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铭居的故事》(3)

2005-12-14 22:57:19

★“你说过十七八岁时第一次飞好成绩,忽然冒出头,引起鸽会干部的注意,特别检查你的鸽钟,后来在大隆路,听说也有一次(鸽钟事件),那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台中的赛鸽运动在中部地区也是强豪林立,忽然冒出一个小孩子飞在大人前面,大家都觉得不可能,很奇怪,就暗中派干部监看鸽舍,检查鸽钟,那时我只是一个做梦的小孩,单纯对鸽子产生浓烈的兴趣,不懂得大人的伎俩,还好事后几年的好成绩说明了事实,”赖铭居好像回到初赛的回忆中,难掩兴奋。“在比赛中等鸽子,每个人的心情都特别紧张,一旦见鸽,第一时间都忙着打鸽钟报道,同时注意后面接着是否还有鸽子回来,只有等敏感时刻告一段落,才会回头关心邻舍的动态,感觉是一刹那,可能是五秒十秒,也可能已过了十分钟,这种经验你一定也经历过,那是种暂时停止呼吸,头脑装不下其他东西的真空片刻,”赖铭居努力想传达当天的状况,但又不知如何描述。“事情是这样的:江清泉的比赛鸽舍在大业路,顶楼的高度和我的鸽舍一样,可以看到廖明正鸽舍,我的鸽舍看不清楚,那一关比赛头批来了六只,没多久第二批见鸽,隔壁橱廖明正见一只,江清泉也见一只,我没有分到,比赛结束开完鸽钟,初步成绩揭晓后,江清泉他儿子脱口而出:没看到赖铭居见鸽,怎么有六只在我前面?他看到和他同一批只有廖明正回来一只,我没有,而他以为那一批是头批鸟,没看到在这之前我已回来六只,因为事关奖金,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事情就这样迅速的以讹传讹,当时是联合会,我的空中距离比较吃亏,刘俊杰和我同一批见三只,都在十名内,而我那批六只,最快的十名内都挤不进去,其实这全是误会,在台中这种短兵相接的短距离赛,动歪脑筋笨到排名十名外,什么也别想比,事发后,鸽会站在公正的立场,对鸽钟进行严格覆检,并作了公正的判决,但已是满城风雨。”赖铭居碰到委屈,火爆的脾气也是瞬间迸发。根据赖名居的说法:廖明正的鸽舍,距他的鸽舍不到五十公尺,并且比他的还高,居高临下一举一动他看得最清楚,可是当时廖明正是会长,或许不便表达个人意见,否则他是最好的见证人。事后虽有人拿这次的误会当作茶余饭后的话题,然激情过后,人变得冷静,过程虽有不快,但心境已经转换,赖铭居说他心内已无负担。“源师(指黄振源前辈)的做人,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丑话当面破(说),你可能不清楚,但接触几次应有概念,当着外国人的面,他不管面子不面子,说老外不懂鸽子,指责他们把要淘汰的鸽子卖到台湾,没认真养鸽子就惨死了,知道你动歪脑筋,那还得了。”黄振源前辈对鸽子的执着,我印象深刻。英代尔公司(INTEL)的大门写着一句话;只有偏著执者才能成功,虽然成功的定义每个人不同,但坚持原则的人使我敬重。心术不正,不可能在龙门容身(黄为鸽舍取名龙门),懂鸽子,选好种鸽,多吸收知识,认真比赛,延续好种鸽,黄振源前辈以身作则,并以此与同门互勉,这是我强烈感受得到的。从黄振源的修斯肯.冯莱尔崛起,十五年来赖铭居从不间断引进种鸽,他相信只有好鸽子才有机会,挖空心思钻空子,纵使得逞一时,葬送的却是永续的经营。