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鸽子八、九、十主羽的成长期
2005-09-02 22:25:18
这些年来到各省市,参观了不少鸽友的一些鸽子,发现了很多的好鸽子主羽长度稍微不足,就是大家的喂养功夫有些不足,并且忽略了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假如主羽能够再长长一点,不但一只鸽子的整体美会更好看,比赛时也会让鸽子能飞的更快一些。养功,台湾本来就比欧洲强多了,从选种、配种、饲养、饲料、管理、训练、用药等等,可算是世界第一流的!百日幼比获胜的新主张
蒜头可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又快又好的抗毒特性。鸽子每日早、晚一粒即可防止病毒的感染,又可使幼鸽身体快速的成长。百日赛要获胜天然食品最可靠,合成的化学药物,不但会伤害鸽子的健康,也会造成一些不良的药害。爱鸽强蒜王A是由美国进口的大蒜粉直接打片而成。大家都知道吃大蒜除了可增到鸽子的肝脏,长期使用一定会出问题。这是高雄与南投地区,比赛致胜的鸽友心中由衷之言。
经过激烈训练与比赛后,通常鸽子的肌肉会产生酸痛,甚至于造成肌肉拉伤等现象,一般运动选手会服用一些蒜头制剂来改善肌肉拉伤与酸痛,每一羽选手鸽在训练或比赛中,都会有一些运动伤害,当它的伤害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时,不是仅有不能会飞而已,就是入赏将来也无法作出健康的下一代!所以鸽子服用爱鸽强蒜王A,再给它们充分的休息,也可以减少肌肉拉伤与酸痛,荷兰已故的长距离名家范汪路易先生,也相当认同与提倡自然饲鸽法中,也不断的呼吁鸽友们,平常让鸽子多吃蒜头,比赛一定可以拔得头筹。
改善翅膀长度可由幼鸽做起
欧洲的鸽友也跟大陆一样不重养功,台湾鸽友的养功足以改善种鸽本身遗传的不足。所以许多优秀的记录鸽,由于养功差造成主羽较短。虽然它们本身是入赏的冠军鸽,因过度的运动伤害,内脏一直无法复原,一羽受伤的鸽子就如同一羽病鸽一般,也就作不出什么好的下代。大陆鸽友都称之:洋垃圾。假如一羽纪录鸽在没有亲自鉴赏前,千万不要仅以抢头筹的心态引进。这也是个人比较不重视记录鸽的主因之一。台湾与日本这十几年来也一样,进口了不少的洋垃圾,花了不少钱,比赛成绩也没有上去。
希望公元二千年起,亚洲人不要再做世界鸽坛的二等鸽友。台湾有一流的养鸽功夫与不能有丝毫闪失的竞赛场,加上先前不断的引进世界各国铭血系铭鸽。大陆有广大土地的各种距离赛程。让我们共同努力以赴,打开中国人二十世纪的新格局。个人前往欧洲三十几次的学习经验,将化为前往大陆推广赛鸽活动的原动力,全心走遍全中国各角落的决心。二十年的三十多次欧洲行转化为十年六十次的大陆足迹。希望打开世界一席之地。
内外羽对飞翔的理论
在相同的距离与飞行航道,两羽鸽子的内羽相同,外羽较长者飞行较快。例如:这羽A鸽子的外羽比另一羽B鸽子的长一公分时,它们在每拍动一下翅膀就差一公分,而由比赛距离五百公里为例,如同采直线飞行每拍动一下,就以一公尺来计算,而A鸽共要拍动五十万下来到达目的地,B鸽则尚有五十公里要飞。如果两羽同时到达则B鸽必需多拍动五万下,体力也必须多付出一些。回来时身体状态也会显得比较累。
