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落鸟及其它--爱鸽及鸽界之德

2005-09-11 1:45:30

                        天落鸟及其它--爱鸽及鸽界之德    本文作者认为,如何对待“天落鸟”,反映出养鸽人的养鸽观和金钱观。他呼吁当前的鸽界应该提倡一个“德”字,爱鸽,不仅要爱自己的鸽子,也要爱别人的鸽子,天下鸽友是一家,天下鸽子亦是一家。     凡是养鸽人,都会遇到“天落鸟”,怎样对待“天落鸟”反映了一个养鸽人的养鸽观和金钱观。按照现代赛鸽的理念,似乎竞赛回不来的鸽子都是孬种,才会沦落他乡成为“天落鸟”。但我觉得对“天落鸟”也要一分为二,不能一概而论。    从有关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不乏有“天落鸟”之后代在异地大放异彩、夺金争银的事例。如果说“天落鸟”都是无能之辈,这样的报道我们可能永远也看不到。因此,在众多“天落鸟”中也肯定有具备潜质的好鸽,关键在于你如何去识别。★看待“天落鸟”的角度    “天落鸟”是我等养鸽“菜鸟”的首选之物。我想,中国三十多万信鸽爱好者中,大概有90%以上都养过“天落鸟”或者正在养“天落鸟”。原因固然很多,但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众多的养鸽者均是中国普通的老百姓,既不见得能拿出大把大把的钞票去国外购进詹森、西翁等纯种赛鸽,也不很可能动辄出数千、上万去国内赛鸽拍卖会举牌竞拍。毕竟这两类人在三十多万人中纯属少数。大多数鸽友只能到鸽市去买一些既经济又实惠的“天落鸟”,以养“天落鸟”起家,而非名家铭血之后,此中亦含有许多无奈。    二是许多人开始养信鸽最直接的原因是出于对动物的喜爱,并非立刻想参与竞翔。本人亦是由亲戚送来一只“天落鸟”,不忍心将它宰杀,才萌生养鸽念头的。“天落鸟”既然是一生命,我认为就应给它生存的权利。我很赞同广州祝匡武先生放飞“天落鸟”的观点,喂它吃饱,然后,选一日好天,让它飞回去。对“天落鸟”得而诛之,好像捡了别人的钱,并且把它给消费了:而对“天落鸟”得而卖之,换点鸽食银两,又像捡了别人的食物,把它作价给卖了,钞票顺顺当当地放入了自己的口袋。如果说对“天落鸟”得而诛之,是隐形的,影响面不是很大,那么,现在还有一种更可怕的行径,那就是借现代通信手段,堂而皇之地在网上叫卖起“天落鸟”了,拾鸽不昧到公开“天落鸟”照片,一口一个工薪阶层可以接受的鸽价。    这种显性的处理方法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考究:一是这种“天落鸟”的可靠性。虽美其名为“某鸽”,然可信度薄得只剩一层纸了,买鸽人凭网上照片介绍,不摸、不看任由卖主吆喝,说“某鸽”便是“某鸽”。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其中的蹊跷读者诸君自己去领会。二是这种消费方式的保障程度如何。假如我买的是“羊肉”,而你给的是“狗肉”,没有合同、没有协议,“某鸽”买回去消费者上哪去投诉?白花了银两不说,守着一对“某鸽”等它的下一代飞出个好成绩来,一晃几年过去了,竹篮打水一场空,苦水只好往肚里咽。三是假如卖的是货真价实的“某鸽”,同行又会怎样看待我们呢?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同行只要一点鼠标,立刻就知道他那可怜的“天落鸟”正在网上待价拍卖,又是怎样一种心情?又是用怎样一种眼光来看你呢?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信鸽竞翔的速度已今非昔比,但鸽界的同仁爱财之心切不可像信鸽竞翔的速度一样与时俱进,诚实、守信、讲道德也应在鸽事活动中占一席之地!★养鸽的几项顿悟    正值笔者养鸽一周年。