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试行)

2020-10-22 23:55:32

【颁布时间】2013-11-18 【标题】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试行) 【发文号】 【失效时间】 【颁布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试行)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三)再审、发回重审的案件没有另行组成合议庭的;   (四)审理案件的人员不具有审判资格的;   (五)审判组织或者人员不合法的其他情形。    第八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九项规定的“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    (一)不允许或者严重限制当事人行使辩论权利的;    (二)应当开庭审理而未开庭审理的;    (三)违反法律规定送达起诉状副本或者上诉状副本,致使当事人无法行使辩论权利的;   (四)违法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其他情形。   第二节 再审检察建议和提请抗诉    第八十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发现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七)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八)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九)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一)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第八十四条 符合本规则第八十三条规定的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抗诉:   (一)判决、裁定是经同级人民法院再审后作出的;    (二)判决、裁定是经同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作出的;    (三)其他不适宜由同级人民法院再审纠正的。    第八十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发现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抗诉:    (一)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二)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第八十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发现民事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也可以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抗诉。    第八十七条 对人民法院已经采纳再审检察建议进行再审的案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的人民检察院一般不得再向上级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    第八十八条 人民检察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应当制作《再审检察建议书》,在决定提出再审检察建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将《再审检察建议书》连同案件卷宗移送同级人民法院,并制作决定提出再审检察建议的《通知书》,发送当事人。    人民检察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应当经本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并将《再审检察建议书》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    第八十九条 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应当制作《提请抗诉报告书》,在决定提请抗诉之日起十五日内将《提请抗诉报告书》连同案件卷宗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并制作决定提请抗诉的《通知书》,发送当事人。    第九十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当事人的监督申请不符合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提请抗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支持监督申请的决定,并在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制作《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书》,发送当事人。    第三节 抗诉    第九十一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二百零八条规定情形的,应当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第九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应当制作《抗诉书》,在决定抗诉之日起十五日内将《抗诉书》连同案件卷宗移送同级人民法院,并制作决定抗诉的《通知书》,发送当事人。    第九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当事人的监督申请不符合抗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支持监督申请的决定,并在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制作《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书》,发送当事人。下级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的案件,上级人民检察院可以委托提请抗诉的人民检察院将《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书》发送当事人。    第四节 出庭    第九十四条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再审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第九十五条 受理抗诉的人民法院将抗诉案件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指令再审人民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    第九十六条 检察人员出席再审法庭的任务是:    (一)宣读抗诉书;    (二)对依职权调查的证据予以出示和说明。    检察人员发现庭审活动违法的,应当待休庭或者庭审结束之后,以人民检察院的名义提出检察建议。    第七章 对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的监督    第九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第三款规定的审判程序包括:    (一)第一审普通程序;    (二)简易程序;    (三)第二审程序;    (四)特别程序;    (五)审判监督程序;    (六)督促程序;    (七)公示催告程序;   (八)海事诉讼特别程序;   (九)破产程序。   第九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第三款的规定适用于法官、人民陪审员、书记员。    第九十九条 人民检察院发现同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程序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一)判决、裁定确有错误,但不适用再审程序纠正的;    (二)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    (三)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和受理条件,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    (四)审理案件适用审判程序错误的;    (五)保全和先予执行违反法律规定的;    (六)支付令违反法律规定的;    (七)诉讼中止或者诉讼终结违反法律规定的;    (八)违反法定审理期限的;    (九)对当事人采取罚款、拘留等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违反法律规定的;   (十)违反法律规定送达的;    (十一)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的;    (十二)审判人员实施或者指使、支持、授意他人实施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    (十三)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形。    