“取巧路走不远,鸽子是很公平的,你怎么对他,他怎么待你。”他谨守启蒙信念,怀着一身绝技,一步一脚印的走自己的路。★“谈谈你现在的种鸽好吗 ?”“每一个鸽舍都有好鸽子,种鸽水准在台湾不像九十年代以前,拥有竞争优势,因此,不谈也罢。”★“这是你的谦虚,别想四两拨千金,谈一些没有压力的总可以吧?”我很清楚赖铭居的想法,他不想骗人,又不想说实话,曾经他家里川流不息的鸽友,尤其是比赛一结束,楼下等着一大票好朋友,等着抢购当季比赛鸽,让也不是,拒绝也不是,对已坚守参赛定位的他来说,应付这些人情事故,有百害而无一利,不是个愉快的经验。  “95年以后,每年都和你一起去欧洲,进口的每一只鸽子都被你摸过,你知道去国外挑种鸽,花多少钱,贵或便宜那是一回事,对和错都要一段时间才能证明,买鸽子往往被人笑憨,这种事实在不值得提。”★“好,不谈鸽种,讲一下你怎样照顾种鸽好了。”我见风使舵,“种鸽一天喂几餐?”  “两餐。”★“雄鸽和雌鸽喂一样的料吗?”“配对时一样,休息期不一样。”★“那里不一样?”“男孩子精气神要足,虽然是休息期,相对还是要吃好一点,雌鸽营养够用就好,不能太少,也不能看到下蛋,适当的量到那里,自己要抓出来。”★“你介意公开你的饲料配方吗?”“这是毫无意义的;每个入赏鸽舍的饲料配方都不会一样,没有人能为不同的鸽舍开出一张标准的饲料单。”赖铭居忽然严肃起来。“每个鸽舍种鸽的生存环境和运动空间都不一样,需求当然也不相同,鸽主要对自己的环境和需求有所认识,欠什么给什么,你没听说过同一个比赛鸽舍,同一个教练,一样的饲料,公的和母的养起来就不一样,因为雌雄运动量不同,虽然是讲比赛鸽,但道理不变,养鸽子要“懂”,不能照抄,你是在作错误的引导。”★成功心法尽在笑谈中,挖宝即将进入高潮,林云达是在误导吗?细细咀嚼,必有所获,精采好戏,切勿错过。 赖铭居的故事从本期开始,将着重于实质面、技术面的探索,作者尽可能以实战的盲点为题材,希望所问、所答皆切中要害,产生旁敲侧击之功。以问答式体裁呈现,主要是具备机动性,可以弹性运用时间,三分钟五分钟都不会浪费,且把问题打散化整为零,比集中发问,反而较易分散注意,得到更真实的答案。我们不想带给赖先生困扰,但又想尽力满足读者的期待,在很多关键处,分寸只能自己掌握,毕竟把多年实战换来的经验赤裸裸的托出,难免使赖铭居犹豫,因此特别感谢他的宏观,也希望读者体谅和珍惜。  问:别人认为你(选)鸽子有一套,尤其是插组,你对自己在这方面的表现怎样评价?  答:中部地区参赛的机会全台最多,加上一些好朋友不怕输,要我帮他们看看当季比赛的鸽子,有的甚至把鸽子载到我家里,要我表示意见,这些都是给我学习[点插]的机会,透过大量的挑选和认证,自然会找到一些综合或单关入赏,区域性或普通性的共通处,这是我比较幸运的地方。单关插组比较好掌握,暗组时间长变数也多,我也经常有冠军鸽飞白板(没有插组)的经验,一只选手鸽没有被挑中参加任何插组,应该有它的原因,譬如说:有缺陷、或插组前正好中网、迷飞、或健康状况不好、或撞伤等等,有的是暂时性的状况,有的是不符自己的标准,但碰上比一关就结束,或比赛时大顺风等情形,会跑出这种黑马,我能接受这个事实,却不会因此改变自己的标准。飞出成绩的鸽子有没有插组?