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奈曼旗冠军鸽所想到的

2005-09-02 22:18:06

        一九九一年七月二十日十六时四十二分,这是一个令我心情激动万分的时刻。我饲养的一羽深雨兰紫桃花雄鸽(武汉大赛专环87.49993),从内蒙古高原的东北部奈曼旗站出(空距1500公里),经一路跋涉与搏击,历时十一天,回到主人的身边,一举夺得武汉首放奈曼旗的冠军。       朋友和同好的得知消息,不时前来我处表示祝贺,同享欢乐,并询问其血源以及饲养经验等等。        朋友们的盛情难却,不得不写上几笔,我是1986年参加信鸽协会的,养鸽资历不深,谈不上养鸽经验,只能把我养鸽的情况粗糙的介绍一下。        冠军鸽出身于1988年11月6日,由余年喜同志棚中育出的一羽雨点紫桃花砂眼雌,对我棚中的一羽从南京引入的雨点黄眼雄作出,其母系余年喜同志一羽武汉十堰对抗赛15名雌,配郑宝筑同志一羽“7406”血系雄育出,其父系南京放飞酒泉“回血”育出,双亲均有放飞超远程的血源。冠军鸽自幼出棚始,到他的处女翔,一直保持良好的体形,中等身材,披一身紧而又细的深色雨衣,覆羽光洁宽长,主翼羽顶稍距尾端约1点5厘米,主羽轴粗壮有韧性,张开时有一定派度,两肩紧夹,龙骨适中,胸肌赋有弹性,握在手中两腿稍向前曲,给人有一种向外的张力,我总认为这是一种力量的象征。白色不太宽厚的眼环中,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眼球抖动频率低而深沉。瞳仁收缩较稳定;面砂是云团状底砂纹理清晰,砂型结构粗壮有力,砂干色老;宽厚的眼痔荡向前角,衬托着枣红色面砂,放大镜下可见眼痔中隐藏着几粒光亮的砂粒子,更显得聪慧,逗人喜爱。        冠军鸽始翔于1989年元月,首获桥口区《双箭杯》赛,安阳站九十二奖,1990年4月参加区《化根杯》赛,安阳168奖,1991年春季首届《楚源杯》赛,邯郸站85奖,全国联赛徐水站21奖,特别是在今年七月的奈曼旗竞赛中,它战胜了恶劣多雨气候,荣获第1羽收翅。        由于条件限制,我的鸽棚仅长2、2米,宽1、2米,高近2米,有限的空间内巢箱楼息架及器具结构紧奏,容纳近40羽信鸽,有两扇窗户促使空气对流。鸽棚进出口也常常开放,这和大多数鸽友一样,称之为“蔽棚饲养法”加上鸽棚位于七楼,鸽子同飞,从不有意驱赶,他们早出晚归已成习惯。平时尽可能的避免有意或无意地惊吓它们,保持我和它们所谓的“亲和”竟翔期间更是如此。在喂养上,我常饲养他们细麦`乔子`稻谷`玉米混合物,中晚2餐制,日饲量40~50克每羽。变质发霉的饲料绝对不用,常供新鲜自来水饮之。每星期一次,投入适当的土霉素饮水中,以预防常见疾病。盐土置入槽内,以干燥为好。上佳的食料虽有益于信鸽营养的需要:但是,健康无病却是显得更重要。否则,临赛时束手无策,甚至毁与一旦。由此,参赛前四天通常连续三天喂一些适量配比的蜂蜜水,最后一天喂一些投入土霉素的水溶液,2者浓度均不宜过大。        工作之余别无它好,为爱鸽花掉一点时间,棚内日清扫2次。一星期让它们在溶有高锰酸钾的水中洗浴1~2次,棚内力求作到,梅雨季节防潮,以防消化系统发炎而生病;干燥季节通风,以防呼吸系统感染而成疾。        局限于工作等诸方面的原因,不能进行“私训”幼鸽通常在8~11月年龄时,随协会进行逐站竟训,直到中距离,下一个赛季重复一次。视情况参加千公里竟翔,鸽龄控制在1岁半左右。冠军鸽则是再2~3岁8个月时放翔奈曼旗的。值得一提的是,它在每次竞赛中归巢后,粪便较干燥,形如“螺丝头”表面光泽正常。        我常选雄性鸽参赛,至于放翔状态的掌握,通常 采取在竞赛站前20天“抽蛋”,“园蛋”后8~10天出赛,这样最省事。冠军今春3次参赛,在武汉信鸽协会首创“十佳鸽棚”活动中,为它居住的鸽棚独夺两百一十六分,确实是一羽不可多得的“将才”。这一较好的成绩,是各级鸽协和司放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辛苦劳动的结果,成绩也应归于他们,荣誉应属我们整个赛鸽圈。冷静下来,这一切都归属于过去,时钟敲响,又是零点,新的一天已经来临,一切事情都需要从头做起......。        让我们“鹏志千里,始于足下”与鸽友们共勉吧!且作为结束语,以谢鸽友们的关怀!                                                                                                                                             张友茂                                                         一九九一年十月三十日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