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胜种鸽必备条件

2005-10-05 9:44:05

   凡有优异的飞翔记录,而且具有强烈的遗传性优生遗传,并可作出优秀的下一代以供短、长距离之竞翔者,都可以称之为种鸽。谈到种鸽,在动物遗传学上,有一句遗传铁则:铭马、铭鸽不一定会产生铭马、铭鸽。铭马和铭鸽必定出自于名血统。这就是说铭鸽的直子,不一定全部是铭鸽。因为铭鸽的直子中,也有在比赛中表现平平的,甚至也会产生劣鸽。所以好的血统才能产生铭鸽。也许有人会说:某某人花了几十块钱,在鸽摊买来的鸽子,还不是作出冠军鸽!不错,在鸽摊买来的鸽子所产生的子鸽,有时也会得到冠军,不过大家不要忘记,鸽摊上的鸽子并不一定全是坏的,他们只是来历不明罢了。有些是铭鸽或是铭鸽的直子,可能是某中原因而流入鸽摊,鸽摊上的鸽子是玉石杂处,运气好的人买到好鸽子,就同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对鸽子而言,也是如此,尤外表与体形很难断言鸽子的好坏所以想由鸽摊上买到好鸽子,自非明智之举,如果经济许可的话,还是直接在好的血统中去寻找好鸽,才是最稳妥的做法,最好从附近的常胜鸽舍中购买有记录鸽子或其父母鸽,要知道一分钱一分货。大多数鸽主愿意出售的鸽子,都是准备淘汰,或是不太中意的二、三流鸽,买了再多的劣鸽也是徒劳无功,只有买某一系统的主流血统主力鸽才能发挥该系统的性能。购买鸽不得不慎之当然买记录鸽也要看情况,比赛鸽子多少?天气如何?赛几关?如果一只冠军鸽,比赛鸽子总数一、二百只且比赛二关,和一只总数一二千只的五关赛鸽五等,如果价钱一样,那就宁愿舍前取后,应按比例选后者较好。鸽子愈好价钱也愈贵,虽然好鸽子看起来和普通鸽子并没有太大差别,但是一只鸽子实力如何?能不能作出好后代?最清楚的莫如饲主,他哪能低价卖给你呢?你却想要出色的鸽子,那真是作白日梦。所以种鸽应尽可能买好的,探取精兵主义才有最好的结果。参酌中文、外文、国内、国外各养鸽家的看法和意见,种鸽之定义:凡有优异的飞翔记录,而口具有强烈的遗传性(优生遗传),并可作优秀的下一代代以供短、长距离之竞翔者,都可以称之为种鸽当然这个说法还是不够周全的,有加以说明的必要。因为这一个定义,在国内也许通用,在国外可能就不太恰当了。何以见得呢?因为在国外所谓的种鸽是具有双重身份的:很可能一只鸽子扮演了竞翔者的角色,而同时他又正在作出幼鸽。换句话说,在欧洲也好,在美国也好,他们的鸽子往往直到五、六岁才停止出赛。根据理论上的说法:一只鸽子的体能颠峰时期是在四岁左右或四岁以上。所以外围的鸽子竞翔的时间较长,在五,六岁仍能出赛,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而在这段期间内,一只优秀的鸽子总是双重身份,既是选手鸽又是种鸽。反观国内则不然,由于制度上的差异,我们鸽子身份比较单纯:选手鸽就是选手鸽,种鸽就是种鸽。区分极为分明绝不含糊,也绝少有双重身份的。国内外的鸽子在本质上就有如此差别,而本省的鸽子比赛,严格上来说仅仅是幼鸽赛,正在比赛的选手鸽,没有超过一岁的,不管是形体上、年龄上、生理上,不适合当种鸽以作出幼鸽。