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铭居的故事》(2)
2005-12-14 22:56:22
大里市占地三百坪的繁殖中心在1994年宣告落成,这座专门为繁殖中心规划的建筑展现赖铭居对赛鸽运动的用心和狂热,他的观念把赛鸽运动的竞争,由前线延伸到後勤再一次把台湾鸽界推向更专业化的竞争…… 1985-1990年是台中市赛鸽运动的高峰,由四个鸽舍联合并轮流举办的比赛,使台中的赛鸽规模急速扩张,奖金也达到前所未有的庞大,除了农历过年,几乎每个月都有比赛,在这期间,赖铭居每赛必胜,且战无不克,适时的在这样充沛的资源灌溉下迅速恢复元气,建立鸽舍新的团队主力,为跨出台中奠定雄厚的基础。 斗南是孪生兄弟远征的第一个战埸,当时大同支舍突破传统的套环瓣法,放宽比赛限制,吸引各地的职业鸽舍聚集蓖麻庄,农地搭铁架盖鸽舍,一个比一个更具规模,整排公寓建筑屋顶上鸽舍捷比鳞次蔚为奇观,赛鸽运动不再局限於一乡一镇,新的竞翔时代在1990年後开始,新的游戏规则从斗南开始,新的鸽舍在斗南大同之後如雨後春笋般诞生,使雪林县在1990年後主导台湾的赛鸽潮流,汇聚赛鸽资源,成为赛鸽最激烈的杀戮战埸。 客观环境在蜕变、竞翔条件在重组,面对新的趋势,过去的做法不再具备竞争力,到斗南参赛的经验,让他更正确看待出征的现实问题。外地参赛天地无限宽广 到外地参赛最大的好处是选择性和机会大增,这和在自己鸽舍参加附近鸽会的比赛性质截然不同。你可以主动挑选赛制和财务健全的鸽会参与,你也可以和无限多的对象合作,在不同市镇同时进行比赛,你更可以养成一组教练,分派到不同赛区,以相同或不同的管理模式测试各地的虚实,在台中一年可以参赛十一个月已是全台湾竞翔机会最好的地方,但若主动出击,甚至一个月内可以同时参赛十埸,只是要这么做,需要种鸽、人力和经济条件支持,赖铭居觉察到天地无限宽广,趋势在变化。 参加台湾中南部鸽会的比赛,合理的参赛鸽数在二十-三十只之间,一年若打算参加二十个鸽舍的比赛,就得作出约五百只幼鸽,至少要准备三百次配对,如果一对种鸽出二到三孵,不休息的话至少也要一百对基础种鸽,这是帐面数字,事实上扣除褪毛,年龄,健康,鸽系适应等各种不适配的原因,至少得准备两百对种鸽,而现有的种鸽舍环境根本不允许如此密饲,赖铭居思索破解之道。 新基地的想法从萌芽到实现不过短短几年,赖铭居想做的事不从犹豫。 邻近台中近郊大里市的繁殖中心在1994年宣告落成,这座占地三百坪(约1400平方米),专门为繁殖中心规划的建筑,展现赖铭居对赛鸽运动的用心和狂热,他的观念把赛鸽运动的竞争,由前线延伸到后勤(种鸽素质和健康),再一次把台湾鸽界推向更专业化的竞争。 如何克服台湾亚热带海岛型气候?怎样避免焦阳烈日?怎样克服潮湿阴冷?创造冬暖夏凉、乾爽舒适的种鸽繁殖环境? 绝大多数的种鸽来自进口,从各地参赛获奖鸽中筛选出的种鸽,虽由自己作出,但教乖在外,这些种鸽势必囚养,不能自由放飞,运动能量不足,育种寿命将无形缩短,种鸽的健康活力怎样维系? 五百羽鸽子每天产生大量的排泄物,这些回秽物如何处理?环境卫生怎样维持? 管理五百羽种鸽,尤其是精致管理,绝对是一项繁重的人力负担,如何便於清扫,怎样方便喂饲,以精简人事? 超过两百对种鸽,脑筋再好,若不是朝夕观察,不可能充分掌握种鸽动态,健康状况,和深入了解鸽系特质,怎样才能易於观察,掌控全局? 吃过大亏、前车之鉴,怎样保护管理人员和种鸽的安全? 赖铭居结合了对鸽子的深入观察和木匠的专业经验,考虑所有细节,亲自规画用地,设计结构,并选材监工。