杂交基因。而不能飞的才是真正的良种)。如何在近血鸽中挑出能够种用的“”良菜”呢?我想就我自己几年来的实践和我的冠军鸽友的经验,谈谈看法,不对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几年下来,我们认为视团理论在回血育鸽选种时,尤为重要。如果选择得当,可以使良血得以延续,发展壮大,而一旦选择错误,将会误杀“良才”,还会耽误育种者的宝贵时间,造成经济上不必要的浪费。现将我的基本选择方法介绍如下:      一、看外观:从身型、毛色、羽条、骨架、习性,看子代是否与上代要育种的老各一样(同时要注意交叉遗传,子随母女随父)以及头型和神态是否到位。      二、看眼:看眼砂砂型和色素、眼志是否到位(同样要注意交叉遗传)有条件时,再看看上代与孙代进行比较。      三、看视团:力求视团出成你要回血的老鸽一样(但对有发展的变异视团你要特别注意),只有像的、到位的才有可能种用,而大多数是不行的。在完整的视团中,选用有亮线的或虽无亮线但亮面的种用。对于不整齐不对称的视团,有亮线的也不可以种用。      在体质上一般选择弱小的,而不选择强壮的、肥大的。      我们在进行回血时,要选择一羽飞出良好赛绩的鸽子,也就是一羽优良个体,因为它可能是杂交的产物,就要考虑它像上代亲本中那一方?在其平代中是只只优秀,还是只有此一枝独秀。我们搞近血育种,不是为了简单的保种。而真正的目的是锁定优秀基因,作出几只近血种鸽线,最后以此线为一个平台,育出高品质的一个层面。那种只保留原种的做法是没有希望的。所以在育种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只有耐心选育才行。     2004年我的胡本鸽近血育出8羽小鸽,只有一羽雨点白条小雌达到要求,其它七只不合格的烫而食之。2005年小白条和我的幕利门灰449育出四只子代,开家时游棚一只,其它三只均获奖(在此之前449 先后配过五只雌鸽,但子代飞五百很难)。500公里当日归获胜,700公里当日归拿奖,860公里国家赛如围。    今年我有用老胡本,育出十只近血鸽,只有一只雨点达到要求,其它九只食之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