大家都知道车子要加汽油才能跑,引擎要加机油才能运转。鸽子要吃饲料才能飞,却不知道鸽子要吃磷酸钙,有助于翅膀灵活上下摆动。储存翅膀关节上下摆动的需要的(机油)磷质,就是在每一支主羽中间的羽管中。如果有破裂时它自然会很快的褪换,而羽管两旁的小寄生虫就是专吃磷质的鸽子机油虫。翅膀上的任何寄生虫,饲主应该随时注意顺手处理。种鸽配对前先清理一下,抱蛋育雏时可以在巢皿内加上一些烟草,要防止这些寄生虫的繁殖与寄生于幼鸽的身上。
爱鸽磷酸钙S不同于其他钙质
它的主要合成是不同于人类或动物使用的钙质,完全考量内骨骼的需要量。鸽子不但需要内骨骼的补充,同时要有助外骨骼的羽毛的成长。使用太多的钙质会使羽毛容易断裂或折断。因此磷质的含量必须高于钙质。磷质主要是提供鸽子在空中飞翔时,关节上下摆动所需要的润滑作用。当鸽友发现自己的爱鸽归返后,突然在舍外两翼无力而微微下垂,两脚发软而直接将整个身体蹲下来。即表示体内已经缺乏磷质。饲主应立即加以补充,不然便会产生佝偻症或软骨症,下次衰落或比赛可能你会痛失这一羽爱鸽。
维他命A、D、E有帮助钙质的吸收,这些元素最直接而便宜的来源就是鱼肝油,最理想的投量是每十日一粒为佳。选手鸽应尽量供应新鲜不含黄曲霉素的玉米。因为玉米内也含有丰富的维他命A、D、E。另外让鸽子多晒太阳也是有益于钙质的吸收,磷质随上列处理方法,便会在体内自然分解吸收,不需要有特别的饮食和管理来配合。只要随时补充适当的磷酸质,例子不论是育种或比赛,它记永远能给饲主取满意的答案。
幼鸽主、内羽长短的控制法
雏鸽破壳而出时,可将爱鸽磷酸钙早、午、晚直接喂父母鸽二粒,从幼鸽套环后,便可以直接投喂幼鸽,可使幼鸽的骨架结构坚强,龙骨也会比较长,内羽、尾翼的羽毛也会加长一些。而从十二天起开始长外羽,因为十八天到二十五天,就是鸽子的断奶出巢期。由于换新环境幼鸽自己的饮食,必定不很正常,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们关在一个集中的铁笼中饲养,铁笼的高度不要超过二尺,限高的用意在于防止彼此的践踏。长与宽应视容纳羽数而定,笼子的大小要注意搬运的方便性,因为这段期间正值幼鸽教乖期。我们必须利用这些鸽笼来辅助使用。
让幼鸽在出巢后关在铁笼中二十天,将来比赛就必定比别的赛鸽快二十分钟。这二十天它们一定可以适应笼中群体生活,以后也会比较适应放鸽车中,拥挤不堪的训练与比赛生活!幼鸽减少二十天不必要的舍内适应期,可防止不少的细菌感染机会。有些鸽友没有设置幼鸽专用舍,混合了一些成鸽共同饲养,这样也可减少刚出巢的幼鸽,受到成鸽莫名其妙的乱攻击。幼鸽集中在鸽笼中,管理上也比较方便。粪便也比较集中而清理方便。饲主经常性的接触可拉近彼此的感情。喂食时应注意少量多餐,如果时间许可每二个小时,查看一次并且喂料供水,让它们有好好成长的时间。
幼鸽应有专用饲料:豆类五斤(白豌豆、青豌豆、黑豌豆、枫树豆、野豆等等)、火麻子二斤、高粱二斤、绿豆二斤、糙米二斤(小麦一斤)、白花子一斤、细豆或油菜子一斤,合计十五斤混合而为幼鸽饲料。每天从早上六时至下午八时,共计八次给食换水。幼鸽每二小时四羽供给量为手抓一把约25公克,下一次将没吃完的倒出换新。有些鸽友一天只有时间喂二、三次者,则必须加量或等第一把吃完换新再加入第二把。所以幼鸽大约十六、七天就能独立出巢,本料可用到幼鸽褪去第一支主羽,约四十五天以后再更换。幼鸽饲料千万不要加玉米、大麦、稻谷,不然就功亏一篑!