排除万难建立繁殖中心 首先,他把1400平方米整块地围起来,两米高的围墙上再布一道1米高的蛇笼铁丝网,必要时可通电流,同时在四周墙角安置红外线自动感应投射灯,使整栋鸽舍的感应系统,和保全公司的防盗系统连线,结合成防盗通讯网路。 围墙内的鸽舍主体建筑共有四层,第一层架空,以钢板密封式底板收集鸽粪杂物,经高压冲洗,把秽物集中在处理槽,净化後定期外运,四周宽阔的空间留给十只守卫犬,这群高级的虎斑台湾土犬,最凶猛的养在核心,白天囚禁逢夜放出,外围则放养另一群活动在围墙四周,担负前哨任务。 第二层是雌鸽舍,共有九间,每间长12公尺,宽3公尺,高3公尺,约有10坪(30平方米)空间,养二十至二十五羽雌鸽。 第三层是雄鸽舍,同时也是配对间,格局与雌鸽舍近似,但高度特别再加高,使运动空间更广,安全系数更大,这么大的空间,仅仅住九羽雄鸽。 雌雄鸽舍的地板,靠内侧的l/3是木板,2/3是运动橱,全是镀锌铁网,木板与铁网之间,下层有四十五公分高的福州窗,上层则是木制的两扇拉门,向左右全拉开时,只有薄薄两片木板的厚度,整个舍尖形成一体,鸽子可以从栖箱直飞运动橱尽头,毫无阻拦。闭紧时,拉门同时有福州窗,可调节光线至完全漆黑,也可打开下层福州窗,每一间隔缝隙足够一羽鸽子进出,这样的设计,可以充分享受阳光;又能躲烈日;可以控制光线;又能避台风雨;空气通畅又能保持恒温;可以说需要什麽,不想要什麽,招之即来、呼之即去,完全操控自如。 第四层也是最上面一层是两座比赛鸽舍,左右各一,中间由大V字型的观鸽台隔开,每座比赛舍有三十尺长(10米),12尺(4米),内部分成三个隔间,每间有二十个栖箱,通常当季比赛鸽住内侧两间,多出的一间用在人员或用品的缓冲间,或下一季幼鸽暂用间,两座六个比赛间,足够应付陆上海上频繁的赛事。 “这样一座完善的繁殖,中心造价多少?”法兰克对这样一个完善的繁殖中心感到兴趣,表示下次到台湾无论如何一定要拜访大里,他认为别说台湾,即便欧洲这也是骇人听闻的疯狂投资,眨了眨眼,他想知道大里计划一共花了多少钱。 大约150万美金。 其实大里繁殖中心的意义,并不在投资的多少,它的价值不是金钱可以估算的。花150万美金盖大里繁殖中心,有人激赏赖铭居开创事业的魄力,也有人说赖铭居头壳坏掉,但若从今天看昨日,结盟竞翔已成大势所趋,领先者不仅须全神投入,更得从职业化再升级为“绝对优势”的组合,才能够在二十一世纪保持竞争力,看现在类似的大规模鸽舍在台湾各地出现,事实证明大里繁殖中心是有远见的构思,否则又怎会带动风潮?当初预估一年作出约五百羽幼鸽参赛,现在增加海上竞翔,赛鸽耗损率偏高,参赛阵容比起陆上更盼兵多将广,倍数都不敷所需,还好当初未雨绸缪,赖铭居今天并没有这方面的困扰。胜利的背后点滴在心头 当赛线由台中往南延伸到北港打住时,台中卦的养鸽技巧和使翔的种鸽,是否还具备空距拉长後的优势?南部鸽友心存质疑,因此"能过虎尾溪不能过西螺桥"的耳语相传於鸽友间,及至赖铭居远赴高雄冈山和林园参赛,并在第一仗飙出冈山综合三位,全舍仅归返十六羽,林园飞出综合五位和八位的成绩,不但说明了一些事情,更替台中鸽友往南开疆辟土,把战场扩张到南台湾。 海上竞翔始於台南县,高雄,嘉义及云林等县市的大鸽会也在近几年陆续掉头转往海翔,同样的怀疑再度出现,台中式的养法适合陆上,海上可不一样。 第一次寄放嘉义大林的海翔,赖铭居就又搏得头彩,接著在民雄督军,不减陆上雄风,赖铭居在海翔上的表现,已没有人怀疑他的养法和种鸽能否於海翔露脸。 当然,赖铭居不是没有吃败仗的时候,关于这点,听听赖铭居怎麽说。 “说到输,其实我输的次数最多”本以为他不喜欢谈这个问题,没想到他反而表情轻松没有负担。“像今年三月,一个月内就输掉五场赛事。三月的海翔,气候条件不好,有两次归返率都在一成左右,如果集鸽有1,000只鸽子,第一次剩下100只,再放一次就只剩下十几只了,碰到这种杀关,人可以掌握的系数实在太少。”他两手一摊,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 “第一次杀关,全会还剩百来只,我有三只,十等内有一只,第二次再杀下去没回来,就去了。96冬季也是这样,五埸赛事没有一个自己满意的,结束关前综合成绩和插组都不错,但是冬季的气候三五天就来一个寒流,不是碰到杀关就是不成数延关,在临门一脚交白卷,那年冬季感觉特别冷。”鸽子没有飞好,安慰是多余的,也起不了作用,看到他心情低落,我劝他乾脆到欧洲搏一圈,放松压力,寻找对策。 “鸽子比赛有人常拍胸脯说妥当,教练有这种心态很危险,自满或自负,对参赛没有好处,因为把精神用在鸽舍外,不如用心在鸽舍内,一个小细节的疏忽很可能就毁了这一季,这样的例子多的是;台湾的比赛变数太多,不是鸽子养好就能赢,我的意思也不是说鸽子养不好也能赢,鸽子没养好当然赢面更少,而是台湾有网鸽,尤其比赛进入结束关,全会剩下没几只鸽子,有时候一网刚好网到同一舍的鸽子,就完了;还有比赛碰到坏天气,全会回来没几只,伯马都是不同的脸孔,跌破眼镜不足为奇,归返率在一成以上还算是拼实力,百分之一甚至更低的归巢率,很难剖析关键那里,是饲养的问题,还是种鸽的优劣,都难骤以断定。” 每个人都有他的见解,却又提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鸽子在天上飞,所有的说法都无法求证,使伯马这个问题至今仍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不过赖铭居的翔绩,压倒性的成绩绝大多数是在好天气的情况下缔造的则是事实。 传言……你跟网鸽的很熟? “你又不是今天才认识我,鸽界三教九流,大家在同一支会竞争,听到一些闲言闲语没什么好奇怪的。其实,我受网鸽之害最多,每次出门训练,都想尽办法躲闪网仔路,真正养鸽子的人跟网鸽的打交道没有帮助,想想看,盼望自己的鸽子入网被放出来,不是关键的决赛关没有用,而且网鸽不止一帮人,认识的没网到,被不同挂的网到,还是死路一条,赌这样一百次可能碰不到一次的机会,倒不如老老实实把鸽子养好。倒是网鸽那批人,为了自抬身价,或者混淆视听,往往说他和某某强豪交情密切,或者某某名舍轧多少钱,要他锁住同一支会的鸽子不要发,这些谣言说也说不清,也没法理,反正,勾结网鸽要放好成绩我认为不可能,用心养鸽子的人不应花精神在这方上面。” “你私驯用什麽方法减少中网?” 从黄振源的修斯肯.冯莱尔崛起,十五年来赖铭居从不简断引进种鸽,他相信只有好鸽子才有机会,挖空心思钻空子,纵使得逞一时,葬送的却是永续经营。“取巧的路走不远,鸽子是很公平的,你怎么对他,他怎么待你。”他谨守启蒙信念,怀着一身绝技,一步一脚印的走自己的路。 ★“你私训采用什么方法减少中网”“以前,听人讲好鸽不会中网,带住址环根本多余的,似乎有几分道理,其实不对,人毕竟比鸽子聪明,会利用地形、地物或鸽子的习性,甚至放鞭炮或模型飞机惊吓过路的赛鸽,逼迫他们自投罗网,尤其条件好、状况好的鸽子都飞在前面,中网的机率更高。”