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选择对山区赛鸽快速回归的重要意义
2007-05-11 16:56:03
随着中短程赛事的火爆开展,当今的赛鸽赛场上可以说是快速鸽的天下。影响赛鸽回归速度的因素很多,除了赛鸽的品种外,天气、风力、能见度及回归“路上”的地理地势,都是影响赛鸽回归速度的自然因素。然而,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路训观察,我觉得训放“点”的选择对山区赛鸽的快速回归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放飞“点”地势的高低与赛鸽归巢的速度成正比例。
由于我们山区地形地势复杂,即使同一个训放点,周围的地势的相对落差也很大。比如,在宁德城郊大桥头处海拔只有50 米左右,而距此不远的镜台山的海拔就达到200米左右。这几年,登山成了我们这里大众化的民众体育活动之一。我也是一个热爱登山运动的人,每逢周末都坚持攀登“天下第一山”——支提山300、400米的高处。此地距我鸽棚空距大约4、5公里,所以,我在登山时就将自己的赛鸽有意识地带到山腰300、400米的高处进行放飞。无意中发现,在高处放飞的鸽子定向快,整体走势良好,回归的速度相对也快。由此,我得到启发,在山区路训时,将放飞点相对提高,可能会提升赛鸽回归的速度。
在经过5公里、10公里的四方向近距离训放后。趁着“五一”黄金周的良好时机,我们接着进行20公里、50公里的单向定向训飞。我和助手互相配合:他在棚里观察赛鸽归巢情况——记录归巢的时间和进棚的快慢、归巢时的状态等,我负责上路放飞,展开了对这种观点的继续实验观察。以下是我们十几次路训的其中四次实验观察记录情况: (一)20公里训放宁德(最早到鸽情况) 放飞羽数:22羽 (首训)
训放点: 放飞时间 : 归巢时间 : 天气: 宁德城郊 4月24日 7:05 4月24日 7:35 多云 宁德镜台山(山腰) 4月25日 7:10 4月25日 7:32 多云 (再训) 训放点: 放飞时间: 归巢时间: 天气: 宁德城郊 4月29日 6:40 4月29日 7:02 晴 宁德镜台山(山腰) 4月30日 7:00 4月30日 7:15 晴 (二)放飞50公里福安(最早到鸽情况) 放飞羽数:21羽 (首训) 训放点: 放飞时间: 归巢时间: 天气: 福安城郊 5月2日 8:05 5月2日 8:45 晴 福安白云山腰 5月3日 8:20 5月3日 8:51 晴 (再训) 训放点: 放飞时间: 归巢时间: 天气: 福按城郊 5月6日 8:20 5月6日 8:51 晴 福安白云山腰 5月7日 8:10 5月7日 8:35 晴 从短途十几次路训的情况来看,放飞点的地势越高,赛鸽的归巢速度就相对较快些。虽然这中间差别很小,但只要我们仔细对比就会发现,放飞点的选择确实对赛鸽的回归速度存在一定的影响。在今年的路训过程中,凡是在放飞点周围有山的地方,我也一一进行这样的对比放飞实验。根据目前的放飞结果显示,在山腰放飞鸽子回归的速度比山根快,在山顶放飞鸽子回归速度又比山腰快。可能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效果,鸽子在地势相对较高的放飞点被放飞后,回归的信鸽由于俯冲的惯性作用起翅飞翔时,就相对较为省时省力。
这只是我个人在短途训放中的一些体会,正确与否还望广大山区的各位鸽友予以指点。我想,如果我们山区的信鸽协会在竞翔放飞时,也能关注这些方面的影响,尽量选择相对较高的放鸽点,对促进赛鸽的整体回归速度一定会有积极的作用。
随着今后路训空距的增加,是否会有这样的规律?我将继续进行观察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