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將新秀相對論-鴿系的血統(2) 著:雷斯卡馬卡
2005-09-13 10:35:39
若某鴿的器官能讓牠把體能節省下來,那麼牠就是名不虛傳的長程賽鴿。" 新手:你好像是要讓有名的小"Peureuse"復活似的,我心中真的產生這個印象。 勝利者:要是它可以實現的話! 新手:但是,當我目睹自己的鴿子時,就沒有發現牠們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是不是因為我是循錯誤的途徑來觀察牠們的緣故。 勝利者:孩童心智中那活力的表現就是他們的"好奇心"。有好奇心的小孩會留意到外界任何一件事情,想曉得和瞭解每一件事情。對鴿子而言,這也頗為相似。你得留意牠們在舍內的表現。當別的鴿子仍保持著被動的狀況時,有一羽鴿子注意著周圍的每件事情。最微不足道的舉動都會引起牠的興趣。若你自口袋中把自來水筆拿出來時牠會注視著它,同時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這件物體上。牠的鴿頭不斷搖動著,自牠的眼神和不斷地在轉動著的眼睛,你便可以察覺到牠的好奇心。 新手:對了,我頗能理解你想教我些甚麼道理。但是,鴿子分有神經質和很平靜的兩型。前者顯得很"活躍",而後者卻表現得相當"被動"。因此,也就有人認為前者的活力較後者高了。還有別的說法呢!有人說"沉著"的鴿子在飛長途時會優於"緊張"的鴿子。 勝利者:且讓我們來看看我們的鴿子。為甚麼我們要觀察和注意牠們呢?我們會發現好的鴿子不會變胖。這就是活力的一個徵象,不管鴿子是屬”沉著”或”緊張”型,牠們都享有這種特徵,問題就是牠是否為一羽好鴿而已。沉著型的鴿子的狀態保持看較長,能飛的曰子會長很多(是以年來計算的),特別是飛長程時就更為明顯。當然也有例外,說到鴿子時也會出現例外的。也許,事實上根本就不是例外,只不過是因為我們的疏忽相形之下就曲解了我們的全部判斷。"讓我們來看看赫司肯.馮萊爾的鴿子。他最具代表性的基礎鴿就是那羽有名的"Boerinneke",應算是一束很不尋常的神經。牠是一羽雌鴿,當你把牠拿在手中時,就會一本正經的在"顫動"看。牠的祖先更是比利時鴿迷們所熟知的冠軍名鴿。牠們都是有極度的神經質的,你只要看看牠的眼睛便明白其中道理了。席夫.馮萊爾(Jef Van Rid)跟一些鑽石明星鴿友共事(他本身是鑽石商),他好像在鑑定寶石般,以自鴿眼的閃爍度來判定鴿子的好壞。他可以自鴿眼判別鴿子的內在活力。"假如你沒有防止鴿系傾敗退化之談時,這正好就是我們不應該疏忽的事情。當鴿眼變得沒有光澤和遲鈍時,它就無法把生命力的光芒顯現出來,質素的退化就會直線下降。就讓我們回頭來看看那些神經質或態度安祥的鴿子。神經質型的鴿子在飛程超過750公里時,無疑應會有很不舒暢的感受。然而,我卻無法不懷疑牠們這種感受的起因,可能是因為被關在運鴿籠內過久所致,神經型的鴿子會因之較安祥型的鴿子消耗體內更多的礦物質。 新手:因此,神經質型的鴿子就會真的較平靜型的鴿子有更具體的表現了,然而牠們體能的消耗也較平靜型者來得迅速。以我們人類來說,有神經質的性情的,往往都表現出"緊張壓力"的特徵嗎? 勝利者:對人來說,壓力和神經緊張往往都足以構成問題。動物也會有"壓力"的感受,這種生理現象對以鰥夫為飛制的神經質型的鴿子來說,往往也是令人頭痛的問題,牠們整天都纏看雌鴿,結果把正常的體能都耗盡了。 因此,我們就得很當心的進行合理的安排。