在种鸽开始交配时,就一定要使用本饲料,每次一把一对量,每天最少三次。出幼鸽时每天最少喂五次,随幼鸽的成长再加次数,这样喂饲料的方式虽然比较辛苦,但幼鸽的发育成长与种鸽的健康,一定有相当程度的助益。所以比较优良的种鸽,一年最少能作出十次以上不成问题,而母鸽在喂雏鸽约十天左右,就能再下第二胎蛋。所以饲主应多替它们准备一个巢皿,身体更壮的年轻母鸽,也会经常生下三个蛋都成形。
主羽加长要诀
一位要在奥运竞技场上成名的长、短跑健将,必须靠两条腿来快速的奔驰。若一羽鸽子要成为一只伟大战绩的大铭鸽,它就必定要有一双长而有力的翅膀。人可以靠父母的先天遗传,加上个人自己的成名意志。鸽子除了要靠种鸽本身的遗传外,绝对少不了饲主在管理上的一些饲养技巧。有了这些技巧亦能对这些选手鸽做有效的帮助。仅依赖种鸽本身条件的直接遗传,是不能满足竞技场上实际的需要。所以有很多赫赫有名冠军鸽,异主到了别人的鸽舍就变是毫无用处,简直就像破铜烂铁一般。
大约从幼鸽出壳后十二天内,每天使用S有助长主羽加长的功能。幼鸽在二十五天出巢后到四十五天内,即褪掉第一根主羽时,也就是说这段期间正好是它们继续发育成长第八、九、十主羽最重要的关键时刻。在幼鸽出巢离开种鸽独立时,因为更换新环境还要靠自己进食,加上它们已经开始有“飞”的动作了,在捉拿喂养时也比较不容易,所以饲主比较容易忽略了这段时间的重要性。往往有暂时性的营养中断,造成最后的三根主羽长得不够好。我们可以用同一抱的幼鸽来做实验,如果在二十五天到四十五天间,每天早、午、晚各投二、三粒,照上而方法使用主羽末三根,必定比没使用的长约0.7到1.0CM效果。
成鸽加强主羽长度可由每年七、八月开始注意
七零八落九换十全,这是鸽子每年生理变化的一些特征,藉以适应每年的寒冬的保暖,七、八月开始换毛,九月身上的旧毛全部褪换,十月才能长得比较齐全。相同的希望舍内的成鸽主羽,能够长的比原来更长一些,就必须在褪掉第七羽时,开始投食爱鸽磷酸钙-S,直到第十羽长齐为止。换句话说最少要做二年以上,才能固定它们主羽的长度。将来把它们当种鸽用时,在作出下代时也可以有直接遗传的效果。
在这段时间通常鸽子都会大量褪毛,也是鸽子每年的全身换期,饲料中尽量避免吃太多的大麦、稻谷含纤维质的谷类。应以豆类或较容易消化的杂粮为主。辅助用的红土、矿物质要保持新鲜,并随时补充添加。如发现鸽群中的粪便细小或带有太多水份时,可将红土揉搓成尾指节大小之丸状,约三、五粒喂之。借以调节嗉囊中太多的水份,并能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又可做强迫性的钙质吸收。如果是细菌性所引起的下痢,上列方法绝对是无效的,必须使用药物来对症下药。
论赛鸽食谱的配制与科学饲养方法 刘志华 于素珍 要说赛鸽吃什么样的"伙食"标准才能赛出好的成绩,大概所有拿过冠军的鸽友,都首先考虑这个问题。事实也不可能每一羽冠军鸽都是吃的同一种饲料。因为,赛鸽的饲料配制是根据鸽友的饲养条件而决定的。当然也同所在地域的不同而产生主食差异。中国地大物博,南方和北方相隔几千公里,北方主产高梁、玉米、豆类,南方主产稻谷和小麦。可以讲多数鸽友都是根据这种自然条件来取决于鸽子的主食,以这种先天因素来安排赛鸽的食谱。那么就没有必要研究赛鸽的食物结构了吗?其实改变这种原始的食物结构,也是改良赛鸽品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提高个体素质,促进中华信鸽发展的必要措施。 目前,世界各地大量的优秀品系鸽被引进,有些鸽友能投巨资购进良种,而忽视了对鸽子营养结构的需要配制食谱以及配套科学饲养方法,仍然按老黄历一日二餐、吃饱就行,高兴时大量投食赛鸽欢喜吃的花生仁、菜籽,不高兴时喂点粗粮,不饿死就可以了。鸽群随着种鸽代数的增加,而原有的优良品质逐渐的退化,还误以为是配种与竞翔的原因。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赛鸽的营养结构达不到标准。饲养者缺少营养学方面的知识,所以广大鸽友应该借鉴一些先进的、科学的饲养方法,真正地提高赛鸽素质,保证竞翔的需要。虽然现在大多数的鸽友没有条件按照赛鸽营养需要配制食谱,按饮料的比例家中自己生产混合饲料,但也应该合理搭配食料,保持原始饲料的营养成份,以满足赛鸽的生理要求。
鸽友中普遍流传一句养鸽俗语:"喜欢吃什么,什么食物就养鸽。"初听起来是那么回事,要地认真仔细去琢磨,这种说话缺乏科学性,完全是一种观念上的抽象逻辑,根本说明不了实际问题。例如鸽子喜欢吃花生仁,你若长期大量增加油脂含量过高的食物,赛鸽会不断地增加体重而肥胖,最终影响飞行速度。所以赛的食谱的配制和饲养,应该做到控制、调整、加强,以及合理的营养结构,才能保证赛鸽有强壮的身体素质,竞翔时就能实现最佳竞技状态。
控制赛鸽的饮食,从把握尺度上是最难掌握的一种技能,也是一些养鸽成功者的经验。如一餐制、二餐制、每餐投食七、八成定量饲养法等,控制赛鸽饮食量技术。特别近来比较时髦的饥饿状态饲养法,为的是满足赛鸽机体的营养需要,充分保证赛鸽的精神活力。所谓饥饿状态饲养法就是整天保持赛鸽饥肠辘辘,四处奔波择食充饥。初听起来好象克扣了赛鸽的食物,一种残忍的掠夺行为。其实不然,这恰恰是不少赛鸽成功者的绝招,反复实践证明的科学饲养方法。
