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剖析一下天落台鸽

2006-04-11 0:30:04

    笔者早在20年前就开始接触台湾天落鸟,由于那时国内还没什么人养外籍鸽,唯有深圳和广州的鸽友通过香港少量引进一些.饲养台湾天落鸟的人也不多,多数是一些与海员有交情的鸽友,价格也远比现在的贵,一般都要5-6百元一只,每年都有不少外省鸽友托买一些带过去.到了90年代台湾天落鸟的数量渐渐多了起来,每次黄埔港的海员到货都去看看挑挑,感觉那时的台鸽跟现在的不一样,一看就很像欧洲子代鸽的较多,用起来的成功率也比较高.     笔者曾用93年的一只台雄配汪鸽飞过一羽1000KM亚军(全会才回四羽)一鸽包揽了全部100元精英奖金.还有3百和5百公里的前十名也飞过一些,多数都是和国血交配出来的子一代,普偏子代的遗传都不大好,那只1000Km的亚军做种效果就很差,几乎没生过什么好后代,远远不如纯国血的好用.   前几年,台湾大批鸽会改飞海赛后,台鸽天落鸟就更加多了起来.几年陆续用过10来羽,几乎就没什么理想的,总感觉不如以前陆路比赛飞失的鸽子成功率高,周围不少鸽友也都有此种感受,对此,把本人对天落台鸽越来越差的几点推论提供给大家参考一下: 1)改飞海赛后,天落台鸽的欧洲鸽子一代明显少了,因为欧洲鸽都不如再来系适应海赛,自然引种的目标以再来系为主,谁飞好了就买谁的. 2)再来系长期以300KM左右的距离为主打,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短程快速系统,这样的鸽子无法适应大陆500KM以上的赛事. 3)适应海赛的鸽子绝大多数眼色素浅淡,长期繁衍这样的鸽子很难在内陆500km以上的赛事有所作为. 4)海赛的鸽子本身对地磁定向功能并不擅长,它们的子孙自然也费舍了这一功能,飞内陆的鸽子往往需要灵敏的地磁定向能力,这样的鸽子就当然很难再适应内陆飞行了. 以上几点就是这几年的天落台鸽越来越差的直接原因.如果你有好的,相信它多数是欧洲一代移民,因为不适应海上飞行才到了你的手里,稀有啦!                                     鸽迷天地     2006.4.10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