所以说台湾的鸽子身份较为单纯,各有专门的职责,比赛归比赛,育种归育种,层次分明,绝不混淆如果以一只成鸽<一年以上)来参加比赛,那么你将无法获取当季奖环的奖金,顶多只能得到公环或暗组的奖额,而且有的大支会,有规定成鸽(老鸽或失格鸽)不得参加当季的比赛,如此一来形同废物,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不会呆呆地把一只成鸽送出去参加比赛。因为不管是在管理上、时间上、经济上都不合算。语云:杀头的事有人做,而赔本的生意无人做。就是这个道理。同时还有一些人认为:以成鸽去获胜得的锦标,在内心仍感觉不太光彩,大有胜之不武的态势呢!种鸽的条件根据上文所述归纳起来,身为种鸽的条件大约是(1)血统(2)记录(3)遗传性之好坏(4)鸽龄之大小(5)健康情况现在分别讨论如下 (1)血统:远在二百多年前,人类对于动、植物的系统就很注重,尤其是对动物的血统,更是处理的完善而令人满意。举一个例子来说,畜犬协会对狗的饿品种分类记载可以说无微不至。同样的道理,鸽子的血统,在有心人的统计、整理之下,单单是贺姆鸽。其种类据本人所熟知的大概在五十-六十种之多。在这五、六十种血统中,你如何去挑选适合你的地理环境,管理方法的名血,是必要的。何以说种鸽必须具备有优良的血统呢?因为好血统的鸽子归巢性较好,不容易迷失,同时入赏率较高。以我本人切身的经验来说,目前在我舍内有五对血统较好的种鸽,去年我作出二对共四只,给朋友参加夏季比赛,结果我的詹森系共三只飞完五关,是在有格时间内归返,这个事实很有利的证实了血统的重要性目前的竞翔制度而言,没有优秀血统的种鸽必然注定失败的命运。血统是一切比赛的基础,早已是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如果你的鸽舍内只有那些不明来历的流浪汉,或是一些不见经传的雄鸽,而想在竞翔坛上有名气,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笔者奉劝您倒不如把他给淘汰了,引进一些较好的名流鸽系,才是上智之举。 (2)记录美国、比利时的大鸽舍、繁殖中心,所注重的是鸽子的记录,所谓记录是指一只鸽子飞过一个距离,而是在规定的有格时间内飞完。一般来说,在国外的飞翔记录分为幼鸽组及成鸽组,亦即我们在血统书上所见的幼鸽)及O.8(成鸽)。空中距离则有200英里、300英里、500英里、600英里、1000英里、1200英里等短、中、长距离的竞翔。比赛的日程不像本省只有短距离的数小时,而是好几天,甚至整整一个星期的。诸位若不信,可以看看进口的鸽钟,就可以一目了然,每一台鸽钟在上紧发条以后,至少可以行走一星期以上,在日期的记载上是从一到七,充分说明了比赛的期限可长至一星期。一只优良的种鸽,本身要具有相当优良的记录,而记录不可以只信作出者的笔记,而必须由当地的地方赛公会所出具的证书或奖状比较可信,也不可能造假。否则一纸假的记录证书,往往会害惨一个养鸽家,这是我们所应提高警觉的地方,喜好养鸽的人,本来就是良莠不齐,国内有骗子,同样的国外也有骗子。这是不容否认的。更可恶的是有的国外养鸽家占了便宜还卖乖,例如过去有些人特别喜好进口比利时的鸽子,不管好坏一味进口,形成供不应求,于是有此不法商人,便从中作了手脚,以牟取厚利,最后造成了一个现象,“原鸠”进口一窝蜂地展开,而使得一些原本质地很差的鸽子也被视同珍宝一般的买进了,产生了许多原鸠鸽所作出的子鸽没有能够很发挥,终于原鸠沦为保姆鸽,重金买进的鸽子,形成废物一样,有的人不甘损失,而将其拿来当育幼雏的工具。所以一般的有心人士,都一致认为当时的情况是:台湾的鸽坛是比利时的垃圾堆,闻之不禁令人扼腕抚心了。