曾有一位生物科学家做过一则实验,将两群实验小白鼠分开饲养,一群每天坚持喂以充足的食物,一群却只喂得半饱,量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结果发现处于长期饥饿状态的那群小白鼠不仅活蹦乱跳,而且身体状况奇佳,寿命也延长一倍。那群饱食终日的小鼠,精神萎靡不振,无精打采疾病缠身。赛鸽也是一样,你若整天供应充足的食物和饮水,养成赛鸽完全依赖于人,饱食终日,长期下去饮食习惯懒散、精神松懈、缺乏活力和斗志,并且赛鸽摄取食物也会逐渐减少,体内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又受到严重影响,不仅会产生厌食症、并发消化不良,而且其体质也同样受到危害。因此,如何控制和调节赛鸽的食物达到机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运作的需要,科学地使用饥饿状态控制饲养法,有助于食物的完全消化吸收,提高赛鸽的身体素质,保持长年的最佳精神状态。由此根据赛鸽消化系统的生理作用,如何正确理解和控制赛鸽的饮食量呢?
首先必须在生理上对赛鸽的正常食物的摄取、消化和吸收有一个全面了解。由于食物的消化过程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进行的。而且消化过程与机体其他生理过程以及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生理上讲,消化腺的分泌和肠、胃、消化器官平滑肌的运动都有受植物神经支配,值得注意的是赛鸽的精神状态是直接影响食物消化的改变。往往处在紧张兴奋的状态情况下(饥饿状态的表现),无论刺激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都能引起消化器官活动增强。就是赛鸽摄取大量的食物在嗉囊中,由于情绪的改变,而消化食物受到中枢神经系统控制,消化过程比较缓慢,但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机体内消化酶作用增加,使被已经消化的少量食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小分子。如把多糖分解为单糖,脂肪分解为脂酸和甘油,蛋白质分解氨基酸,这些分解产物可被很好地直接吸收,满足了赛鸽营养的吸收利用和机体的生理需要。所以平常特别误以为每天食物投放得少,就会造成赛鸽营养不良。其实最关键的是赛鸽摄取的食物,能否被完全消化吸收,只有长期保持赛鸽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营养食物彻底地被鸽体吸收才是最终目的。
实际赛鸽消化系统各部的功能可以自动调节和支配。饥饿并不只是对赛鸽消化功能的激活,而是全身心的总动员,特别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能促使消化功能的活动。例如赛鸽由于饥饿原因,精神必须保持兴奋,为了寻找食物而身体运动量也加剧,不仅对食物的欲望更祈求,而且也反射性地引起骨液、胰液、肝汁等的分泌。当少量食物入胃后不仅使胃的活动增强,甚至也反射性地引起肠道动力的增强。因此对少量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更彻底。另外,赛鸽消化器官的协调活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主导作用下,通过神经和体液的调节来完成的。特别是赛鸽的嗉囊,是饲料的贮存处,也就像是磨米机的漏斗,它可以根据鸽体营养的需要而进行调节和控制,在平常赛鸽饲养中不难发现,长期使赛鸽饱食两餐,头天晚上使鸽吃得嗉囊鼓鼓的,第二天早上察看时嗉囊中食物半点不剩。若是每天赛鸽为充饥而忙碌,过夜时嗉囊中所剩食物不多,但第二天仍然能在嗉囊中发现有食物的贮存。这种细水长流的现象,是维持消化功能正常活动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调节而实现的,也是维持赛鸽正常生理需要的条件反射。