足以显示这只鸽子在鸽主心目中的地位,插组是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思,或是别人指导的结果,则代表不同的意义,不是自己中意的鸽子典型,要断然不插,即使事后证明判断是错误的,勇敢的尝试,也比老是怕猜错,或错误的期待进步更快。  问:你的意思是插组一定要自己来,可是很多鸽友就是因为不知道那一只会飞出来,那一只比较好,他们还没有把握,要他们怎样去判断。  答:错误是难免的,就是我,也不可能不看走眼,但是要知道,如果仰赖名师,那时把自己成长的机会拱手让人,出钱请别人学经验,不管结果怎样,自己都是输家,何况鸽子还是要飞,谁也不能保证结果,找我点插的朋友,我也是建议他们,我的看法供他们参考,作最后决定的还是要他们自己,想要在赛鸽界立足,不能没有主见,无论如何最后的决定权必须掌握在你手中。选主将并不难,如果你有种鸽,那么主力种鸽就是主将的入围者,根据遗传的特征,过去入赏的经验,从同血缘中选出你喜欢的,譬如说作出两孵四只,从这四只里挑出符合你意的,或者训练过程表现较优的,条件好的作主将,较次的写副组,做不到这一点,表示你的主力鸽群尚未形成,或者鸽舍里没有出现可寄托的对象,情况是这样的话,把插组的钱拿来买好鸽子,比急着参加插组对鸽舍更有帮助。  问:你选择种鸽有那些条件?  答:我喜欢平衡感良好,羽质柔软象丝绸,漂亮的喉咙,眼睛明亮,瞳孔小而浓黑,翅膀厚实锐利,伸展收放滑溜,骨架粗硬,耻骨密合,腰粗有力。象这样讲,你可以把鸽舍所有的标准都加上去,结果可能是你找不到你想要的这种十全十美的鸽子。用讲的比较快,找种鸽本来就很困难,你说的[反向思考](注1)我倒觉得很有道理。  问:好家伙!反将我一军。和你到欧洲,有时看到你只订幼鸽,有时候连十岁LKK(老寇寇)的也要,你买鸽子令人迷惑,实在猜不到你的盘算。   答:是你自己想太多,我买鸽子是临时起意,上手有感觉就买,没有什么事先规划,不象黄良德鸽子不必上手,可是他对鸽子的家族非常重视,血统资料查证一点也不肯马虎,每个人都有自己买好鸽子的一套,而且条条道路通罗马。能买到什么鸽子,有时候是运气;向多布拉那只灰白翅鸽王,那样好的价钱,他们家大大小小谈了一天,等到的最后答复仍然是不卖,象这样人家硬是不卖,除了买幼鸽,你还有什么办法?安德烈那只86年的老雄鸽,虽然已经十岁但若配一两只好母鸽,够格作种的能出一只就够本了。你认为十岁老鸽给那样的价钱太诱惑人了,可是你可没看到太太跟他先生说话那种着急的模样,她是死也不肯卖,对她来讲那是感情问题,不是价钱高低,说起来是95年的事,如果当时他点头,今年(1998)利蒙治国家赛25,000多只全国亚军就轮不到他家了(注2)。   问:你刚才讲[漂亮的喉咙]是指什么?  答:你问我选种的条件,有时候那是一种感觉,很难讲清楚,因此跟你绕了一个弯,象那样十全十美的鸽子,就是有也早就出一大堆成绩了,在任何鸽舍都是开宗立派的祖师爷,不可能被卖出去。我也喜欢[漂亮的喉咙],先说好这只是我喜欢,不代表鉴定的标准。[舌平喉深]鸽子张开嘴巴的时候,舌尖平顺的贴着下颚,气管口深埋在咽喉里,上颚不管在任何状况下(有时候抓鸽子追逐了老半天,人和鸽子都喘),只有一道小孔,不见裂缝,甚至只有中间微微隆起的肉柱而不见小孔,我看到很好的种鸽都是这样的特征,但比赛鸽就不好说,有时候成绩很好的鸽子,嘴巴一打开,上颚开的比水沟还宽。   问:进入比赛,你有没有调节?  答:很早很早以前有,但是配对实在太费时间,后来尝试用自然的方式养,结果也不错,后果资格赛越来越多次,配对时间不好抓,就干脆改掉。