絕對不應該讓一羽神經質型的鴿子參加得在途中停留一夜的長途賽事。這項建議是老佐治.華普利 (Senior)告訴我的,那時我就跟你一樣,還是一名新手!他是比利時的強豪之一,同是觀察能力相當出眾。他從來都不表現出興奮,給朋友們開一瓶好的紅葡萄佳釀時就是唯一例外的時候。跟著你就可在他的眼神中找到一線彩耀,這正好把他內在的歡欣透示出來。 新手:我同時還發現,有些鴿子經常會排上超長途賽事成績單上的高名次,然而若讓牠們改飛當天飛返的賽程(短賽程)時,成績卻往往不很突出。 勝利者:牠們活力的層次不一樣。所謂飛賽長途的真正好手 ,牠們的器官具有把體能消耗緩減到最低程度的效能。 新手:這樣說來,鴿友們若以之出賽高速賽事將會徒勞無助了。這些鴿友的鴿子的神經狀態最好是較一般水平的低一點。但是,當我們用手抓看鴿體時,想把牠的神經狀態觸感出來是很困難的事情。 勝利者:對一些從未抓過名符其實的冠軍鴿的鴿友來說,這的確是相當困難的,因為他們無法用比較來進行判斷。我們不要忘掉,鴿子器官要把最高的活力發揮出來時就不應積存脂肪。鴿體積存起脂肪時,活力馬上就會消失,理由是牠們與生俱來的耐力會因之而被削弱。當你手抓這樣的鴿子時,剛觸手時是會有很充分的肌肉感,但再抓久一點的話,你就會感覺到牠那些都只是脂肪而已。牠會變鬆弛而 "縮起來"牠的胸肌會變軟,且尾姿也會弛緩放鬆。再仔細打量牠們的眼睛,眼睛一點也不會射出活力的光彩,就是說,牠缺少了良鴿所應具備的特徵。 高速(短程)賽事 新手:你曾允諾給我介紹高速賽鴿我知道你在這方面的成就甚高。首先告訴我,甚麼是高速賽事好嗎? 勝利者:問得很好。我的答案也很簡單。我的看法是這樣子的,所謂高速賽事者,就是可以讓同一羽鴿子每週都出賽而,中間不須停賽休息的賽事。依我的經驗而論,在比賽時就是指短於400公里,每週均可裝同鴿進鴿箱,運送參加賽事。但是,當遇到特別情況時,這種說法就不再適用了。舉例來說,天氣相當炎熱,延緩放鴿和遇上特別惡劣的天候時。有時得利用貨櫃來運鴿,鴿子很可能就得在運送鴿箱內只過夜而已,也因為貨櫃的捷運,你每星期的賽程還可以增為 450~500公里,要是氣候狀態也不惡劣時,飛賽返舍的鴿子就可在舍內休養生息六天,德國人曾進行過一項結果肯定的實驗,故德國人早就不用火車來運送出賽的鴿子了。 超過400公里的就不算高速賽事了。400公里以上的應算是中程賽,這時鴿子先有速度還不足以應付,還要加上另一項很重要的耐力要素。 若在天氣同屬頗好的情況下時,我們就可比較一下100、300、500和800各賽程的平均飛速。舉例來說,第一程 (100)的平均飛速為每分1,200米,依次則為1,150、1100、 1,000米/分了。當天氣在惡劣的狀況下時,甚而在短途賽事中也得考驗鴿子的耐力,而速度、耐力、續航力和其強度間很明顯是有關係存在的。 新手:這樣說來,賽鴿是否需要額外的休息後才可再度出賽,還是看鴿主考慮其鴿子是否適宜出賽而定。他又以何依據來判定鴿子的狀態呢? 勝利者:下面所設的就是判別鴿子狀態的基本要素,看看牠們是否適宜再度參賽。當鴿子出賽返舍後,鴿主就得把牠抓起來估計一下牠在賽程中所損失的體重。要是鴿子失重時,原因就是其肌肉已耗換成飛賽時所需的體能。其身體機能將不可避免會被傷害。進一步可觀察鴿糞,看看鴿糞在鴿子體能消耗後的異樣改變。要是它們連看下來的數天內都不回復正常的話,那就得提高警覺,好讓牠們多作一星期的休息了。 鴿子飛返時的狀態,就是你判定其狀態時的重要依據之 。 新手:我認為短程高速鴿,超中程和長程鴿是各需不同的飼料的。 