一年来,不仅领略到了养鸽的酸甜苦辣,也品尝到养鸽带来的乐趣。“养鸽顿悟”中有些内容可能显得很幼稚,而有些内容却是聊以自慰的,但这些都是我养鸽的心得,不妨写出来供鸽友们做茶余饭后的谈笑。1.起棚养鸽,参赛的目标不在乎争金夺银,比较高的归巢率就是最高的奖赏。2、在众鸽友面前滔滔不绝者,不见得什么都懂,而在听众堆里肯定有不露声色的高手。3.鸽会对气象的无知和刚愎自用,往往会断送你手中的王牌。当年的赛绩肯定好不到哪里去。4.网上信鸽交易,网住的是你兜里的钱,到手的鸽子却要等到子代的表现,才能证明钱花得冤不冤。5.新手去买鸽,抱回来的不仅仅是鸽子,更主要的是卖主诚信的份量。6.爱吾鸽以及人之鸽,才能体现天下鸽友是一家。放生一只他人的鸽子,即为自己鸽子的归巢积一份德。7.要想让鸽子不长“痘”就让它们生活在空气流通的鸽棚里。8.当你要给鸽子疗伤或涂药时,只有把它逼到角落,且轻声告诉它疗伤或涂药的重要性,它就会乖乖地接受治疗。不信您试一试。9.我一直幻想鸽友们都给鸽子吃玉米、高梁、豌豆等统一的饲料去参赛。★鸽会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眼下全国各地凡有养信鸽的地方,大凡都有鸽会。我想,鸽会的作用,理应像《中国信鸽协会章程》中所述那样,促进我国信鸽事业的繁荣,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做贡献。可有些地方的鸽会,却发挥着不应有的作用。举二则简单的例子,足以说明鸽会的作用在走样,一是成了卖“天落鸟”的商店。二是成了聊天侃大山的去处。    说起“天落鸟”,本人对它的处境万分同情。可偏偏在鸽会的店面里卖的是这些人生杀予夺的家伙,怎不令人万箭穿心呢?“天落鸟”若遇到好的买主,买回去配对、下蛋、作孵,也算是它前世修的福气,将来还有机会逃回去。若遇见爱吃鸽肉的人时,“天落鸟”就成了刀下鬼、盘中餐。若某天有人说,可怜一只鸽子从孵蛋、出生、教乖、训放、竞翔无不凝聚着主人的心血,就这么给杀了,也算是良知的复苏。逮鸽的人无德无良,鸽会的头头若是漠视协会章程,将鸽事活动中丑陋的悲剧一幕幕地演下去,鸽会管理也就打上了负面的烙印。    鸽会好比(沙家滨)中阿庆嫂开的店,“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来的都是客”,一张椅子,一杯茶,众鸽友聊聊天,联络联络感情本无可非议,可在聊天中总夹杂些不和谐的声音,一是话题陈旧,陈词滥调,了无新意。倘若听众是养鸽新手,而言者所说的是养鸽常理,你情我愿,听者倒亦有不少收获;怕就怕言者自己昏昏,又怕丢面子,硬撑了要使别人昭昭,岂不误人子弟,谬种流传,遗害大家?这样的聊天场合,我劝诸君早早走人,宁可多花时间进鸽棚铲鸽屎、喂鸽食,或多陪陪家人,以弥补平时多给鸽子温暖,少给家人温情之不足。二是聊天是为说张家长、道李家短提供了场所。笔者亲见两位鸽会“领袖”话不投机,吵得脸红脖子粗,事后细细追问起来,原来是为了点蝇头小利,真是应古人“肉食者鄙”那句话!殊不知,鸽会是民间组织,不是牟利机构,服务才是它的宗旨。试想,如果四个地方的鸽会不团结,那个地方的鸽子恐怕也飞不出什么好的成绩,因为除了天时、地利,还需要人和!    当前的鸽界应该提倡一个“德”字。我想,鸽界之德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爱鸽,不仅要爱自己的鸽子,也要爱别人的鸽子,天下鸽友是一家,天下鸽子亦是一家。二是鸽会要以德服人,办事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三是鸽友之间坦诚以待,老者不耻下问,幼者虚心求教,共同提供鸽技。    笔者认为,大力推广“鸽德”,以德治鸽,这才是鸽会应起的作用,也是鸽会工作的当务之急。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