你知道我这个人比较没有定型,不会一成不变,象现在换到海上比赛,鸽龄较长,险情经常出现,我又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是不是海上的比赛,配对是一个正数?   问:你是否也把眼睛因素列入插组的考虑?  答:所有帮助比赛获胜的因素都没有理由不去重视,即使是很小的细节,你说眼睛和插组有没有关系?当然有但是不能拿眼睛作插组的唯一指标。还要考虑肌肉的颜色和丰满度,鸽子的巢态等。注意鸽眼是否明亮,反应是否敏捷,对单关插组来说,是必要的。虹彩的色泽和层次,眼志和瞳孔的结构,抖动的鸽眼,一些鸽眼的基本常识,也都在我综合插组的观察范围。  问:你怎样挑出高峰状况的鸽子?(单关插组)   答:很多书谈到高峰状况,书里写的那些状况都是。捉在受里肌肉象牛一样[勇]的,通常我比较不会用。[静]是很重要的,我不喜欢整天在鸽舍里咕咕叫的鸽子。比起其它主观的猜测,训练成绩是最好的参考。如果记录够详细的话,一只选手鸽训练成绩的曲线,就是它体能状况的呈现,除非插组和决赛日还有一段时间,否则这是第一选择。  问:你在集鸽前一餐怎样喂?  答:有人说我用饲料控制,错,我从来不限制饲料。海上比赛都是星期五集鸽,星期六在鸽笼里喂,在饲料上可动脑筋的空间有限,就是陆上隔天的比赛,该怎么喂就怎么喂,集鸽前我通常不改变平日喂食的习惯。   问:你的比赛鸽重量控制在什么程度?(饲料控制)  答:我又没有秤,怎样说明你的问题?这样说好了,训练时是什么样子,比赛时就是什么样子,我不会为了接近比赛而改变鸽子的状况,包括体重。  问:比赛鸽归巢后,第一时间,通常你怎么处置?  答:看比赛的距离和实际飞翔时间而定,唯一不变的是我会尽可能让返舍的选手鸽吃点饲料,喝口水,然后进行报到手续。好飞的天气,和正常的训练差不多,喂食处理和平时一样,不须特别照顾。坏天气或放飞较远距离,飞的时间比较久,我会给电解质和比赛夺霸两粒(注3),我是以下午喂食量为标准,假如下午四点喂食,平时一只鸽子吃30公克,鸽子是12点半返舍,那么第一时间要喂多少,下午这一餐它才能把30公克吃完。  问:获胜的因素,人(管理)和鸽子(种鸽)那一个重要?  答:这个问题最常引起争论,我恐怕也讲不清楚。在不懂得管理的时候,会有很多跌破眼镜的事,让人产生迷惑。譬如说:刚开始参赛,什么也不懂,比赛时有一只天才鸟,正好被养到胖瘦适中,结果飞出冠军,连他自己都莫名其妙,三流管理照样得冠军,可见鸽子才是关键,管理显得不重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也有可能他这一季的好选手鸽不只一只,如果管理得当,原本可以多入赏几只的。你说他错吗?没有,只能说比赛不能一仗论输赢,要看十季八季。有好种鸽但管理不善的鸽舍,会出成绩,但好鸽子的实力被打折扣,不可能密集入赏。有好管理但欠缺好种鸽的鸽舍,选手鸽赛绩比较接近,但无法飞进前几名,有好种鸽加上好的管理,鸽舍整体实力坚强,群势入赏且成绩能集中在前几名。没有好种鸽又管理不善的鸽舍,不可能出成绩。我说鸽子帮人的忙比较多,人能帮鸽子的有限。在种鸽素质非常接近的鸽舍,管理优劣左右成败;在管理水平无落差的情况下,鸽子素质决定胜负。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