勝利者:這是很淺顯的道理。但我們先不要扯得太遠。除了飼料而外,你想在100~350公里的賽事中獲勝的話,還有別的因素需要考慮。這就是所謂的 “催鴿“法….還有一些就得依靠鴿子本身了。 新手:請你告訴我,你是否會挑“特別”的鴿子來參賽特別的賽事,我想是用不著的,因為所有鴿子都可以飛達相同的速度的。起碼,當你在星期天那天,總會看到大群大群鴿子聯群飛返的。 “高速鴿的體型一般較大,且特定的體重也較長程鴿為高。 勝利者: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你是說你用不看”特別“的鴿子。就讓我來加以解釋好了。當你抬頭眼看牠們聯群而飛時,說有十羽或上百羽也好,你是絕對無法發現其中有一羽是在領航,飛在前頭來引導鴿群,朝同一個方向飛去的,牠會較別的鴿飛得更快。當改變方向時,你就會發現某鴿會自鴿群中掉脫下來。同時,這一羽鴿要是 “預備功夫”足夠,也較別鴿”宜於“同一飛程,更要緊的還是牠的“催鴿”功夫被做得比別鴿好的話,那麼牠就會比別鴿飛得更快了。牠就是導航鴿,也是群鴿中最佳的一羽。他會率先飛離鴿群。為了這個理由(先不考慮其他的理由):牠對方向的意識會較同群鴿子來得明確。 新手:說的也是,但是,鴿子的方向感是與生俱來的,牠們要不是就具有這種能力,否則就是不具備這種能力了。 勝利者:你說對了一部分。可是,經驗卻告訴我們,要是你想贏得高獎時,就得經常作單鴿離舍數公里的放飛,這種訓練就是你的成功之匙。依此法行訓練的鴿子能很輕易的就離群獨飛。然後,要是牠有能力的話,就會比別鴿飛得更快,同時也作更直線的力向朝目的地翔進,牠自然就可以獲取高賞位了。 新手:你說我要是有能力,又是甚麼意思? 勝利者:我會把數項有關鴿子一旦在單飛後,具有較別鴿,飛得更快的能力的判別法告訴你。 新手:我想你一定是想給我介紹查理士.萬達基路登( ChauesVanderchelden),他曾寫過很著名的一部鴿書《賽鴿的適飛性(The Racing Pigeon’s Aptitude for FIight)》。不過,我相信你對他的看法也不會首肯的。 勝利者:概括的說,我完全同意他所提出的鴿翼的理論。鴿子的高飛速適應性能是完全受鴿翼所支配的,這種說法也是絕對正確。同時我們還要特別注意到兩點:第一,上翼羽須夠短。當上翼羽這部位變寬時,鴿子的飛程很容易的就能加長,但飛速卻作相對的減弱。第二,翼上的諸主羽絕對不能寬,這要求對最後諸後主羽尤應嚴格。同時,當翼羽完全展開時,後主羽間還應留出一定的罅縫,好讓鴿子在下拍和鼓翼時便利氣流通過。當羽翼急促鼓動時,中主羽(第四、五和六翅羽片)得向後伸,因為若前伸太長時就會產生制動的效應,鴿子就容易疲勞了。 新手:這些都似乎頗為合理。還有另一個問題:我相信高速鴿的體型一般會較長程鴿者為小。 勝利者:情形剛好跟你所想像的相反。高速鴿的體型一般較大,同時特定的體重也較長程鴿為重。在行高速飛行時,鴿子的動力較其耐力更為重要多了。耐力是長程鴿的基本特質之一。而體型較小就是增加耐力的有利因素。 新手:事實上,所有這些問題還可以說好幾天……,但是,我們對高速鴿的討論還未完全。這兒還有“營養“和“催鴿”的問題,就是說我們可利用一些小技巧把鴿子的狀態催導出來。 勝利者:我們還要談一談雌鴿,介紹一種可完全擊倒鰥夫鴿的法制,它是我一位意大利友人路土安諾.羅斯(Luoiano bossi)於1982年試驗出來而獲了不起的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