调整好赛鸽营养搭配。饮食的调整一不能使鸽子营养不良而消瘦;二不能营养结构不平衡造成抵抗力下降;三更不能摄食量不足而产生消化的疾病,引起身体的不良后果。根据食物成份调整赛鸽饮食其实赛鸽体内蛋白质转换而储存的,所以在调整食物结构上不必要担心脂肪摄食量不足,因为赛鸽机体能自身调节达到平衡为止。那么调整好赛鸽的营养的内容,主要是根据季节气候变化,以及赛鸽在育雏、训放、竞翔所需要营养的要求供应足够的食物成份,满足赛鸽机体的需要。例如换羽季节,就应该在脱羽时,投放一些水份含量少的粗粮,甚至可以隔餐法,断水饲养二、三天,加快脱羽速度,使羽毛一次性换齐。而在新生羽毛生长时期,就适当添加一些油脂食物,像油菜籽、火麻仁、少量的花生生仁等,而且每天要供应足够的矿物质和清洁的饮水。因换羽时赛鸽机体的新陈代谢是最旺盛时期,若是营养不足很容易造成羽毛质量的低劣,三齐五短,松散粗糙失去光泽。所以调整好赛鸽的饮食是一门技能。首先必须掌握一些营养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从中总结一些经验,根据现有的条件拟出一份适合自己鸽棚全年的食谱。当然要按赛鸽的实际情况不断地修正,调整好饮食,保持长年处在一种最佳状态。
加强营养成份,是赛鸽在某种特殊状态下,必须得到保障的。如赛鸽有育雏、竞翔时期就应该加大饮食用量,提供足够养分,并在一般的食谱的基础上添加一些附属品,像药物、能量食物和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提高工作效益。在实践中不少鸽友就是根据赛鸽的状态,为了提高竞翔分速和归巢率,添加一些从参、蜂王浆来激活机体内储藏的能量,得到最大的效应。
赛鸽的营养结构,合理的营养供给能保证机体正常生理和发育,维持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并且能保障赛鸽竞翔运动的能量需要。根据我国业余赛鸽实际情况,食谱的营养结构也有其特殊一面。但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保障供应赛鸽自身营养需要,在全年的饮食结构 ,除平常一般饲料配制外还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时期特殊饲养。
其一是赛鸽的哺乳时期,孵蛋10天后至雏鸽满月出笼这个阶段,营养需求不仅要维持赛鸽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和竞翔需要,而且能保证所喂养的幼鸽正常生长和发育,并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基本饮食必须有高热量食物高蛋白和适量油脂食物,以及多种维生素、含钙高的食物,并要添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具体配制饲料:绿豆10%、豌豆20%、玉米25%、小麦10%、糯米10%、稻谷5%、油菜籽5%、高梁米8%、火麻仁2%、赤豆5%。
其二是赛鸽竞翔时期在具备强壮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应该在食物配备上比平时饮料相应有所调整,要纠正以前在竞翔时投放大量脂肪食物,剧烈是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脂肪是事实,鸽体脂肪也是保证飞行的主要能量来源。可是鸽体内脂肪供给和储存并不是人们想象的只有投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就能满足飞行需要,而是平常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转换而慢慢积累下的,所以平常饲养好坏直接影响到竞翔,只有打好基础才能保证飞行时能量来源,因此竞翔饲料配制,还是应该以能量和蛋白饲料为主,添加一些激活体内脂肪代谢的分解物,也适当加点重脂肪食物,由于脂肪代谢缓慢机体的吸收也比较困难,再加上比赛前的情绪波动,容易引起消化吸收不良,并易增重肝脏的负担,导致产生负作用。特别体内大量的热能驻聚,在集鸽运输途中挤在笼中,容易脱水而丧失战斗力,所以配制竞翔时期饲料要讲究科学性、实用性。下例的配制可供参考:玉米50%、豌豆15%、绿豆10%、高梁10%、稻谷5%、小麦5%、花生5%,食物使用时适当洒点盐水。
其三,换羽时期的饲料配制,不仅要有充足营养饲料,如蛋白质和能量食物,还必须有足够的矿物质。另忽视了换羽时期饲料,其实是赛鸽一年中鸽体内分泌活动最关键时期,若是调整不好,不但直接影响赛竞翔,而且对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有妨碍,换羽后羽毛的质量好坏,也对赛鸽的美观和竞赛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配制饲料比平常要有一定的区别。见下配方:豌豆20%、玉米30%、稻谷25%、小麦10%、菜籽5%、火麻仁2%、绿豆8%。
总之,赛鸽食谱配制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有计划性地调整、完善,才能保证竞翔的需要,保证赛鸽品系的延继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