所以说一只有记录的鸽子,他的记录应由公会所出具,而且证书上必须有主任、秘书的亲笔签字,那么可信度比较高,作出幼鸽也比较保险。 (3)遗传性之好坏: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虽是俗话,可是道尽了遗传的重要。假使一只血统佳、记录好的鸽子,而他的下一代却不能够像他本身一样的优秀。也就是说他没有具备优生遗传的条件,那么这只鸽子通常我都把他冰起来不用。在还没有谈到这个主题之前,我们应该有个疑问,那就是:你如何去测试一只鸽子是否具有良好的遗传因子呢。如果是一位养鸽经年的老手一定知道:当一只公鸽子,连续配过三只母鸽以上,亦即交配三只不同的母鸽而作出六只幼鸽以后,而这六只幼鸽中,没有一只表现很特出的话,你几乎可以判断这只公鸽遗传性不太好,再接下来的步骤,等到这六只幼鸽成熟了,再以这六只作出小鸽子,而在这些孙辈之中,如果也是资质平庸,没有特出的表现,那你可以很大胆地断定这只公鸽的遗传性不好,暂时搁下,或者再找其他的母鸽去配对。但不可重用。遗传性好的鸽子,往往是作出下代鸽,马上就是上位入赏鸽。也就是我们常见到或听到的冠军鸽所生下的孩子又是冠军鸽,或又是入赏鸽。友人有一只灰母鸽是卡多利斯系的,本身综合二等而他女儿是综合三位。孙子是五关综合四位。可以说是一只遗传性非常的种鸽,以他作为主力,相信是最恰当不过了。 (4)鸽龄之大小:有一位住隔壁的养鸽新手,年轻的小伙子曾经跑来和我谈到每次他的鸽子训练到某一个空中距离之后,鸽子不是不见芳踪,就是速度慢了下来,有时还会全军覆没的局面,到底上什么原因呢?后来我找到他的鸽舍一望,检视他的种鸽,才发现原来他的种鸽都是一些超龄的鸽子,年纪轻一点的大约七岁左右,老的都在十岁以上,难怪所作出的幼鸽不够勇,后力不继,中途就无法归返了。由这个实例看来,我们可以认定一件事实,种鸽的年龄不可以太老,老种鸽的体能、遗传、禀赋统统都可能已经退化了,退化了的种鸽,无法做出上等入流的竞翔鸽,他顶多可以用来作出留作作种的幼鸽,而不宜作出比赛鸽。行笔至此,可能有的鸽友要提出异议,为什么有的老鸽子仍然作出入赏的选手鸽?如果有这种情况,那可能是鲜有的例子,一千一万个情形之下,找不出一个。或者归之于凑巧了总而言之,老鸽子(指年龄超过十年以上者)所作出的鸽子,入等的机会不大,应该尽量的避免,正常的情形下,以满一岁至七岁以下的年纪作为选择是正确的。因为一至七岁的种鸽无论是在精力、体态、遗传方面,都正值一只鸽子的黄金时期,似水年华,不必担心有病变,有其他不适合的状况,一买到手,除这项经验智慧的鸽友却达99%。往往,鸽友们只听信什么鸽系统行、或慕名某羽冠军鸽而作出购鸽的决定,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些流行鸽系或冠军鸽能替自己做些什么,这就是说,它们有没有育种价值这个问题,却从来未被考虑和确定。我试举一个例子。有人提供资料给你,说有一羽冠军鸽出售,同时它父母也是冠军,并且还提出可信的证明,这确是一个很大的诱惑,直到最后你才发现该舍这两羽冠军鸽已配对三年,每年作育八轮仔鸽,这即已繁殖24轮,共育出48羽仔鸽,但48羽中却只有唯一的这一羽冠军仔鸽。因此,当你要购名鸽对的仔鸽时,就必须考虑到它们的子代有多杰出这个问题了。相反的,若自确定的资料显示,这48羽仔鸽中却有20羽的成绩也很好,情况就不同了,这点一定要确定。这只是推断种鸽对遗传基因组织的方法之一。它们可能本身是冠军鸽,但无法遗传杰出翔能的因子。