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赛鸽高手的必要途径——变成蒙古大夫

2006-03-12 22:55:21

(本人在撰写此文章时,将种鸽放在其次,只谈用药管理,望鸽友勿产生误解或不必要的争论。) 赛季结束,工作休假一个星期,有时间整理今年的成绩,发现今天比去年总体水平大大有提高,反思: 对赛鸽的用药管理经验却强过去年。经验来源为鸽友之间的交流。(今年的种鸽还是去年的一批,没有任何添加,配对如初) 总结:成为好的赛手,一定是好的大夫,能够及时准确的判断赛鸽的各种病症,及对症下药。不是我的赛鸽种不行,而是我无法正确判断鸽子的病情,因此,用药管理往往南辕北辙,投药而未见任何效果,却加重赛鸽的病情,鸽子能入赏的比率几乎为零。 鸽友中比赛成绩越优秀者,往往经验最丰富。 前日,与鸽友相聚,众人大谈药物管理(非大力丸类,仅仅为毛滴虫,球虫等),请鉴定本人赛鸽后均得出一致结论:毛滴虫、呼吸道并发症状,星期日,为证实观点,带赛鸽去了宠物医院二家,分别得出不同的结论,与此同时,推荐各种药物及保健品,费用不低。 鉴于此,回我母校,找到生物系的校友,通过显微镜、粪便培养等一系列手段,告知,此鸽为交叉感染,肠道与毛滴虫混合,拟定用药的配方。肠道为慢性感染,需较长时间处理。(请鸽友不要怀疑我母校的检测是否科学,这是国内最好的大学) 今天,我立马上街买了一台高倍显微镜,以后对赛鸽的检验方法,决不是经验而是科学,通过科学数据来改变自己。经验往往是宝贵的,但是,恰恰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正为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劝广大鸽友,能够迅速提高对赛鸽的病症认识,才能大踏步前进。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