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征文】中国赛鸽之思考
2005-11-15 14:44:53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四季分明春秋两季日照时间较长,对我国信鸽比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现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地区的比赛制度还是春秋两季,这样虽然给我们鸽会的成员们一个有利的准备时间,但整个冬季和春季前半季,夏季后半季都没有比赛。赛鸽在一年的时间里要停赛六个月以上,其实这是一种人力和物力上很大的浪费。可能有的鸽友会说:“冬季是赛鸽休养的好时光,就不该设有比赛。”其实这种想法一点就通的。综观世界各国体育明星,没有说在冬季整天缩在被窝里睡大觉的。恰恰相反,他们把整个冬季看成是训练的黄金季节。对于赛鸽而言,比赛就是对它们最好的训练,如果在抓好冬季训放的大好时机,多搞一些500公里以下级别的比赛,这样不但为了春季大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丰富了会员们冬季漫长的等待,俩者兼之,何乐而不为呢? 再想想我国,一九八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信鸽协会成立,全国鸽友有了统一的组织,至今已有会员三十多万名会员,成为了全国体育健身,修身养心的重要的社会组织,300000这个数字足可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赛鸽人数相媲美!为什么国人还在苦苦的寻求外血?为什么咱们国人的鸽子就是不如国外的呢?这样只能说明了一个问题,因为过去的十多年里国人太注重超远程的比赛了,忽略了中短程,总是认为两千公里的归巢鸽比五百公里的冠军鸽还要好,为什么呢?中国有多少个500公里的冠军鸽葬身于超远程的大漠中了?所谓的超远程好几千羽鸽子回来那么几十羽或一百多羽算成功吗?意义何在?鸽友们,鸽会的“领头羊们”扪心自问吧!!! 其次,是我们国人太自我封闭了。任何一个育种大师,世界级的强豪都不会自我封闭,都会在一定时候慎重的引进外血,强化自己的鸽系,就连最注重近亲繁殖的詹森也不例外,他成功的引入半个华普利,创造了一个闻名的范例。 然而,这个世界最成功的典范是胡本和戈马利,这两人都是世界级的顶尖高手,都是闻名于世的大师,而且是同在一个国度里的竞争对手,两家都有闻名天下的大名鸽,若是放在中国,两个对手之间是不会相互合作的,因为他们太出名了,引进对方的鸽子似乎有损自己名望。然而,欧洲人与我们并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开放性的观念,他们并不忌讳这一点,于是,两家的大名鸽,招牌鸽,终于融到了一起,世纪铭鸽青年艺术家和秃头号两个血统历史性的碰头了,这一碰犹如太阳系中两大恒星相撞,碰出了本世纪鸽坛最耀眼夺目的光芒,这一相撞称得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有经典意义的组合,从而写下了世界鸽坛不朽的篇章,也许他们并没有料到会有这样出色的结果,他们也许没料到会这样成功,两个本来已经攀上赛鸽高峰的大师因此而走上了更加辉煌的时代。 所以说中国的鸽界绝对不能再自我封闭的走下去了。该是我们反省的时候了,是我们赶超世界信鸽强国的时候了。努力吧鸽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