当然,你要买的是高尝历的鸽子,价钱自然不会便宜,该鸽的兄弟鸽是否也同样杰出,这个问题一定要问清楚,假若对方无法回答,那最好还是避之则吉。第二种推断遗传基因和它们传移能效的方法,便是考量该种鸽对的父母鸽。我祖父称得上是最伟大的鸽友之一,他有一羽“老比利”(Old Billy)称得上是奥斯曼系的教父。该鸽的父母鸽 两所不同鸽舍,而祖父母又来自四所不同格舍,若我没有记错的话,它的曾祖父母也是分别来自八所不同鸽舍的。而“老比利”的子裔能否不断地遗传它的杰出基因,这种机会又有多大?答案是微之又微。再看看老祖父另一羽冠军鸽“奥林匹克”(Olympic),这羽鸽子的祖父母是他亲手繁殖的,而“奥林匹克”每回都能育出很杰出的鸽子。我们看的出来,“老比利”本身是一个侥幸,但无法继续遗传,而“奥林匹克”的遗传效能实在太杰出了,时至今日尚有鸽友保持这一线。埃迪.纽科比(Eddie Newcombe)就是一个例子,他现有的鸽子都带有“奥林匹克”的血缘,虽然他本身也是一位育种和赛翔高手,但只要一谈到“奥林匹克”,就对它颂扬不已。这种例子还有很多,不过它们的颠峰期都早已是半世纪前的事情了。评鉴鸽对的兄弟姊妹鸽,也可以用以考量该鸽对基因组织和遗传强度的倾向。假若种鸽对的赛绩成就只属侥幸,那么它们的兄弟和姊妹鸽就不会好到那里去。这几个方向都该一一考量,假若各代祖先、子代和兄弟姊妹的获胜率都很高,甚而虽非顶尖但也可以称得上可以“拿出来看看”的话,这是一个好预兆,这鸽对的子代的遗传将继续可以保持优势。很不幸的是,血统书只能很有限的告诉你有关这方面的资料。虽然,鸽对的祖父母、兄弟姊妹,甚而它们的一些仔鸽都很杰出,但这也只能表示,你购来的鸽子能成为明日之星的机会比较大而已。不过,起码它将不会是一羽劣鸽。假若你认为名系鸽子的基因就一定划一的话,这种观念是要不得的。鸽界中尚流传一种说法,说某系鸽子只有蓝灰才飞得好,若是斑色就不中用了,结果导致这位繁殖者的斑鸽无人问津,最后就只好将他的斑鸽毫不怜悯的不断淘汰,这是很可惜的事情,鸽界就是有这么多谣言存在的环境。事实上,鸽子的好坏自其外表是看不出来的,好的遗传和好的赛绩才是选鸽的基础。若该鸽友迁就谣言而按外型来育殖他的鸽子,这于遗传学的观点而论,就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和损失。我想,有关选鸽这方面的建议已说了不少了。现在再补充一下。要看赛绩而非血统书,子裔测选的资料对你很有帮助,假若鸽对的子孙尚未有赛绩报告,那就要考虑一个问题,如果该鸽对出自小鸽舍,那么你极有可能购来近亲鸽(这是比较好的),因为小鸽舍所饲鸽数有限,差一点的鸽子早就迷飞或被淘汰,剩下来的大都是比较好的鸽子。若于大鸽舍选购这种无子孙赛绩鸽对的仔鸽时,那就要特别当心该舍的信用了。有一些只专门繁殖鸽子的大鸽舍,他们为了保持声望,绝对不会把全部好鸽都私藏起来,这时你就必须考虑到,你买来的是他的好品种或庸品,这中间有很大差别,可按本文的建议方法考量。也许,我最后要给各位的忠告就是不要失望。因为我们对鸽子基因的遗传尚未完全明白了,他们往往会出现隔代遗传,假若鸽子的子代表现平凡,但仍需观望,直到它们的孙代也庸劣才于汰弃,往往,到孙代时便有理想的表现了。更重要的是,你必须为鸽子建立记录,这样才能掌握它们的翔绩和繁殖效能。好的种鸽对就像金沙,你在未完全弄清楚它们之前就将它们淘汰,这将是很大的损失。有时候,一两回赛事也不能用以决定鸽子的好坏。 

↑回顶部