赖铭居说,参加陆上的比赛,没有一季能免除鸽网的威胁,所有中网后的不愉快经验他几乎都碰到过,而最无奈的莫过于参赛鸽中网的损失,已经左右一季比赛成败的程度,这也是他跨入海上竞翔的原因之一。“天气的判断最重要,有的人展气魄,鸽子只要载出门一定要放,有的人则相信坏天气多训几次,以后碰到恶劣天气表现会更好些,我的想法不是这样,天气不好我不会勉强放,正常的情况下,赛鸽训练是有进度计划的,坏天气训放,很难控制返舍时间,或体能消耗的限度,而且,鸽子乱飞,返舍后的状况参差不齐,早回来的太胖,晚回来的太虚,再往前训也不是,休息也不是,必须被迫调息,使体能和活力渐趋一致,这样养起来不是很累?而坏天气造成的损失,未必就是不好的鸽子,这和好天气训练的意义不同,这样的损失并不值得。现在的气象卫星预报准确度非常高,好坏天气的判断不是问题,放什么地方,怎么放,什么时间放,那里有网仔路,那里没有,这些情报,必须平时多和鸽友联络,了解相近的日子,别人训放的情形,有没有中网的,结果如何。”和赖铭居一起吃饭,呼叫器和行动电话总是赶来插花,几乎不曾安安静静的用餐不受干扰,经他这一说,才理解用心良苦。★“据我所知,你也不是没放过坏天气。”“刚才说的是训练,还有很充裕的时间,如果接近或进入比赛期,坏天气的时间太久,赛鸽要保持比赛前的状况,就不能只在舍外飞,必要时,天气虽然不好也要载出去放,但是训放的距离一定要在安全距离内,天气再怎么坏,鸽子一定会飞回来,可能回来的时间不一样,但绝对不会掉,也没有中网的威胁,碰到这种情形,我会训坏天气。”★“通常,你一季要训练几次?”“这要看合理的赛制,和鸽子的健康状况,幼比的话,私训的时间很短,想偷空都挤不出空挡,海翔的鸽子较熟,时间就宽裕多了,通常一季私训超过五十次对我来说算是家常便饭。”★ “有的人一季私训不到十次,照样飞出成绩,而你五十趟不算多,这样的差异,你有什么看法?”“每个人参赛的动机和条件都不一样,别人的策略我不清楚,我只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鸽子的比赛没有稳赢的,但必须尽可能把赢的条件准备充份。比赛日的气候,可以决定什么样的鸽子出头,碰到好飞(高分速)的天气,训练量重反而吃亏,可是,比赛日的天气变幻莫测,各种天气都有可能,训练就得针对各种可能做全方位的准备。”“天气以外,鸽种和养法也是训练量多寡的考虑因素,有的人养到好的詹森,鸽性早熟速度快,只要正常养,适当的训练,就等好天气,甚至专挑好天气的季节才参赛,知道运用自己的长处,这是聪明的鸽主。”★“刚才讲的是训,怎样放才能避免中网?”“通常,我会安排鸽子在天亮前半个小时载抵放鸽地,给鸽子醒醒脑,尤其放山区,雌鸽先放,再放雄鸽,(因为雄鸽比较不专心,会寻觅或追逐雌鸽,先放会等,后放会追),一批不能超过三只,确定前一批已脱离视线至少五分钟才放下一批,即使这样小心,中网还是不能完全避免。”★“参赛赛鸽太重比较会中网,饲料这方面你都没有说,是不是想保留?”“这是你多心,真正的行家高手,每天检查鸽子好几遍,消化、肌肉及各方面的状况,测体重是抓鸽子的第一个直觉反应,不可能忽略,”赖铭居使了一个暂停的动作,调整坐姿。“我恐怕讲不清楚自己的想法,我的意思是,比赛鸽平时就要保持理想状况,鸽子的精神、体能、情绪在平衡状态小训练应该最好,为了闪躲鸽网,故意减肥,比赛前再调整回来,体能忽起忽落我不认为对比赛鸽有好处,因此,饲料怎么给、鸽子是否过重,看舍外是否爱飞,或抓在手里的感觉,养鸽子的人都懂,没什么好神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