第一百条 人民检察院依照本规则第九十九条提出检察建议的,应当制作《检察建议书》,在决定提出检察建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将《检察建议书》连同案件卷宗移送同级人民法院,并制作决定提出检察建议的《通知书》,发送申请人。    第一百零一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当事人申请监督的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违法行为不存在或者不构成的,应当作出不支持监督申请的决定,并在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制作《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书》,发送申请人。    第八章 对执行活动的监督    第一百零二条 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在民事执行活动中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形实行法律监督。    第一百零三条 人民检察院对民事执行活动提出检察建议的,应当经检察委员会决定,制作《检察建议书》,在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将《检察建议书》连同案件卷宗移送同级人民法院,并制作决定提出检察建议的《通知书》,发送当事人。    第一百零四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当事人申请监督的人民法院执行活动不存在违法情形的,应当作出不支持监督申请的决定,并在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制作《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书》,发送申请人。   第九章 案件管理    第一百零五条 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对民事诉讼监督案件实行流程监控、案后评查、统计分析、信息查询、综合考评等,对办案期限、办案程序、办案质量等进行管理、监督、预警。    第一百零六条 民事检察部门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作出决定之日起三日内到本院案件管理部门登记:    (一)决定中止和恢复审查的;    (二)决定终结审查的。    第一百零七条 案件管理部门发现本院办案部门或者办案人员在办理民事诉讼监督案件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一)法律文书使用不当或存在明显错漏的;    (二)无正当理由超过法定的办案期限未办结案件的;    (三)侵害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诉讼权利的;   (四)未依法对民事审判活动以及执行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   (五)其他违反规定办理案件的情形。    具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但情节轻微的,可以向办案部门或者办案人员进行口头提示;情节较重的,应当向办案部门发送《案件流程监控通知书》,提示办案部门及时查明情况并予以纠正;情节严重的,应当向办案部门发送《案件流程监控通知书》,并向检察长报告。    办案部门收到《案件流程监控通知书》后,应当在五日内将核查情况书面回复案件管理部门。    第一百零八条 案件管理部门对以本院名义制发的民事诉讼监督法律文书实施监督管理。    第一百零九条 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民事诉讼监督案件,办结后需要向其他单位移送案卷材料的,统一由案件管理部门审核移送材料是否规范、齐备。案件管理部门认为材料规范、齐备,符合移送条件的,应当立即由有关部门按照相关规定移送;认为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及时通知办案部门补送、更正。    第一百一十条 人民法院向人民检察院送达的民事判决书、裁定书或者调解书等法律文书,由案件管理部门负责接收,并即时登记移送民事检察部门。    第一百一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民事诉讼监督案件过程中,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出有关申请、要求或者提交有关书面材料的,由案件管理部门负责接收,需要出具相关手续的,案件管理部门应当出具。案件管理部门接收材料后应当及时移送民事检察部门。    第十章 其他规定    第一百一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改进工作的检察建议:    (一)人民法院对民事诉讼中同类问题适用法律不一致的;    (二)人民法院在多起案件中适用法律存在同类错误的;    (三)人民法院在多起案件中有相同违法行为的;    (四)有关单位的工作制度、管理方法、工作程序违法或者不当,需要改正、改进的。    第一百一十三条 民事检察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涉嫌犯罪的行为,应当及时将犯罪线索及相关材料移送本院相关职能部门。    人民检察院相关职能部门在办案工作中,发现人民法院审判人员、执行人员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违法行为,可能导致原判决、裁定错误的,应当及时向民事检察部门通报。    第一百一十四条 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或者有关机关提出监督意见后,发现监督意见确有错误或者有其他情形确需撤回的,应当经检察长批准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予以撤回。    上级人民检察院发现下级人民检察院监督错误或者不当的,应当指令下级人民检察院撤回,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执行。    第一百一十五条 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监督行为提出建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一个月内将处理结果书面回复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对回复意见有异议,并通过上一级人民法院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建议正确,应当要求下级人民检察院及时纠正。    第一百一十六条 人民法院对民事诉讼监督案件作出再审判决、裁定或者其他处理决定后,提出监督意见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对处理结果进行审查,并填写《民事诉讼监督案件处理结果审查登记表》。    第一百一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跟进监督或者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监督:    (一)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抗诉案件作出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仍符合抗诉条件的;    (二)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检察建议未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处理并书面回复的;    (三)人民法院对检察建议的处理结果错误的。    第一百一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适用法律确属疑难、复杂,本院难以决断的重大民事诉讼监督案件,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请示。    请示案件依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下级人民检察院请示件、下级人民检察院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报送公文的相关规定办理。    第一百一十九条 制作民事诉讼监督法律文书,应当符合规定的格式。    民事诉讼监督法律文书的格式另行制定。    第一百二十条 人民检察院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发送法律文书。    第一百二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发现制作的法律文书存在笔误的,应当作出《补正决定书》予以补正。    第一百二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办理民事诉讼监督案件,应当按照规定建立民事诉讼监督案卷。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办理民事诉讼监督案件,不收取案件受理费。申请复印、鉴定、审计、勘验等产生的费用由申请人直接支付给有关机构或者单位,人民检察院不得代收代付。    第十一章 附则   第一百二十四条 本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院之前公布的其他规定与本规则内容不一致的,以本规则为准。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