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今年放鸽怎么这么难!
2005-11-02 22:18:14

今年秋赛刚开始就传来阵阵哀嚎,笔者查看了全国各地协会,公棚的赛绩报道,冠军飞速不高且不提(大多数在1300以下)还动兀大批丢鸽,丢的有点莫名其妙。 10月份是天文爱好者的兴奋月(有几次天文奇观),又是信鸽爱好者的灾难月,也是鸽会公棚负责人的头痛月(挨骂多多)。看官还是先看看以下一则报道在转入正题吧: 近年来,太阳已进入每十至十一年出现一次的磁力场周期性变化,在这段期间,微粒子与辐射有可能以每小时一百万公里的速度向地球吹来,其对地球的威胁,是科学家们难以估计的。二○○一年四月四日正如科学家们的估计,太阳表面发生了一次巨大的黑子爆炸,这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爆发之一,幸运的是耀斑(Solar Flare)没有朝向地球,所以耀斑释放的大部分能量不至于冲击地球。耀斑是由磁能突然爆发造成的,它可以在几秒钟内使太阳粒子运动速度加快到接近光速,也使太阳表面温度升高到几亿度。耀斑释放的能量甚至达到一千万亿吨炸药爆炸所产生的能量。地球的磁场活动每隔几十万年,地球的磁场活动就会造成南北极的重新形成,上一次发生时是在七十八万年前。它会导致地表状况变异,破坏臭氧层,使人类生命受到威胁...... 另外我还收集到美国《纽约时报》2004年7月13日报道,近一百五十年来,地球磁场的强度急剧减弱了10%─15%,这使得来自太阳的高能粒子能够轻而易举地穿透地磁保护层“袭击”某些人造卫星。更厉害的是,根据巴黎地理学会一位博士的研究,这可能是地球磁场发生大翻转、南北极互换的前兆。科学家们通过对海底熔岩的研究发现,存在于地核周围的铁流体(熔融体)好像一部“发动机”,不停地将巨大的机械能转化成为电磁能,从而形成了地磁场。而铁流体有时会形成巨大的漩涡,迫使自己的流向发生变化,这就引起了地球磁场的改变。 地球的磁场曾经发生过多次翻转,炽热的岩浆中含有数以万计的矿物质,好像一个个“小指南针”。当岩浆冷却下来,这些“指南针”也被固定,不再发生变化。这样,其“南北极”的指向就记录了当时地球磁场的方向。研究表明,地球磁场平均每五十万年翻转一次,而最近一次的翻转发生在七十八万年前。由于一百多年来磁场不断减弱,人们不禁担心,地球磁场的又一次“大变脸”是否即将来临? 当然,地磁场的两极倒转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大约需要五千到七千年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保护人类免受强烈紫外线辐射的地球磁场将会消失,许多依靠地球南北极迁徙的动物将乱了方寸。而对人类最致命的打击是直接暴露在紫外线辐射下,皮肤癌等灾难将降临。欧洲航天局计划在2009年往两极上空发射三颗卫星监测地球磁场的变化。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人们预测磁场变化的情况,更可以避免短期内可能发生的事故,如保护那些低轨道人造卫星免受太阳粒子的侵袭...... 正题 养鸽人都知道,信鸽导航一靠太阳定位,二靠地球磁力场,真正好鸽必备这双重功能,大宗偏重太阳导航(太阳鸟),这就是放出阴天归巢必低的原因,太阳鸟不具备利用磁场辨别方向,不见太阳等于不见方向,另外,太阳鸟头脑简单,信息直观,出门就奋飞不已,往往一杆到底成为“快鸽子”。偏重磁场导航的多数阴雨天都有表现,这时空气湿度大,更利于磁场导航,由于要靠综合信息分析并不简单直观,方向感隐约还要不时谨慎纠偏,自然好天飞行也兴奋度不高,只能表现平平了。极少数的鸽子具有超强的双重功能,相同距离下,好天高分速,阴天低分速照样名列前矛。注:笔者20年前就相信太阳和磁场双重论,是因为晴阳天飞的最好是共睹的,阴雨天甚至月光下少数鸽子也照飞。以上解析是单论导航本领,其它不论。 正题中的核心正题:今年放鸽怎么这么难? 看完以上有关资料论点,相信不少鸽迷已经多少明白今年难飞原因了。因为今年太阳黑子活动频繁,同时扰乱了地球磁力场(笔者的小灵通近来就老发神经,信号极差),直接影响了鸽子的双重功能发挥,正常气候飞行明显不如往年,一但遇上阴天分速归巢率骤降,阴雨天打击就更致命了。赛鸽出笼不是分群就是久盘不出,是鸽子找不到方向的明显信号,这种以往少见的现象今年却成了“常见病”。 今年无疑是我们鸽迷的灾难年,鸽子受双打(有双重功能都被打击);鸽迷受双打(比赛失利打击,禽流感困扰打击),再此,鸽迷天地还是要给咱鸽迷打打气,凭咱鸽迷老大台下几年功,最后冲一冲吧! 原创:鸽迷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