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仔—黄福贤专访
2006-11-12 22:03:47
握紧拳头 年轻时熟爱柔道,和台南信鸽理事长魏国财同属黑带高手的黄福贤,台南七股人,客居台北板桥,20年前返回故乡参赛海翔,鸽友却称他为“台北仔”。 黄福贤参赛台北吉林支会,鸽舍就在吉林路我家左手边隔着一条巷,每次吉林资格赛或比赛,看到一只鸽子飞过来,常常两个人吹哨子相抢,但总是我帮他等的机率多。 陆翔强豪改放海翔翻船的例子不少,黄福贤是极少数的例外。台南佳里自强支会一支独秀的海翔初期,黄福贤就不断的破记录,问他赏历,他只记得五个冠军,5等外的已数不清、记不得。 今年秋季赛结束,他参赛4个会,都有回收。我去电恭喜,他提到分享怎样参赛南海的想法。我为他高兴,只有勇者,始有所不惧。 握紧拳头五分钟,肌肉渐僵硬,知觉渐麻痹, 拳头不松开,不但不能做事,终会握出问题。 人生如此,海翔亦然;管理要顺其自然,手势要软。 先在说来容易,当初也是苦思不解,尝尽苦头。 以下的采访,黄福贤表示,尽管是长年累积的实战心得,终归—得之愚;诚心公开,藉此就教高明,相互切磋,并盼初学者举一反三,海翔路上少绕弯路。 以下说明以南海幼鸽赛为例。 陆翔和海翔 台南縣还是翁天水当理事长的时代,黄福贤就投入海翔。 林雲達问(以下简称问):什么原因转向海翔? 黄福贤答(以下简称答):迥避网鸽。 问:海翔不是也会中网吗? 答:没错,但可以想瓣法闪。陆上不管放台东或鹅銮鼻,歸巢路线固定,想躲也躲不掉。中网了,等电话,更恶质的,钱汇出去鸽子却没回,那几天的心情就好不了。 问:海翔和陆翔有哪些差异?哪种难度高? 答:刚开始以为海面平平比陆翔好飞,不知海翔难度就跳下海,哪里知道海翔学问更大,海翔变化如气流、风向、风力、能见度、勇度拿捏都是学问,比陆翔困难。 问:陆上强豪转往海翔翻船是正常的,你初期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 答:那是乱拳打倒师傅。因为海翔刚开始大家都没经验,像瞎子洗澡“乱冲”,无人可请教只有自我修正检讨,运气好抓到重点就有出线的机会。现在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点,要比实力,很难拚。 问:你说运气好抓到重点,你悟到什么? 答:其实我也尝过打抢的滋味,并不是季季顺利。我曾用吉林一星期三关的养法,去碰海翔一星期一关,结果输得很难看,最后反向操作,手势放软,才有突破。 南海和北海 问:南海和北海以你看哪一种难度高? 答:北海。北海星期六集鸽,鸽车不喂水喂食,南海星期五集鸽,星期六鸽车会喂水喂食。鸽子可以不吃,不能不喝,无水会空(身体过度消耗),会唱海水或髒水。 北海春季有霧,能见度不佳,难飞,会回来什么样条件的鸽子不好说,比过才知道。 北海纬度高,放鸽点靠中线,秋季吹东北季风,鸽子经常被强风带到不同的登陆点,台北的比赛鸽有时候甚至从新竹海线以南折返。 北海船训不够,出海私训最远只到80公里。 海训120公里是一个瓶颈,海翔多40公里,难度跳升好几极,尤其当距雕拉远。海上气象、海流波涛汹涌,海泳者就很清楚,明明就在眼前,海潮不顺,再怎么使劲也游不上岸,不能用陆上的概念,40公里只是从台北到竹南而已。 问:北海尚无固定赢家,你到北海来比应有更好的机会? 答:未必,还是要摸索,只能说有丰富的南海经验,会比别人更快抓到重点。 问:你已是沙场老将了,还摸索什么? 答:第一是赛制,一星期二关和一星期一关的养法不同,节奏不同。第二是能量的掌握,北海关与关跳50公里,南海只有30公里,给多少能量最恰当,要比过才知道这样修正错误。第三要了解天象、气流,必须长期观察放鸽点的海上风向、海流,做一段时间的功课。第四是比老鸽和幼鸽有差别,虽然幼鸽养成的前半段,在橱内的流程一样,後半段的处置节奏应该会有不同。你必须精准控制每一阶段,到比赛前的状态才会是我们要的。我喜欢比幼鸽,时间短,循环快,所以没有比北海的念头。 战略和战术 问:听说你不养种鸽了,为什么? 答:专业分工。既然决定当专业赛鸽管理者,我必须投入所有的精神和时间集中在比赛鸽的管理。把引进种鸽和管理种鸽这一块,交给养种鸽的人。 问:你要求寄放者的条件吗? 答:随缘。你挑别人,别人也会挑你。种鸽我不要求,因为比赛最现实,只要放一季,实力就会告拆鸽主,至少在鸽舍内要有竞争力,才谈到跟鸽舍比。寄什么鸽子我不要求,我也不问血统或是不是原配对,只要鸽主认为是好鸽就可以,比赛结束,比赛鸽全部送返鸽主。 一位演讲人站在一群嗜酒者面前,决定向他们清楚的表明酒是生命之毒。在讲台上摆者两个相同盛有透明液体的容器,演讲人声明一个容器中盛有清水,另一个容器则装了纯酒精。他将一只小虫放入第一个容器,在大家的注视下,小虫游动着,一直游到了容器边上,然后迳直爬到玻璃上缘。 这时他又抓这只小虫,将它放入盛有酒精的容器。大家眼看著小虫慢慢死掉了。 “好,”演讲人说:“这其中的寓意何在呢?” 从演讲厅的后排传出来一个十分清晰的声音:“我看出,人要是喝酒,就绝不会长虫子。” 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偏见、信仰和经历来解释生活周遭所发生的事情,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往往影响了我们面对事情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